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群龍無首,吉

清早,“喔喔——”的打鳴聲接連從窗外響起,李衛明睜開眼。

八十年代,北方農村有很多人家養雞,離家入伍這些年,爺爺在院子里也養了幾只。

起床洗了把臉,他發現眼睛里的血絲少了很多,雖然還有點疲倦,但這一宿也養回不少精神。

摸起炕邊的包,又檢查一遍物資,正要出門,卻聽到公雞又在打鳴。

李衛明怔了下,轉頭看向正在院子里踱步的雞。

沉默一會兒,他像是想到什么,放下包,從廚房里摸出個碗,又拎了把菜刀,進了院子。

……

……

太陽已經升起來,家家戶戶都陸續起床。

站在村長家門口,李衛明左手提著兩壇老酒和一只剛凈了毛的雞,敲了敲門。

出門前,他突然想到一些事。

獨石營村深入山區,交通不便,要不是前些年遷了根電話線,幾乎可以說與世隔絕。

而且水土也不肥沃,更沒什么特殊的天然資源……方方面面,還不如十里外的桃花溝。

那當年建立村莊的人們,為什么選擇在這里定居?

更何況近些年,外界的生活改善了不少,可村里為什么沒一個人離開?

至于他這個唯一外出入伍的…

他們爺孫是后來移居過來的,并非本地人。

李衛明覺得不對勁。

要說這一切只是巧合,他有點不信。

可要是跟山里的風水奇局有關…

或許能從村長嘴里,問出些什么,對他下墓去找爺爺也有幫助。

“吱呀——”

頭發花白的村長打開門,看見李衛明,先是愣了一下,隨即笑著招呼起來:

“喲,明明啊,快進來快進來。帶東西干啥?”

說著,順手就把老酒和雞接到自己手里,轉身領李衛明往里屋走。

李衛明也笑,一邊跟著一邊回應:“想跟您打聽打聽我爺爺的事兒。”

村長噢了一聲,沒有馬上回話,過了片刻才應道:

“你爺爺人不錯,雖然孤僻了點兒但…”

“村長,我不是問這件事。”李衛明突然開口:“我是有點好奇,我爺爺當年為什么來咱們村。”

“……”

“村長。”見村長沒回應,李衛明不往前走了:“您知道我爺爺是干什么的,對吧?”

這下,村長也一下站定,不說話了。

過了會兒,他轉過身,臉上的笑沒了真誠,或者說恢復了本來的樣子,像換了個人。

他說了段奇怪的話:

“明明,有些東西最好別碰。不然就算保住了命,也脫不了身了。就跟你爺爺一樣,只能一輩子困在這。你明白嗎?”

李衛明不明白。

但他知道,自己問對了人。

……

……

晌午,李衛明來到他當年縱覽風水的那座山峰下。

迎著太陽,他抬頭望,腦子里還是村長說的話。

這個村子,真的跟這座風水局有關。

“這里有個墓。”村長這樣說:“村里的人,都是這個墓的守墓人。”

村子里的人打從一開始就知道李衛明爺孫倆,或者說李衛明的爺爺是什么人。

按照村里的規矩,爺孫倆這樣的盜墓人,是該被亂棍打死的。

但他們在這里生活太久了。

每天在山里醒來,在山里吃飯,在山里睡去。

不用說他們就知道,在這里,一場雨最多就下兩天,從村口走到山坳需要三百四十多步,山里的一切他們都爛熟于心。

這里沒有新鮮事。

但他們聽說,外面有很大很大的城市,很熱鬧的街,哪怕在夜里也燈火通明。

到處都是新奇物件兒,還有外國人。

他們沒見過。

對他們來說,守墓的使命,如今更像困鎖自由的牢籠。

所以,爺孫倆非但沒被打死,還從村民嘴里得知了不少事。

“這墓是明末的,我們守的,是個將軍。”

李衛明第二十四次回憶起村長這句話,依舊眉頭緊皺。

明代的墓,這個他能信,同時還能準備一下如何應對明末時期的灰砂墓、或者澆漿墓。

這是好事。

可他說將軍…

爬上峰頂,李衛明看著眼前萬龍奪珠的風水大局,不禁陷入沉思:

“這風水,葬個皇帝都不委屈,怎么可能只葬了個將軍?還讓他說的那么邪乎?”

望著腳下的龍脈,他不禁一邊疑惑,一面贊嘆:

好一個“群龍無首,吉”。

眼下這些山勢,看似各自獨立,力量不足,可恰恰如此,沒有壓倒性的巨大龍脈在此盤亙,自居首領,使得各個龍脈都擁有自己的山勢,毫無屈服之意。

乍看散亂無章,可四面八方的氣,都隱隱朝向他腳下這片居高臨下的湖。

像是每一條龍氣,都在為了得到這顆明珠,或者說,為了進入這片龍池,不甘落后。

這正暗合了《周易》乾卦的卦辭——群龍無首,吉!

而這句卦辭,還有另一種解。

喚作人人如龍。

是當之無愧的盛世局面!

如此豪邁的“氣”,盡數匯聚到李衛明腳下這片居高的湖中,而這片湖,隱隱還在俯瞰這人人如龍的大好乾坤!

這哪還是墓穴,分明是圣君之所。

這讓李衛明不由想起,太宗皇帝曾站在長安城頭,說過的那句豪言: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若能在此湖下拓出一墓,將逝者悉心安放,想必其族中后人,定能出現一位開創盛世的明君!

可村長卻說,他們守的是一位明代將軍?

還是明末的。

“不對,還是不對。就這風水,如果真葬了個明代將相,那明朝不可能亡。”

想不到答案,李衛明也不鉆牛角尖。

當務之急,是趕緊定穴入墓。

從爺爺失蹤到現在,已經過了好幾天。

再耽擱,就算老爺子沒在墓里遇到意外,身體也吃不消。

至于老人那句奇怪的勸告,他沒當回事。

他就不信一個將軍墓,能邪乎到哪里去。

取出羅盤,他默念一道口訣:

“尋龍千萬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若有千重鎖,定有王侯居此間。”

一邊念著前世就背得爛熟的尋龍訣,一面搭配今生學到的發丘一脈的真傳,他審視起四周的風水。

分金定穴,門道很深,光看出風水,不算本事。

能利用所學,將風水切割、排列成可以參考的明暗兩重八卦,再由此找出能順利進入墓室的死門,這才是本事。

這也是發丘、摸金一脈永不墜一流門派的核心所在。

相傳,只要利用發丘、摸金一脈的尋龍訣,找出墓穴的死門所在,再調計好羅盤,最終跟著羅盤上的指針前進,就能一路暢通地抵達墓室、找到主棺!

前世,李衛明曾無數次見過這樣的神威,但那是在故事里。

如今,是他第一次身臨風水局,手捧羅盤,親身施展這分金定穴之術。

如此宏偉的風水大局,這處死門,會定立在哪?

舔了舔嘴唇,他有點期待。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随州市| 泸溪县| 德州市| 屯门区| 崇文区| 彭水| 元谋县| 崇阳县| 科技| 浦县| 扎兰屯市| 武川县| 凤凰县| 博客| 渝北区| 松原市| 巴楚县| 长乐市| 若羌县| 确山县| 黄大仙区| 高邮市| 怀宁县| 紫阳县| 广平县| 稷山县| 铁岭县| 凤凰县| 同心县| 东平县| 浪卡子县| 九江市| 烟台市| 张家界市| 鄱阳县| 郯城县| 星子县| 深泽县| 土默特左旗| 遂川县| 慈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