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辨證治療
辨證論治是中醫診治疾病的基本原則,辨證準確與否直接影響臨床療效,如何既符合中醫理論,又提高辨證的準確性、客觀性,亟待解決的是中醫證候的定量化、標準化問題。
辨證論治規范化和治法方藥多樣化是目前中風治療的主要趨勢。古代醫家對中風的認識,經歷了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古代中風的辨證分型方法主要還是以張仲景為主,將中風分為中絡、中經、中腑、中臟四個證型,得到歷代醫家的推崇,并一直沿用至今。中風屬本虛標實之證。在本為陰陽失調,氣血衰少;在標為風火相煽,痰濕壅盛,氣血郁阻。但因病位有淺深,病情有輕重,標本虛實也有先后緩急之差異,輕者僅限于血脈經絡,重者常波及有關臟腑,故中風在臨床分為中經絡和中臟腑兩大類。中經絡,以口眼斜,肌膚麻木,半身不遂,言語不利,一般無神志改變為主要表現的中風輕證,分中絡、中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