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中學生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師用書
  •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 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wèi)生研究所 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xié)會等
  • 7628字
  • 2022-04-24 09:57:53

使用說明

一、編寫目的

本教師用書依據(jù)教育部《中學生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專題教育大綱》和涼山州中學預防艾滋病教育教學的實際需求編寫而成。目的在于為中學教師開展艾滋病專題教育提供支持性材料,幫助教師開展教學工作和提高教學質(zhì)量,促使中學生了解預防艾滋病的相關知識和相關生活技能,樹立積極的人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養(yǎng)成對自己健康負責任的行為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抵御艾滋病侵襲的能力。

二、使用對象

使用對象為初、高中從事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教師。

三、編寫原則

1.符合涼山州等欠發(fā)達地區(qū)實際情況和中學生健康教育的側(cè)重點,盡量使用本地的案例和材料,并設計適應當?shù)亟虒W條件的參與式生活技能培訓活動。

2.注意教材的科學性、思想性和教育性。

3.結(jié)合涼山州等欠發(fā)達地區(qū)中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規(guī)律,合理設立學習目標、設計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方式。

4.充分考慮教師用書的適用性,考慮教師授課的實際需要,提供相關配套工具。

四、主要內(nèi)容

本書分使用說明、初中部分教案、高中部分教案,以及PowerPoint(PPT)課件、配套視頻文件(以二維碼掃描下載形式提供)五部分。其中初中部分6課時、高中部分4課時,每課時40分鐘。

(一)教案

1.教學目標

包含知識目標、技能方法目標、情感態(tài)度目標。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規(guī)定學生在具體內(nèi)容的了解、理解和掌握等方面應該達到的程度。

2.教學重點和難點

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掌握重點學習內(nèi)容,并能較好地掌握難點內(nèi)容。

3.教學內(nèi)容

教學的要點和方法,內(nèi)容和教學時間的大致安排,所需要的教具。

4.課前準備

本節(jié)課程前需要準備的教具材料。

5.教學過程

說明活動設計與實施過程,包括導入、主要內(nèi)容、小結(jié)、課后作業(yè)等,以及所需要的教學資源及教學指導策略。

6.參考資料

本節(jié)課教學和學生活動需要的相關教學材料。

(二)PPT課件

PPT課件包括學習目標、學習內(nèi)容、課堂小結(jié)和課后作業(yè)。教師可依據(jù)教案進行備課,使用PPT課件講解課程內(nèi)容,并在教案提示的部分播放視頻材料。教師也可結(jié)合當?shù)貙嶋H情況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和擴充。

(三)配套視頻短片

初中部分視頻短片共9個,高中部分視頻短片共4個。通過組織觀看視頻短片,使學生更直觀地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識,調(diào)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和參加課后拓展活動的積極性,加深艾滋病關鍵信息印象。視頻短片播放內(nèi)容及時長已在教案中標出,播放后需要教師與學生對視頻內(nèi)容進行分析和總結(jié)。

五、常見參與式教學方法介紹

本書采用參與式教學方法,強調(diào)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教師起到協(xié)調(diào)和組織的作用。通過課堂活動和課后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幫助學生養(yǎng)成應對危險情景并做出明智決策的能力,增強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常用方法有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頭腦風暴法、小組討論法、游戲/活動法等。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綜合使用這些方法,提高教學質(zhì)量。以下介紹常見參與式教學方法的教學要點。

(一)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指個人按其特定的地位和所處情境,遵循角色期望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系列行為。學生模仿不同角色,通過表演自編的描述真實生活情景的短劇,再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使扮演者及觀眾從中受到感悟、啟發(fā)和教育。該方式更有利于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促進他們的態(tài)度、信念及價值觀轉(zhuǎn)變,同時促進彼此的交流和培養(yǎng)合作精神。

實施步驟和要點:

1.按事先準備好的腳本設置場景,邀請2~3名學員分別扮演其中某個角色。通過扮演該角色,再現(xiàn)生活情景,使自己和觀眾受到感悟和啟發(fā)。

2.重視參與者的即興發(fā)揮和真實感受表達,以期調(diào)動學生興趣,從而促進其態(tài)度、信念及價值觀轉(zhuǎn)變,同時促進彼此的交流及增強合作精神。

舉例:老師與一名志愿者同學角色扮演一些生活場景,引出一些日常生活行為,比如共同喝一瓶飲料、握手、擁抱、共用牙刷等。請同學們判斷,以上哪些行為可能傳播艾滋病病毒,哪些行為不會傳播。

(二)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采用講述真實事件或虛構故事的方式,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知識、態(tài)度和技能經(jīng)驗思考事件或故事中人物應該如何做,并對行為導致的結(jié)局做出推斷。由于學生討論的是別人的行為,可以避免泄露其個人經(jīng)歷而使他們陷入難堪。案例分析可以幫助學生在分析別人行為的同時,思考自己的行為及其可能導致的結(jié)果,并從中學習某些生活技能。可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并判斷所有可能的結(jié)論或結(jié)局,最后選出這種情景下最好的結(jié)尾,使學生鞏固已學到的健康知識,掌握自我決策技能,促進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實施步驟:

1.選擇或編寫適宜的案例,既要包括背景材料,也要準備討論問題;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案例分析;

3.以小組為單位選出代表作匯報,最后教師進行總結(jié)。

實施要點:

1.選擇的案例要真實、有代表性,能激發(fā)學生興趣;

2.活動目標是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應在活動過程中力爭為每個人提供參與機會;

3.通過總結(jié),發(fā)現(xiàn)存在問題,并對各種積極建議表示充分肯定。

舉例:請一名同學朗讀案例故事,朗誦后請同學們圍繞“如果你是美玲的表姐,你會怎么說”進行自由發(fā)言,充分表達各自的觀點,最后教師進行總結(jié):看來同學們都認為應該拒絕過早的談戀愛甚至發(fā)生性行為,并知道發(fā)生這些行為可能產(chǎn)生的不良后果……

(三)頭腦風暴

又稱為快速反應法、快速搶答法。首先由教師提出一個開放性問題,讓每個人各抒己見,強調(diào)每個人意見和看法沒有對錯之分,然后不加評論地記錄每一種意見,在大家都表達完自己的觀點后,對各種意見進行歸納匯總,達成一致意見或找出這一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這種方法有利于創(chuàng)造參與的氣氛,啟迪學生自由聯(lián)想并勇于表達,提高學習效率。

實施步驟:

1.教師提出問題。

鼓勵學生對該問題說出盡可能多的答案,教師或?qū)W生代表在黑板上記錄其中的關鍵詞。

2.教師通過整理、歸類,提出進一步討論或思考的問題。

實施要點:

1.準備問題要認真、充分,提出的問題要有助于及時引發(fā)學生進一步思考。

鼓勵人人參與,每位學生做出的與話題有關的回答都將被接納;

對所提出的意見不進行評價,而只是接受所有的意見及想法并將其記錄在黑板或紙張上。

2.認真進行記錄、歸類,使每個學生都能分享其他人的觀點,同時也保證教師能了解學生對此問題的現(xiàn)有認識,以便有針對性地準備更深入的問題,開展進一步的教育活動。

舉例:教師向同學提問:“通過填寫《中學生艾滋病預防知識調(diào)查問卷》,同學們對于艾滋病可能還想到了更多東西,誰來說說你想到什么呢?”教師邀請5~6位同學回答,不做任何評價,只是在黑板上簡單記錄學生回答的關鍵詞。

(四)討論/小組討論

讓學生圍繞一個或幾個問題,充分發(fā)表意見。可組織全班學生一起討論,也可分成幾個小組進行討論。討論可穿插在課堂授課中,也可單獨設立某專題進行。分組討論可刺激學生自由自在地交換意見,幫助個人澄清概念、闡明感受及態(tài)度。如果提出一些有刺激性的話題,如一個案例分析、一個故事等,再進行討論,效果會更好。

