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婦科常見病證辨證思路與方法
- 徐蓮薇主編
- 9字
- 2022-04-24 11:43:33
第一章 婦科急癥處理
第一節 婦科痛證
【概述】
婦科痛證是以下腹疼痛為主要癥狀的病證。
【分類】
婦科痛證有急性痛證和慢性痛證兩種類型(表1-1);慢性痛證有周期性和非周期性兩種。
表1-1 婦科痛證類型

婦科許多疾病會表現出痛證(圖1-1),女性生殖解剖特點決定了婦科疾病引起痛證的部位主要在下腹部。
【辨證注意點】
1.分清急性痛證和慢性痛證、有周期性和非周期性痛證,辨病與辨證相結合。

圖1-1 急、慢性婦科痛證相關疾病
2.詢問病史、癥狀、體征,完善相關實驗室檢查,結合全身癥狀及舌脈之征進行辨證。
【診斷和辨證要點】
1.起病情況
比如黃體破裂多有受外力史,異位妊娠多有停經史。
2.發病年齡
異位妊娠、盆腔炎性疾病多發生在育齡期女性。
3.腹痛部位
痛在腹部兩側多屬肝;痛在腰骶部多屬腎。
4.腹痛的特點
比如一側撕裂樣疼痛為異位妊娠破裂或者黃體破裂的腹痛;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具有漸進性加重的特點。
5.腹痛程度與性質
根據腹痛性質有助于辨別證候的寒、熱、虛、實,病變的臟腑、氣血盛衰等。一般疼痛劇烈、拒按、掣痛、絞痛、灼痛、刺痛者多屬實;隱隱作痛、墜痛、喜揉喜按者多屬虛。痛甚于脹,血塊排出疼痛則減輕,或刺痛、持續作痛者多為血瘀;脹甚于痛,時痛時止者多為氣滯。絞痛、冷痛而得熱痛減者多屬寒;灼痛而得熱痛增者多為熱。
6.誘發、加重和緩解的因素
比如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腹痛往往在勞累后、經期或房事后加重。
7.既往史
例如痛經患者既往可有慢性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癥或卵巢囊腫等病史。
【相關檢查】
1.婦科檢查
外陰:一般無明顯變化;陰道:炎性疾病有膿性分泌物發現;異位妊娠可有血性分泌物;宮頸可有舉痛,可見膿性或血性分泌物;宮體常有不同程度壓痛,子宮體積可有增大;附件可捫及包塊,可伴有壓痛。
2.輔助檢查
查血常規、紅細胞沉降率了解血象、血沉情況;查妊娠試驗明確是否妊娠;查腫瘤標志物排除惡性腫瘤的可能性;查子宮附件B超、盆腔CT或MRI了解盆腔內有無腫塊、積血、積液等;甚至行腹腔鏡檢查明確腹腔內情況。
【治療】
婦科急性痛證具有發病迅猛,甚則危及生命的特點,因此必須迅速做出救治;在采取緩解疼痛的止痛法之前,必須先明確診斷并進行必要的鑒別,切忌隨意使用鎮痛劑,以免掩蓋病情,造成誤診。
原發性痛經、盆腔炎后遺癥、下腹部手術后粘連疼痛等婦科慢性痛證可予中藥綜合治療;異位妊娠破裂、黃體破裂、急性盆腔炎等急性婦科痛證則需手術、抗炎等西醫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病可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可采用鎮痛藥物改善晚期婦科腫瘤疼痛患者的生活質量。
婦科痛證的治療總結如圖1-2所示。
【病例思維程序示范】
吳某,女,36歲,因“反復右下腹隱痛2年”就診于2018年11月6日初診。患者自訴2年前取環后反復出現右下腹隱痛、腰酸,勞累后、經期、同房后明顯,曾于院外口服金剛藤膠囊、婦科千金膠囊等藥物治療,自述癥狀無緩解。2018年6月9日至外院行子宮輸卵管造影:子宮腔正常,雙側輸卵管積水可能。患者此次發病以來,無發熱惡寒,無惡心嘔吐,無陰道出血。舌淡苔薄白,脈細。
患者初潮14歲,經期6天,周期25~30天,末次月經(last menstrual period,LMP):2018年10月15日,有痛經史。已婚已育,生育史:1-0-2-1,2006年順產一女,曾做人工流產2次,末次人工流產時間為2004年。
辨證思維程序:
第一步:辨明病情緩急。
患者36歲,反復右下腹隱痛2年;腹痛的誘因是宮腔操作術(取環后);疼痛的特點是反復出現右下腹隱痛、腰酸,勞累后、經期、同房后明顯。因此,本患者罹患慢性腹痛。
第二步:進一步完善婦科檢查和實驗室檢查,明確診斷。

圖1-2 婦科痛證的治療
婦科檢查:右下腹增厚感,壓痛;實驗室檢查:白帶檢查結果示細菌性陰道炎(BV)(+),解脲脲原體(UU)(+);血常規檢查示白細胞計數和分類正常;子宮輸卵管造影:子宮腔正常,雙側輸卵管積水可能。參合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考慮診斷為“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
第三步:根據寒熱、虛實、臟腑、氣血辨證論治。
患者病起金刃損傷后,肝腎受損,沖任胞宮氣血阻滯,兼之病程較長,損及正氣,因此為虛實夾雜之證;正虛邪戀,故而在勞累后等身體正氣不足之時,或在經期、同房、排卵等胞宮氣血動蕩之時容易出現沖任氣血不和,發為腹痛;患者肝腎受損,腰府不固,因此時時腰酸不適;參合舌脈,證屬腎虛血瘀證。治當溫補肝腎,化瘀止痛。
處方:黃芪 15g,白術 12g,赤芍 12g,當歸 12g,川芎 9g,熟地 12g,仙靈脾15g,補骨脂 9g,地鱉蟲 12g,澤蘭 12g,制香附 12g,延胡索 15g,川楝子 9g,生米仁30g,炒枳殼12g。7劑。
用法:日一劑,水煎服,分2次服。
(自擬醫案)
(徐蓮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