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生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師用書
-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 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 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等
- 4135字
- 2022-04-24 09:57:54
第一課 艾滋病知多少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能夠說出青少年預防艾滋病基本知識,了解艾滋病的危害。
2.技能方法目標
能夠圍繞預防艾滋病基本知識查閱相關資料,并與同學分享。
3.情感態度目標
通過對預防艾滋病核心知識的了解,能夠正確看待艾滋病,減少對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視。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青少年預防艾滋病基本知識。
2.教學難點
正確看待艾滋病,減少對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視。
三、教學內容

四、課前準備
PPT課件、調查問卷、游戲活動用卡片、教學視頻、彩色卡片紙、透明膠帶、大白紙、記號筆或彩筆等。
五、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一:課程導入(2分鐘)
活動目的:引出本節課內容——艾滋病基本知識。
活動形式:互動提問。
教師:同學們,現在有一種在全球流行、給人類生命健康和社會發展帶來巨大威脅,目前還無法治愈的傳染性疾病,受到國際社會的共同關注,我們所在的地區深受其害,誰知道這種疾病是什么?
(有同學說是“艾滋病”)
教師:是的,就是“艾滋病”。人們之所以感到艾滋病的威脅、害怕它,是因為人們不了解它,總覺得它有一層揭不開的恐怖面紗。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艾滋病,揭開這層面紗,來真切地認識什么是艾滋病,了解一下艾滋病到底可不可怕。
教學活動二:艾滋病的聯想(5分鐘)
活動目的:運用頭腦風暴的方法,進一步了解學生以往對艾滋病的認知情況,并引起學生對本課程教學的關注。
活動形式:頭腦風暴。
教師提問:啟迪學生自由聯想并勇于表達:通過填寫《中學生艾滋病預防知識調查問卷》,同學們對于艾滋病可能還想到了更多東西,誰來說說你想到什么呢?
教師邀請5~6位同學回答,不做任何評價,只是在黑板上簡單記錄學生回答的關鍵詞。
教學活動三:艾滋病基本知識(25分鐘)
教學提示
特別注意一些同學聯想到的錯誤認識,比如“應該隔離”“死定了”之類,但此時不做評判,等課程結束時,啟發同學們自己做出理性判斷。
活動目的:講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識,消除錯誤認知。
活動形式:教學視頻和專題講座。
教學提示
有多媒體的學??捎枚嗝襟w展示課件,沒有多媒體的學校由教師用圖片講解并板書出艾滋病的定義。
教師:關于艾滋病,同學們談到了很多,到底什么是艾滋病?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
(一)艾滋病的定義
艾滋病是英文名稱(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字頭縮寫“AIDS”的音譯,醫學名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其病因就是人體免疫系統被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所破壞,因此身體喪失了抵抗力,不能與那些對生命有威脅的內部癌細胞和外部細菌病毒戰斗,從而使人體發生多種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腫瘤,最后導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種嚴重傳染病。目前還沒有研制出能將其徹底治愈的藥物和有效的預防疫苗。
● 艾滋病的醫學名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英文字頭縮寫是AIDS。
●“獲得性”指該病是后天得到的,不是遺傳性疾病。
●“免疫缺陷”指該病是由人體免疫系統的損傷而導致免疫系統防御功能降低直至喪失。
●“綜合征”指艾滋病不是單一的癥狀,而是一系列復雜癥狀的綜合表現。
(二)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形態呈球形,直徑只有90~130nm(1nm=0.001mm),比細菌小得多。
艾滋病病毒有如下特征,這些特征決定了傳播途徑:
● 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和患者體液和組織液,如血液、精液、陰道分泌液、乳汁和淋巴細胞等。
● 血液、精液和陰道分泌物中病毒濃度最高;其他體液,包括唾液、眼淚等病毒含量極低,不會構成傳染。
● 病毒對外界抵抗力弱(低于乙肝病毒),在干燥環境中很快死亡,一般消毒劑能將其殺滅。
(三)播放視頻
【視頻1】《艾滋病導致人體死亡的原因》
教師:同學們想知道艾滋病病毒是怎么導致人體死亡的嗎?現在老師就播放一部短片,答案就在短片里,請大家認真觀看。
教學提示
短片時長約1分7秒,注意安排好時間。教師還可以參考教學參考資料“青少年預防艾滋病基本知識”進行講解。
互動交流式進行小結:師生共同歸納艾滋病導致人死亡的原因。
● 當艾滋病病毒入侵人體后,主要破壞人體免疫細胞——CD4細胞。
● 艾滋病病毒通過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導致機體喪失抵抗力。一些對健康人來說很容易抵抗,不會致病的細菌、病毒乘虛而入,造成感染,內部癌細胞不能被清除,成為腫瘤,直至死亡。
【視頻2】《艾滋病傳播途徑》
教師:同學們已經看完視頻,我們通過視頻了解到: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及傷口滲出液中。所以,如果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體液交換,就有可能造成艾滋病病毒的傳播。
教師:請同學們看完視頻后做總結。
總結要點如下:
艾滋病傳播途徑有三條:性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
● 性傳播:艾滋病病毒在性活動中從一個人體內進入另外一個人體內,就會造成艾滋病病毒的傳播。
● 血液傳播:輸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過的血液或使用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很大。此外,共用注射器靜脈吸毒,使用消毒不嚴格的針頭、牙鉆、紋眉器具和注射器、手術器具等,都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 母嬰傳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婦女在懷孕、分娩、哺乳時會將病毒傳播給她們的孩子。感染的可能性約占1/3,嬰兒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發病急,病死率高。
教師:以上是我們了解到的可以傳播艾滋病的途徑,那么生活中哪些行為是不傳播艾滋病的呢?
此問題請學生自由回答?;卮鹜戤吅螅^看以下視頻。
【視頻3】《日常接觸不會感染艾滋病》(時長1分27秒)

