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藥物治療學:消化系統疾病
- 韓英 高申 文愛東等主編
- 605字
- 2022-04-24 11:27:00
前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于外科醫師來講,手術刀為其“器”;對于內科醫師而言,藥物為其“器”。
作為從事醫療一線工作幾十年的內科醫師、藥師,我們深感藥物對于我們之重要,尤如寶劍之于英雄及紅粉之于佳人。在很大程度上,我們依靠藥物在治療疾病的實踐效果驗證醫師臨床判斷和藥師用藥建議的正確,實現我們的臨床意圖,幫助患者疾病恢復。有好藥方能有內科名醫,否則即為無米之炊。
藥物的發展會引起疾病治療方式的變革。比如在質子泵抑制劑出現之前,相當一部分的消化性潰瘍患者需要手術治療。自從質子泵抑制劑應用于臨床之后,2~6周的標準治療即可使95%的潰瘍患者痊愈。再比如抗乙肝病毒核苷(酸)類藥物的出現極大地改善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長期預后并減少了肝癌的發生。隨著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藥物的問世,8~24周就可以治愈不同疾病狀態的丙型肝炎。
然好“器”尚需用好,尤如一把好劍,用好了斬妖除魔,用不好屢生禍端。只要在正確的時機給患者應用對癥的藥物,那么每種藥都可能是好藥。本書的編寫目的即是指導我們把握正確的時機給患者用對藥。本書沒有按藥物的作用進行分類,而是按疾病將相關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更貼近臨床,更方便醫師、藥師參閱。本書對消化系常見疾病的常用藥進行了分析、比較,既總結了共性,又提煉出了個性,在傳遞知識的同時,輔以實際的案例以增強本書的可讀性與實戰性。這些特點必將使本書成為深受臨床醫師及臨床藥師歡迎的“良器”。
韓 英 高 申 文愛東 鄒多武
202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