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慕名走訪到省城
- 唐河灣
- 珠影王曉青
- 3659字
- 2022-04-14 12:22:08
一天,田林山收刻一封信,拆開一看,是黃河文藝出版社發來的信件,
信上寫著:田林山同志你好,你的大作《青春的歷程》已經閱過,認為比較優秀,已列入初選出版書目,請你近日來我社細談這部書稿的修改意見,特此敬告。即祝,創作順利。
黃河文藝出版社文藝處錢永輝。
田林山心里一陣激動,感到灰暗的前途忽然閃出一片霞光,照亮了他的文學道路,仿佛聽到常年向往的文壇向他召喚。這時陳紅麗應約來到,看了書信,高興地說:“小說就要出版了,祝賀你第一本書即將問世!到時候你要送給我一本留作紀念。”
田林山笑意飛揚地說:“一定一定。”
一個鄰居探頭探腦的問道:“啥事啊?這么高興?”
陳紅麗說:“出版社來信了,林山寫的書即將出版了。”
于是,有關田林山寫作成功的消息很快傳遍大街小巷。
陳紅麗說:“明天正好喬少平開車到省城辦事,你和他打聲招呼,乘他的車走吧,三個小時就到了。
“我和他性格不合,話不投機,坐他的車有傷自尊心,不如自己出錢買票,乘班車去。”
凌晨,雞啼聲中,激動得徹夜未眠的田林山,按時起床了,立即提起行包,走出小村,直奔公路。那里有從南向北發往省城的長途班車。黎明十分,他來到乘車路口,這時班車還沒有開到,他就站在樹下等待,卻見一輛小汽車停在他身旁,喬少平從車窗探出頭來說:“這不是姓田的青年作家嗎?又到外地出差辦事了,還是采訪寫作呀,不簡單哪”。
看到喬少平傲慢而又神氣,說話又那么風涼刻薄,田林山心里涌起一股難以名狀的厭煩和怒火,但他還是看在昔日同學的友誼上,以平靜的口氣說:“我是到鄭州辦事的,在這里等車。”
“”到鄭州那可是省城呀!你從農村混到省城,起手不低。”
“我是去出版社辦事的。”
喬少平聽到這里,收斂笑容說:“我也聽說出版社來信請你,以為是瞎傳的,原來真有這事。”
喬少平對自己缺乏的東西總是感興趣,因為缺少文化水平,一直羨慕文化人,于是他一改剛才的傲氣,顯出幾分真情,說:“我今天也上鄭州辦事,正好順路,一起走吧!”
“你先走吧,我還要拐到縣城文聯辦事,不想給你添麻煩。”
“好說,我可以拐彎送你,等你辦完再上鄭州。”
“到縣城要等很長時間,只怕耽誤你的正事,趕快走吧!”
喬少平見他不肯上車,就說:“那好,我先走了。”把手一揮,小車絕塵而去。
田林山走過省城繁華的大街,終于走到一座高大壯麗的樓房前,這里設立著幾家省級出版社,其中黃河文藝出版社,就在這座樓上,他敲開了文藝處辦公室的房門,一個編輯開門問道:“你有什么事?”
田林山說:“我就是《青春的歷程》一書的作者田林山。”
編輯立刻熱情地和他握手:“歡迎,歡迎,一路辛苦了,請屋里坐。”
編輯四十歲左右,肥胖的身材穿著一件流行的方格衫,留著很長的頭發,戴著茶色眼鏡,胖胖的臉上浮上一絲笑容。看外表,他并不像文化人,就像一個商場里的老板。他自作介紹:“夲人姓錢,南都市人,名叫錢永輝,是文藝處副處長,編輯部主任。
田林山感激地說:“錢處長與我素昧平生,卻這樣關心一個鄉下文學青年,這令我永生難忘。”
錢永輝笑了一下,說:“不必客氣,都是搞文學事業的嘛。”隨后轉入正題:“我花費兩個星期的時間,讀完了你的大作,感到這部作品很有欣賞價值,基本上達到了出版水平,像你這樣來自農村的業余作者,把作品寫到這種程度,真的實在難得。”
田林山激動地站起來說:“感謝錢處長的賞識,感謝錢處長的支持。”
錢永輝話頭一轉又說:“至于作品何時出版?從目前的出版形勢來看。圖書市場相當疲軟,當代小說的銷量已經滑入底谷。我們編輯人員總是衡量成本,對書稿挑選再三,做到精益求精,還要有社會影響,出一本書確實存在一些難度。但是你要緊跟時代的潮流,認清社會發展的形勢,出本書就不成問題了。”接著錢永輝說:“你的小說情節曲折感人,結構層次分明,文筆也很流暢,就是有點不適合當前讀者的欣賞口味。”
田林山緊張地問:“怎么能修改過關呢?”
“內容太傳統古板,語名太嚴肅正經,時代感很不鮮明”。
“這樣的作品不好嗎?”
