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禍”
書名: 公子我啊?真的不是仙人作者名: 不語丶南山本章字數: 2286字更新時間: 2022-04-20 21:01:10
帝都內,有人歡喜有人愁。在別的地方,又何嘗不是嗎?夏氏的陽盛陰衰,而在另一地方,則是相反的。
魔宗,地處西北大地,與昆侖劍宗,銘宗共稱為三宗。也不知道咋了,自從前代掌門上天后,三宗就有點陰盛陽衰了。招的弟子,也是偏女性居多。
魔宗現任掌門夜秋看著今年剛剛招收上來的弟子,忍不住吐槽:“最近也沒得罪過哪路神仙,這幾年女弟子的數量是越來越多,在這樣下去,非得讓中原的那幫老東西恥笑個好幾年。”
而他不知道的是,此時的中原帝都的稷下學宮(學院),當代宮主也正和其他幾位學宮教習討論著。
張萬里:“諸位,情況就是這么個情況。這幾年,咱們學宮這是第二年,全是男弟子的情況了。這些年,一無戰事,而且天下太平。怎么這女弟子怎么越來越少了?難道不會是那個“詛咒”有傳染性嗎?”
墨家教習盤于修:“我覺得很有可能,隔壁龍虎山天師府的那幫老道士天天測天測地的,據說為了一個女弟子。好幾個道號真人互相掐架,打的特兇。據說醫家的幾位長老連夜被請到龍虎山。”
法家教習方法:“別說是龍虎山了,中原地區的其他幾個宗門,包括咱們各位的本宗,也是出現了陽盛陰衰的情況,不過。我還聽說西邊那三家,則和咱們相反,我有個不成熟的意見。”
代表儒家的張萬里:“方兄,你是懷疑,西邊的那三個搞的鬼。”
方法:“這是老夫的猜測,猜測。這事,昨日老夫也托關系找了在天上的老祖宗們幫忙查一下適合緣故,這不來新了。”腰間的玉佩閃著光亮,方法連忙接通。
一道穿著仙袍的老人出現,在坐的代表連忙行禮:“參加,老宮主。”
老宮主孔儒武撫須:“起來吧,小方啊。你師爺這會去了天外天,我過會也要敢過去。我長話短說,老夫讓巡天司的人查了一下神州最近的氣運。發現最近又到了夏家的龍陽之禍的時節了,這夏家自從承接了人族和其他各族的大運,也就避免不了要有劫。而夏家的劫難就是名為龍陽之禍,這事你們可以在史家的史書里找到。這我就不說,反正也不是什么壞事。過個百年就散了,其他情況,就找史家吧,反正他們最閑的慌。不聊了,我還要去打架。這幾天那女帝一天比一天瘋。”說完就消失了,剛剛還是不是傳來女帝叫門的聲音。
幾位活了快百年的人精,你看我我看你。然后,使出神通,前往史家。
不出半個時辰,這些人就來到了史家本部,時辰樓。
現任史家掌門人,康安。見到學宮眾人,行禮道:“幾位教習,來我史家是有何事?”
張萬里還禮:“康兄,小弟想借閱一下史家史籍,查一些真相。”
康安:“可以,敢問張兄要調閱那部史籍。”
張萬里:“關于龍陽之禍的史籍,還望康兄見諒。”
康安似乎明白了什么:“走走,我帶你們去找。這龍陽之禍,也非啥大災大難的,也就是物極必反的道理。”說完,大笑著。領著眾人去了時辰樓。
又過了一個時辰,康安接過最后一卷書簡說到:“這關于龍陽之禍的史籍都在這里。你們且慢慢看,我先去給諸位備個茶點。”
學宮眾人行禮:“多謝康兄美意。”
康安還禮:“不打緊,不打緊。分內之事,分內之事。”說完,邊走下閣樓。去準備一些茶點,吃食。
張萬里等人一人一本史籍,詳細看著找著上面關于龍陽之禍的相關信息。
又過了好幾個時辰,張萬里大喊道:“找到了,好家伙。這是天地賜福,有這樣的賜福嗎?這簡直就是開玩笑!!!”
被聲音吸引的幾人來到了張萬里的身邊,看著書中寫道“太祖封禪于泰山,開夏朝之基業,承接人族之氣運。開,萬世之太平。然而,物極必反。自此之后,每隔九百年,就會爆發一次為期百年的龍陽之禍。此災非劫難,乃天地的一中賜福。其根本之原因,乃是當時太祖為保證皇族之內,兄弟和睦,不至于以重蹈前朝之難。特換天命,使皇族男丁不決。但其后果就是,如果九百年內沒有誕生足夠的的皇子,就會爆發一次百年的龍陽之禍。以散天命之祝福。”
康安拿起另一本書翻到一頁:“龍陽之禍,本事就是天地的賜福。隨起因不是很好,但能讓中原地區的男丁數量倍增。若非圣人家族,中原地區男丁數量將數倍的增加,女丁的數量會減少。這也導致中原之外的部族,門派。女丁數量增加,男丁減少。若龍陽之禍爆發則也會引起另一種災禍,月華之難。使中原女丁增加,男丁減少。”
張萬里扶額:“我活了快兩百年了,是真沒聽說過有龍陽之禍這回事。”
康安:“張兄,這事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雖然看起來,可笑。但實際上,龍陽之禍也并非每隔九百年就爆發一次,根據近代的史書記載。上次爆發是五百年前,這次會如此之早是因為,我史家有位先祖,一生經歷了兩次龍陽之禍。那時,司馬祖師修訂史書,親自經歷了兩次。一次剛剛爆發完,隔了三百年又又爆發了。后來司馬祖師就沒在人間待了,上了天。”想起了自己的典故,隨口說到。
張萬里問道:“就沒法子解決一下嗎?”
康安:“不是沒有,與圣人家族通婚借圣人氣運鎮壓。不過非七品以上的家族才可以,一個圣人家族最多鎮壓龍陽之禍九百年,過了時間。連圣人家族也要跟著遭殃,這是為啥圣人家族里特別討厭夏氏皇族的原因。不過,最近我觀了一下天下大運。發現還是有一絲轉機的,這個轉機還要過一段時間才能明朗。”思索了片刻,望向山河之景。
方法看向張萬里,隨后繼續翻閱史書。思索著,這個轉機是誰嗎?
康安拿起另一本書,上寫“公孫家史”四個大字,康安翻到某一頁。上面寫著“公孫家,天人舊王族。于夏朝開立后,自天外天而來。后太宗賜西杭等東三郡為封地,又賜一字異姓王世襲罔替和十冊丹書鐵券。后,朝代變更,太宗之后。數代帝王不斷加封,直至仁宗時期,公孫家上三郡王侯印。仁宗再三推辭,后不得已收回公孫王印。另賜十卷丹書鐵券,珍寶無數,以算補償。仁宗晚年,又強行加封為一品侯。世襲罔替。”
康安合上書:“天地最寵的是人族,而大道最寵的是天人。啥破局之法,只能和天人聯姻。以天人族的強運,來沖這龍陽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