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診斷歷史

發育性髖關節脫位是一種存在已久的疾病。2000多年以前,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57年)已經記錄了髖關節脫位所導致的殘疾,但是病因不清楚。2000多年來雖然髖關節脫位被大量記載,但是該病一直未明確診斷和治療,被認為是無法治愈的疾病。1837年,法國里昂的Charles Gabreil Pravaz介紹了一種治療髖關節脫位的方法,在大轉子加壓同時伸直、外展髖關節,使股骨頭納入髖臼,需要長期牽引維持復位。Paci(1887年)和Adolf Lorenz描述了一種手法復位并用管型石膏強力維持在蛙式位的方法,但是這些方法效果有限,并發癥嚴重。到20世紀初,髖關節脫位的診斷需要大齡兒童直立行走后才能明確,依靠強力手法復位,需要強力的石膏或者夾板來維持,效果往往較差。隨后醫學的研究焦點集中在行走年齡兒童髖關節脫位的有效復位技術上,雖然方法眾多,但是文獻報道很少有滿意的結果。隨著知識的積累,醫師們逐漸意識到早期診斷和輕柔復位是治療成功的關鍵。

直到1948年,意大利小兒外科醫師Ortolani描述了髖關節脫位早期診斷的一個體征—Ortolani征,使髖關節脫位的早期診斷變得可行。隨后,英國人Barlow指出Ortolani征只能檢查髖關節脫位,但不能檢查出髖關節不穩定的患兒,并在1962年發明了一種兩步法來檢測髖關節的穩定性。Barlow征陽性表明髖關節尚未脫位但容易脫位。此后Ortolani試驗和Barlow試驗成了早期診斷DDH的主要體格檢查方法。20世紀30~80年代,X線及造影檢查是篩查、確診和了解DDH進展的唯一可用技術,但6個月以前的嬰兒股骨頭骨化中心未出現,股骨頭不能顯示,所以,X線檢查一般用于6個月以上嬰兒的診斷。1978年Graf發明了一種診斷DDH的超聲檢查技術,使得6個月以下的嬰兒診斷DDH變得準確。目前結合以上方法,DDH的診斷已變得規范和準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湟源县| 永川市| 汕头市| 信丰县| 沙洋县| 枣阳市| 康马县| 信丰县| 湘阴县| 乌拉特前旗| 卫辉市| 永吉县| 阿克| 玉溪市| 长葛市| 伊川县| 阳曲县| 财经| 汉源县| 青浦区| 林周县| 秦安县| 彰武县| 田阳县| 马公市| 大余县| 商城县| 昌都县| 通道| 舟山市| 仁化县| 靖边县| 敖汉旗| 广宗县| 宝应县| 东乌珠穆沁旗| 谢通门县| 兴城市| 姜堰市| 邳州市| 南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