圖1-1-1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的自然發展過程
教師:現在同學們對哪些行為不會傳播艾滋病了解了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不要歧視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
【視頻4】《艾滋病感染的階段》(時長2分30秒)
教師:從艾滋病病毒進入人體,到人體出現相關癥狀直至死亡,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如圖1-1-1所示。具體包括以下階段:
● 感染期:機體感染艾滋病病毒后2~4周,體內有較高的病毒載量,但并不會馬上出現特殊的癥狀,通常急性感染期表現為低熱,一般很難發現。
● 無癥狀感染期(潛伏期):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出現臨床癥狀的階段,人體產生了抗體,與艾滋病病毒處于相對平衡狀態,艾滋病的平均潛伏期為6~8年。
● 發病期:感染者的免疫系統受到嚴重破壞,病毒載量處于很高水平,艾滋病患者最終會因為并發癥而死亡。
此外還有兩個不屬于艾滋病自然發展過程的分期。
● 窗口期:艾滋病病毒進入人體后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產生出抗體,這段時間體內有艾滋病病毒,但是卻檢測不出抗體,稱為“窗口期”,通常為3~12周。
● 治療期:隨著治療技術進步,艾滋病由不能治變為可治,經過有效治療后,病毒載量可以控制在相對較低水平。
教學活動四:加深關鍵信息印象(6分鐘)
活動目的:以小組交流的形式,鞏固艾滋病關鍵信息,啟發學生多了解艾滋病知識,減少艾滋病相關歧視。
活動形式:小組交流,分享學習。
1.材料準備
課前準備適量彩色卡片紙(若沒有彩色卡片紙,多種彩色A4紙也可以)和透明膠帶,按人數將學生分成4組,每組分發足夠的彩色卡片紙。
2.問題引入
各小組用3分鐘時間分別討論以下4個問題:什么是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如何導致人體死亡?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有哪些?艾滋病自然發展經歷哪些階段?
3.結果展示
每組將討論結果(彩色卡片紙)張貼在黑板上,并選出1名學生代表本組分享討論結果。
4.知識小結
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結果快速小結:
● 艾滋病的醫學名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英文字頭縮寫是AIDS。
● 艾滋病病毒醫學名稱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英文字頭縮寫是HIV。
● 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性接觸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
● 艾滋病感染的階段:急性感染期、潛伏期、發病期等。
教學活動五:課后作業(2分鐘)
活動目的:為了鞏固強化本節課所學知識,為后續課程做準備。
活動形式:布置課后作業。
1.想一想你身邊是否有與艾滋病相關的故事或事例,請你和同學分享一下。
2.將參考資料(二)中“青少年預防艾滋病基本知識”制成卡片,分發給同學們,請學生們分享給家人和朋友。
六、參考資料
(一)教學評價建議
本學時教學內容以知識為主,建議教學評價可以通過隨堂小測試進行。
教學提示
每組討論一個問題,請學生將關鍵信息寫在彩色卡片紙上。此外,強調注意時間。
事先準備好用于隨堂小測試的《中學生艾滋病預防知識調查問卷》,按照班級人數印制足夠數量的調查問卷。
(二)中學生艾滋病預防知識調查問卷
中學生艾滋病預防知識調查問卷
班級:______姓名:______學號:______
得分:_______
1.艾滋病的中文名稱、英文縮寫分別是:
A.免疫缺陷病,AIDS;
B.人類免疫缺陷,ADIS;
C.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AIDS
2.艾滋病病毒的中文名稱、英文縮寫分別是:
A.免疫缺陷病毒,HVI;
B.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
C.猴免疫缺陷病毒,MIV
3.艾滋病病毒侵犯人體的什么系統?
A.循環系統;
B.呼吸系統;
C.免疫系統
4.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是:
A.血液傳播,空氣傳播;
B.性傳播,消化道傳播;
C.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
5.一個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能從外表上看出來嗎?
A.能;
B.不能;
C.不知道
6.蚊蟲叮咬會傳播艾滋病嗎?
A.會;
B.不會;
C.不確定
7.與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一起吃飯會感染艾滋病嗎?
A.會;
B.不會;
C.不確定
8.輸入帶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會得艾滋病嗎?
A.會;
B.不會;
C.不確定
9.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可能得艾滋病嗎?
A.可能;
B.不可能;
C.不知道
10.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婦女生下的小孩有可能得艾滋病嗎?
A.可能;
B.不可能;
C.不知道
11.正確使用安全套可以減少艾滋病的傳播嗎?
A.是;
B.不是;
C.不知道
12.只與一個性伴發生性行為可以減少艾滋病的傳播嗎?
A.是;
B.不是;
C.不知道
參考答案

(三)青少年預防艾滋病基本知識
1.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種嚴重傳染病。
2.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外表上看不出來,但具有傳染性。
3.艾滋病病毒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
4.艾滋病不會通過日常生活和一般接觸傳播。
5.艾滋病病毒經性途徑感染的危險是可以降低和避免的。
6.拒絕毒品,預防經注射毒品傳播艾滋病。
7.避免不安全注射或輸血,預防艾滋病經血傳播。
8.進行艾滋病咨詢和檢測,可以及時了解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
9.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是疾病的受害者,應該得到理解和關心。
10.青少年要主動學習預防艾滋病的知識,并將掌握的知識告訴家人和朋友。
具體內容見:衛生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青少年預防艾滋病基本知識》的通知(http://www.moe.gov.cn/s78/A17/twys_left/moe_943/moe_946/tnull_26843.html)
(四)視頻來源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中學生預防艾滋病專題教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