“哎呀,你到底是一個農村青年。”錢永輝臉上呈現一種頗為遺憾的表情,繼續開導他:“你看當今的電影電視,哪一個片子都有男女摟抱接吻的床上戲?這些需要借鑒。目前出版業為什么出現滑坡現象?最重要的根本問題,是作家沒有跟上時代的節拍,忽略了讀者的心理和口味,抱守著封建傳統那一套,所以這樣寫是不行的。作家寫作品一定要跟上社會發展的形勢,不斷推陳出新,爭取名利雙收。出版業雖然是文化事業單位,但和商業企業一樣,也是一個盈利單位,在發揮宣傳作用的同時,也要考慮如何賺錢。現在,一切都在自負虧盈搞承包,講究金錢效應,如果出版的書沒有人購買,我們的人就要過窮困潦倒的日子啦。總而言之,以賺錢盈利為主要目的。
經過一番開導,田林山的思想還是轉不過彎來,他說:“可是國家的報紙雜志還在出版發表這樣嚴肅的文學作品。”
錢永輝顯出一派和氣生財的模樣說:“小田,我是看在同鄉的情份上,才一語道破天機,這個年代,得講究與時俱進,投其所好。比如說,各個階層的人工作繁忙了一天,已經十分疲勞,咱們文藝創作人員,不能帶著說教規范的語調,敘述平常的生活,這會使他們感到索然無味,他們需要輕松愉快而又充滿香艷內容的小說。這會使他們讀得津津有味,愛不釋手。一些個別讀者所需要的,歷史呀、地理呀、評論呀等書,就讓他們根據自己的需要去圖書館借閱吧,本社只講經濟效益,對于印數較少的作品,社會效益再高,而經濟效益過低,我們一概不出。”
田林山一臉驚異地說:“原來是這樣?”
錢永輝說:“你的這部小說寫了幾個青年男女的愛情婚姻生活,這個基礎很好,只可惜缺乏歡愛熱吻的情節,使作品大煞風景。比如一對男女在河邊林下談情說愛,說到沖動時,男子抱住少女親吻起來,讀者看到這里,很想看看下一步的動作,你卻急忙收場,轉換情景,這樣寫來寫去,讀者能滿意嗎?現在的青年和以前大不相同,他們談戀愛時,第一天結識,第二天約會,第三天就睡在一間屋里了。哪像你寫的那樣,成年累月還摟不到一塊兒去。少男少女那么年輕沖動,在秘密地點相會,哪能缺少擁抱歡愛的情節。你的小說描寫男女夜晚約會的次數很多,都沒有一次親密結觸的片段。你應該清晰反映男女擁抱以后的細節,讓讀者看了如同身臨其境,顯在眼前。我今年四十歲了,思想還能跟上時代的潮流,你身為一個青年不該這么落后啊!”
錢永輝從案頭拿起一本書稿說:“這本小說名叫《一個男人和三個女人》夲社即將出版,征訂印數已達二十五萬冊,還有上升趨勢。”
他轉身從書架上拿出一本新書,對田林山說:“我社剛剛出版一本《三角戀》,不瞞你說,這本書我們大賺了一筆,還準備重印一次。這兩本書證明我的思路是符合時代節拍的,是符合讀者大眾口味的。”
“錢處長,我生活閱歷有限,寫作水平不高,書稿到底怎么修改呢?請您多加指點。”
錢永輝哈哈一笑說:“小田同志,我最欣賞你的這部作品,說實在的,我曾下鄉當過知青,在農村生活了三年,自然喜歡鄉土作品,很想出這本書。可惜書稿還需要增加一些情節,語言也要潤色加工,這樣一來,還需要下一番苦功啊。曹雪芹寫《紅樓夢》花費了十幾年才寫出一部名著,你一個農村青年生活閱歷短淺,文化水平有限,才寫兩三年,就想成功出名,把文學事業看得太簡單了吧?”接著他顯出幾分神秘地說:“你可以聯系一位作家合作完成這夲小說,這樣可以把你的知名度迅速提高百倍,對你的前途大有好處。比如有一個作家,他原在市郊打短工,他和文聯副主席合作一部長篇小說,知名度馬上提高。他被安排到市文聯當創作員,現在已經出版了幾部作品,成為著名作家了。這可是一條捷徑啊,一般人我可不告訴他,以上所言,僅作參考。”
田林山看出錢永輝的心思,就說:“別的作家我高攀不上,只有錢處長對我這樣欣賞,并且大力扶持,我希望你能參加合作,幫我走上文學之路。”
錢永輝卻收斂笑容故作嚴肅地說:“我雖然也是一名作家,寫作水平并不很高,精力也有限,恐怕難從所愿哪”。
“您不必謙虛,和您合作才是我唯一的出路。”
錢永輝和氣地說:“你來自底層搞寫作很不容易,我就幫你一下吧。”他從辦公桌上拿出一本書稿,田林山側目一看,稿本上寫著《情花盛開》。錢永輝神秘地說:“這本書稿是我寫的,但還需要修改,里面有色情描寫和武打情殺場面。因為寫的太過火,不能出版,可以結合你的藝術文筆,進行補充穿插,整理一新就可以出版了。”
田林山猶豫地說:“這樣修改合適嗎?”
錢永輝毫不在意地說:“有什么不合適的,你在農村的狹小天地里,當然見識太少,你只管放心改吧,其它事情由我解決,我們的名字排前排后可以商量,出書之后稿費平分,這可是一舉成名的好機會,走過路過,千萬不可錯過。”
田林山說:“這部小說如能出版,錢處長的名字應該排在前面。”
錢永輝說:“這個問題是次要的,印數和效益才是主要的。”
“好!你按照自己的思路修改吧,我恭候成功的喜訊。”
錢永輝把《青春的歷程》作了補充描寫,他給田林山寫信說,這夲書修改成功,近日即將出版。
田林山收到書信以后,心里并不像當初發表微型小說那樣激動,他知道這本書稿充滿黃色場景。將給社會帶來不良影響,和國家社會主義教育運動背道而馳,這使他心里有一種負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