實施步驟:

1.確定討論主題,進行分組;

2.推選小組討論的主持人、記錄員、發(fā)言人;

3.規(guī)定討論時間,鼓勵充分參與;

4.以小組為單位推選發(fā)言人代表集體匯報;

5.教師總結(jié)。

實施要點:

1.討論的主題和目標應明確。

開始時最好分成2人或3~4人一組,當學生信心建立起來后,可以將小組變大些;

主持人要積極引導,保持良好的討論氣氛,激發(fā)各種觀點的自由交換;

允許每個參與者都能就某個主題公開、坦誠地發(fā)表個人意見,或傾聽別人觀點,共同分享信息與經(jīng)驗。

2.盡可能多地更換組成小組的方法,確保學生們經(jīng)常與不同班級成員一起討論;在總結(jié)過程中,澄清各種模糊認識。

舉例:什么是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如何導致人體死亡?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有哪些?艾滋病自然發(fā)展經(jīng)歷哪些階段?

小組活動進行分組的新辦法:為了避免在課堂上由固定的座位導致的思維定式和有限的交流,教師可以采取一些新穎的方法讓學生重新組合再進行討論或游戲,這樣往往能更有效地調(diào)動他們的活力和積極性。分組一般有兩個標準:按人數(shù)分和按組數(shù)分。以下方法可供參考:

1.按報數(shù)分組 教師可以根據(jù)活動的需要,讓學生輪流報數(shù),相同數(shù)字的學生組成一組,如:一共21名學生,7人ー組,則報 1、2、3……,以此類推。

2.按出生時間分組 可以按出生的月份來分組,如按1月、2月、3月等出生的分組,共分為12個組;按出生的季度分組,共分4個組;按出生的季節(jié)分組,春夏秋冬共4個組。

3.隨機握手分組 全班起立,學生隨意走動,兩人握手,教師喊“停”的時候,正在握手的同學就是一組(即兩人一組)。

(五)游戲和活動

采用一些游戲和活動形式,可提高學生對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興趣,鼓勵參與、促進思考、調(diào)節(jié)氣氛、寓教于樂。游戲或活動既可與健康教育主題有直接關系,也可只有間接關系。

實施步驟:

1.明確開展本游戲和活動的目的;

2.選擇適宜的游戲和活動方式;

3.游戲和活動結(jié)束后,教師應針對這些活動對健康教育知識的獲得和健康行為的培養(yǎng)所起到的作用,進行小結(jié)或提示。

實施要點:

1.明確游戲和活動在健康教育過程中的作用;

2.不讓游戲和活動本身取代或沖淡健康教育的主題。

以下游戲或活動屬于預防艾滋病教育、教學中的一些常見方法,教師可根據(jù)本地、本學校的教學實際情況來選擇使用或修訂后使用。

1.報數(shù)游戲

(1) 目的:熱身游戲,喚醒學生注意力。

(2) 時間:5 分鐘。

(3) 步驟:

1) 在場地允許的條件下,讓大家圍成圈,按 1、2、3、4、5、6依次報數(shù),每逢數(shù)到6的同學就蹲下,直至所有同學都蹲下為止。

2) 事先安排一名同學計時,看看總共耗時多長時間?

活動小結(jié):

看來大家的注意力都很集中,反應速度都很快,下面我們要開始講本節(jié)課的關鍵內(nèi)容了。

2.擊鼓傳“毒”(球)

(1) 目的:熱身游戲,喚醒學生注意力,模擬艾滋病傳播的快速性。

(2) 時間:5 分鐘。

(3) 步驟:

1) 課前準備好2~3個氣球,氣球上分別用水彩筆寫上1個第一節(jié)課講過的艾滋病有關的簡單問題。如艾滋病的醫(yī)學名稱是什么?其英文縮寫是什么?艾滋病病毒的醫(yī)學名稱是什么?其英文縮寫是什么?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是什么?

