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該植樹了
- 我繼承了沙漠農(nóng)場
- 紙硯溪
- 2029字
- 2022-04-10 12:17:29
其實就連高恒也沒想過,種地竟然這么賺錢。
要知道,在大城市,很多小型公司一年的凈利潤甚至連一百萬都不到。
而高恒的農(nóng)場收入還沒算上各種政策性補貼。
“還行吧,勉強糊口。”高恒笑著說。
一想到兩三個月后這些西瓜就能收獲,到時候自己就有錢還債,這間農(nóng)場將真正歸自己所有,高恒心中的所有陰霾便一掃而空。
晚風很涼爽,和白天的甘州截然不同。
有月光及滿天星辰可觀賞,身旁又有一個穿著清涼的美女,高恒多么希望這一刻能多保持一會兒。
可惜不識時務的小草帽非要來打擾高恒。
【警告宿主,農(nóng)場作物存在缺水現(xiàn)象。】
聽到這話,高恒驚了,距離上一次澆水才幾天的功夫,怎么農(nóng)作物這么快就缺水了。
怕不是自己種的不是西瓜,而是水牛吧。
“怎么可能這么快就缺水了,你原來不是說十天半個月澆一次水就夠了嗎?”
【甘州日照強烈,沒有樹木遮蔽,地表水分蒸發(fā)劇烈。】
【因此農(nóng)場農(nóng)作物所需要的水分超出了預期。】
小草帽的解釋十分科學合理,就是有點傷害高恒的錢包。
“又要澆水嘍。”高恒搖搖頭,苦笑道。
【請宿主不要談情說愛,您的身份是農(nóng)場主,照料好農(nóng)場里的農(nóng)作物才是第一要務。】
“好,好,我這就去。”
高恒嘴上應承著,心里卻在想,農(nóng)場農(nóng)作物水分蒸發(fā)過于劇烈,該如何解決呢?
晝夜溫差大,白天日照強烈,這是甘州乃至整個西北地區(qū)的特色,這一點自己是絕對沒辦法的。
【宿主,我數(shù)據(jù)庫中有星球改造技術,若宿主可以提供足夠的材料、機器,我能將甘州乃至西北地區(qū)的氣候改變。】
星球改造技術,對于地球人而言是天頂星級別的黑科技,可高恒聽到小草帽的話后卻連連擺手拒絕。
“我那有那本事給你提供材料和機器啊,我只是個普通的地球人。”
“再說了,讓你把西北地區(qū)的自然氣候改造,豈不是丟了西瓜撿芝麻。”
西北地區(qū)的瓜果之所以名滿天下,正是因為其特殊的自然氣候,巨大的晝夜溫差有利于瓜果積累糖分,而且會使病蟲難以生存。
所以西北地區(qū)的瓜果又香甜,品相又好,一旦運到內地,往往是水果店的上品。
來到水龍頭的開關處,高恒一邊放水澆田,一邊想如何才能既簡單又便宜的減少水分蒸發(fā)。
見到月光下農(nóng)場建筑物的影子遮蔽了瓜田后,高恒忽然靈機一動。
“有了,我在農(nóng)場里種上樹,有樹蔭遮蔽,作物就不至于蒸發(fā)太劇烈。”
這確實是個好主意,在內地很多地方的農(nóng)田也如高恒所想,在田地四周都種上大樹。
可惜小草帽立馬就給高恒潑了一盆冷水。
【農(nóng)場周圍農(nóng)田土質松軟,屬于半荒漠化地區(qū),尋常樹木很難成活。】
“沒事,我華國早就在荒漠植樹造林了,如果搞幾百株胡楊、梭梭樹,我的農(nóng)場絕對能綠樹成蔭。”高恒滿臉自信道。
改造荒漠,植樹造林,在這項事業(yè)上,華國可謂走在世界的最前沿。
要是連華國的胡楊、梭梭樹都沒辦法種下,恐怕高恒只能求助小草帽拿出超級科技改造大樹了。
【我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到了胡楊樹和梭梭樹的價格,若宿主購買二百株樹苗,要支付最少兩萬元。】
【若宿主移植成樹,要花費的代價將超過二十萬元甚至更多。】
“不要擔心,有人會幫我搞到的。”高恒會心一笑。
他想到了甘州大學的朱志明,身為植樹造林的前線,甘州大學一定有很多耐旱樹苗,讓朱志明幫忙,從甘大搞一批樹苗應該不難,大不了高恒出幾千公關費。
第二次灌溉很快就結束了。
有溫潤灌溉技術在,水資源會精準地輸送到農(nóng)作物的根部。
看著五百畝瓜田上露出翠綠的瓜藤,高恒的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最艱難的時間已經(jīng)渡過,接下來只需要等待西瓜開花,結果。
高恒就可以躺著數(shù)錢了。
種地是件難事,但在機械化耕作的方式出現(xiàn)后,就成了一件簡單的事情。
尤其是當無人機出現(xiàn)后,用電腦可以控制肥料、水分精準輸送到農(nóng)田的技術出現(xiàn)后,種田更是成了一件輕松的事情。
一天的農(nóng)活忙完了,方苔蕓的采訪也被迫提前結束,兩人于是各自睡下。
次日,張掖郡葉止縣迎來了一位重量級的人物。
甘州大學正教授,甘州大學農(nóng)學院旱地農(nóng)業(yè)研究所所長楊名水。
連夜乘火車來到葉止縣,剛下火車,楊名水便見到了被小張派來迎接自己的王康收。
“楊教授,您好,我恭候您多時了。”
“是先帶您去住處休息,還是先吃頓便飯,接風洗塵呢?”
一見面,王康收便熱情地打招呼。
可惜他這次熱臉貼到了冷屁股上,楊名水急著見溫潤灌溉技術的專利申請人,沒有閑工夫和他一個小縣的官吏寒暄。
“飯什么時候吃都一樣,先去你們局里一趟,我要查一件專利。”楊名水火急火燎道。
見楊名水心急如焚,王康收只好答應,于是立即離開火車站,帶著楊名水來到專利局。
來到專利局內部電腦前,王康收問楊名水想查什么。
“溫潤灌溉技術的申請人是誰。”楊名水問道。
聽到這個技術名稱,王康收的臉色頓時大變,怎么這么快就有人注意到高恒了,明明我已經(jīng)想盡辦法隱藏高恒的身份信息了。
心急如焚的楊名水沒有注意到王康收臉色的變化,還以為是自己提供的信息太少,對方查不出來呢。
“怎么了?要我提供專利代碼嗎?”
王康收苦笑道“不用了,這項專利正是我前幾天親自簽字辦理的,而且我還和專利申請人吃了頓便飯。”
聽到這個消息,楊名水狂喜道“太好了。”
“申請人是誰?京大的周教授?還是農(nóng)大的陳教授?他的農(nóng)場在哪里,我要去看看成果如何,順便拜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