2) 選一段節(jié)奏歡快的音樂,讓一位同學播放音樂,并在游戲開始后隨意停止。音樂停止時,氣球在誰手上,就請他回答氣球上面的問題。

活動小結(jié):

本活動的目的,一是回顧艾滋病的基本知識,對于氣球上所列問題的答案,學生回答正確的給予肯定,回答不正確或不完整的由教師及時解答和補充;二是讓同學感受艾滋病病毒傳播的迅速。

3.卡片游戲

(1) 目的:運用參與式培訓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其明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險行為、安全行為,以及一些具有潛在危險性的行為,并且理解每個人的行為決策將會影響感染風險的道理。

(2) 時間:25 分鐘。

(3) 所需材料:課前準備好“艾滋病危險行為分級卡片”。

(4) 步驟:

1) 在每一張白色卡紙上寫上生活中可能出現(xiàn)的行為,例如吸毒、賣血、輸血、無償獻血、打架、喝酒、抽煙、共用針具、共同進餐、游泳、擁抱、握手、同桌上課、紋身、拔牙、打噴嚏、接吻、去KTV、吃燒烤、去酒吧、打籃球、去網(wǎng)吧、共用毛巾、共用剃須刀、割雙眼皮、約會、見網(wǎng)友、旅行、同性戀、性行為、蚊蟲叮咬、共用馬桶、談戀愛、嗑搖頭丸、跳街舞、玩搖滾、彈吉他……

2) 選擇3張稍大的彩色卡紙(或彩色A4紙)分別寫上“危險”“安全”和“不確定”,代表行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不同風險,或者在黑板上劃分出“危險”“安全”和“不確定”3個區(qū)域。

3) 將卡片分別發(fā)給每一個學生,盡量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得到一張寫有行為的分級卡片。

4) 老師請學生思考,自己得到的卡片上的行為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關系,按照自己的判斷,分別將卡片根據(jù)危險性的高低放在對應的“危險”“安全”和“不確定”3張卡片下方或黑板3個相應區(qū)域。

5) 所有卡片擺放完畢,老師可參考核心知識點進行活動小結(jié)。

活動小結(jié):本活動旨在讓學生了解哪些生活中可能出現(xiàn)的行為屬于可能感染艾滋病的危險行為,以期在生活中提高防范意識,維護自身安全。

4.人結(jié)游戲

(1) 目的:理解艾滋病防治工作需要大家齊心協(xié)力、密切配合。

(2) 時間:3 分鐘。

(3) 步驟:

1) 根據(jù)教室空間開闊程度,教師隨機邀請6~8位同學圍成一個圓圈。

2) 每位同學用左手握住自己對面同學的左手,用右手握住自己相鄰同學的右手。

3) 教師告知規(guī)則:握住的手可以轉(zhuǎn)動,但不能分開;頭可以從握著的手下面鉆過去,也可以用兩條腿從握著的手上方跨過去。

4) 同學們開始努力解開人結(jié),直至所有的結(jié)全部打開,成為一個與相鄰學生手拉手的圈子為止。注意相鄰的同學面向相反,即面向圈內(nèi)或圈外。

活動小結(jié):老師請參與同學談游戲感受,然后引導同學們認識到與人溝通協(xié)調(diào)合作的重要性,最后點題:預防艾滋病需要全社會參與,需要每個人都承擔責任,貢獻力量。

5.簽名游戲

(1) 目的:讓學生了解艾滋病的流行現(xiàn)狀和趨勢。

(2) 時間:10 分鐘。

(3) 步驟:

1) 介紹游戲規(guī)則(教師在介紹規(guī)則的同時分發(fā)簽名卡)。

a.每位同學都將得到一張卡片,請在上面簽上自己的學號和姓名。

b.在學生中找一位志愿者作為計時員,記錄游戲所用的時間(以教師宣布“活動開始”計時,到所有人完成簽名回到座位為止)。

c.在教師宣布“活動開始”后,所有學生隨意找2名同學給自己簽名,完成簽名后迅速回到自己的位置。

2) 教師宣布:活動開始。

學生簽名(教師鼓勵學生不局限周圍的同學,盡量找距離遠一點的同學簽名)。

簽名完成后,請計時員報告用時,教師將時間寫在黑板上。

教師按全體學生數(shù)量的10%設定感染者人數(shù),然后點學號例如2號,12號,22號……請學號被老師點到的同學起立(這些學生就是假定的第一批艾滋病感染者)。

教師:我們做一個假設。假設在簽名游戲活動前,這些起立的同學已經(jīng)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假設剛才的簽名代表發(fā)生了艾滋病傳播中的危險行為,而卡片的顏色則代表你發(fā)生的行為種類。紅色代表無保護的性行為,藍色代表共用針具吸毒,黃色代表男男同性性行為,綠色代表帶安全套的性行為,白色代表日常生活接觸。那么接下來,我們看看誰與這些感染者發(fā)生了危險行為?請第一批起立的同學大聲讀出卡片上另外兩位同學的名字,請被點到的同學起立。

教師:現(xiàn)在起立的同學,你們已經(jīng)與艾滋病感染者發(fā)生過接觸,請你們觀察一下與你們接觸過的第一批起立的同學手中卡片的顏色,如是紅色、藍色、黃色則代表這是一次艾滋病高危行為,有可能被感染。如果卡片是綠色或白色,則代表行為安全,同學可以坐下。

教師繼續(xù)請第二批仍然站著的同學讀出自己卡片上其他同學的名字,被點到的學生起立,依次類推(直到?jīng)]有新的被點到的學生)。

提問:站起來的同學表示因為與艾滋病感染者有過危險行為,已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讓我們數(shù)一數(shù),還有多少位未感染艾滋病的幸存者?(學生回答)

提問:在短短的X分鐘內(nèi),艾滋病感染者從X位迅速發(fā)展到X位。請大家談談你參加游戲的感受,并分析一下艾滋病流行的特點是什么?(請3~5位學生談談感受并分析特點)

活動小結(jié):一般情況下,學生都可以分析出艾滋病的流行特點:速度快、范圍廣、隱蔽性強,教師在學生分析時要盡快在黑板上寫下流行特點。此外,你是否安全與你發(fā)生的行為密切相關,告知學生要避免危險行為,學會保護自己。活動結(jié)束后,教師可組織學生通過拍3次掌的方式脫敏,退出游戲模式,游戲結(jié)束。

6.制作紅絲帶

(1) 目的:讓學生初步了解紅絲帶的由來和意義,訓練學生動手制作紅絲帶的能力,初步認識到關愛他人就是關愛自己。

(2) 時間:8 分鐘。

(3) 步驟:

1) 教師或志愿者介紹紅絲帶由來及意義(不超過2分鐘);

2) 分小組準備好紅絲帶、雙面膠、剪刀,所有組員按老師出示的紅絲帶圖樣進行制作。制作好后按要求佩戴于自己的胸前(不超過5分鐘);

3) 參考以下誓詞進行宣誓:從這一刻起,我自愿戴上紅絲帶。從自己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不沾毒、不染艾,將抗擊艾滋病落實到自身的行動中!

六、教師應具備的教學素質(zhì)

(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具備的能力

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在教學中需與學生進行有效的雙向溝通,這有助于學生掌握教學內(nèi)容并達到教學目標,教師也能從中獲得整個班級的信任、支持和鼓勵。優(yōu)秀教師應具備的能力有:

1.尊重每一位學生

要求教師態(tài)度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尊重所有中學生,相信他們的能力,避免歧視。

2.善于引導,注意傾聽

教師在教學中要熱情、大方得體,能提出開放式、鼓勵式的問題,并善于從問題中再發(fā)現(xiàn)問題;要鼓勵全員參與,鼓勵充分發(fā)表意見;要耐心傾聽,不打斷學生發(fā)表意見,更不能隨便發(fā)表評論性的意見,特別是負面的意見。

3.掌握必備的知識

具備扎實的艾滋病相關知識和技能,具備較寬的知識面,且對事物具有正確的價值判斷能力。

4.具備處理復雜的困難處境的能力

能夠隨機應變,處理復雜的困難處境,富有創(chuàng)造精神,具備較強的組織能力,能夠營造學習者自信、積極參與的氛圍。

5.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書寫及基本的繪畫能力 語言表達要符合涼山州等地區(qū)的實際情況,使用學生熟悉的語言。

(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的作用

教師在教學前需提前了解或評估學生的需求和問題,并熟知中學生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案內(nèi)容,在實際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一個主題教育達到教學目標。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作用包括:

1.準備

在教學活動前,做好教學所需要的各項準備,包括中學生的組織、教學活動時間、地點、人員、教學內(nèi)容、教學資料等。

2.協(xié)助

按照教學活動既定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習過程順利進行。

3.引導

保證課程圍繞教學主體進行,鼓勵參與者的充分交流和分享。

4.總結(jié)

通過不同的教學活動,總結(jié)教學經(jīng)驗和教訓。

5.評估

對中學生的狀態(tài)、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開展評估,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6.反饋

向?qū)W校、學生以及家長反饋教學活動開展情況。

七、注意事項

(一)課前準備

注意收集與艾滋病流行和危害相關的最新數(shù)據(jù)和資料。教師要根據(jù)每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和活動要求,充分利用《中學生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師用書》中的教案進行備課,也可根據(jù)實際情況調(diào)整教案內(nèi)容。在課上要進行角色扮演或游戲活動的內(nèi)容,應提前選出表演者,征得他們的同意后將任務布置下去。還需要強調(diào)的是,學生對“性”的話題往往很敏感并且感興趣,教師上課前要能預見課上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應以自然的態(tài)度引導學生,既要注意科學性,又要把握適度原則。

(二)教學活動的組織和教學方法的運用

鑒于大多數(shù)教師沒有公共衛(wèi)生學習背景,本教材立足教學的可操作性,即規(guī)定了活動的目標、步驟、討論要點和基本歸納總結(jié)意見等,使教師能夠較為容易地組織教學活動。教師也可以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編寫符合本校學生特點的教學活動。

在教學中注意體現(xiàn)學生參與性原則,每個單元都設計了很多以學生為中心的參與式活動,希望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開展小組討論、角色扮演、頭腦風暴等方式學習相關內(nèi)容,盡量避免講座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應體現(xiàn)以下基本原則:

1.尊重信任

教師和學生要彼此信任,要尊重學生的性別、語言、文化、宗教、民族等方面的差異,允許他們平等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依賴每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能做的一切。

2.民主參與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主動性,讓學生在健康教育的學習過程中建立強烈的責任感,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3.相互學習

鼓勵學生和教師間、學生和學生間相互學習,共同分享艾滋病健康教育信息與彼此的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相互促進提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东县| 四子王旗| 凤翔县| 波密县| 紫阳县| 饶平县| 扬州市| 依兰县| 南平市| 承德县| 邓州市| 扶余县| 那坡县| 孝义市| 黔东| 双城市| 淮滨县| 浦北县| 邵武市| 巴马| 平凉市| 慈溪市| 玛多县| 三都| 崇信县| 东明县| 灌南县| 志丹县| 荃湾区| 太和县| 尼勒克县| 汶川县| 松滋市| 霍山县| 凤山市| 德格县| 新乡市| 丽水市| 甘南县| 达日县| 镇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