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言

這套書叫作《山海經里的博物學》,小朋友們可能最先會提兩個問題:什么是《山海經》?什么是博物學?

先來回答“什么是《山海經》”。

《山海經》是一本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奇書,最早被人們當作記錄上古時期山川、地貌和物產的地理志,但閱讀它的人們逐漸發現,這本書所展現的世界是如此奇幻,到處是奇異的植物和動物,和現實世界完全對不上啊!同時,人們還在書中發現了原始版本的神話故事,例如夸父追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看來《山海經》不僅記錄地理,還收錄了神話、歷史、天文、歷法、民俗等。雖然有人認為其中的一些記載是怪誕不經,無法被證實的,然而正是這份荒誕不經,為我們打開了想象之門,讓這個書中的世界充滿了奇思妙想,顯得生動而鮮活。

既然《山海經》的價值那么高,為什么很少有人去閱讀呢?這是因為《山海經》寫成的年份太久遠了,一般認為是在春秋至東漢之間,那時候人們用的語言和文字都與今天有很大差別,加上歷經很多年的流傳和轉抄,存在一些錯漏和散佚的地方。以今天小朋友們的知識儲備,是很難直接閱讀原文的,甚至許多學富五車的老前輩也不敢說自己能完全理解《山海經》。

可我們為什么仍然要推薦小朋友們去認識、閱讀《山海經》呢?因為閱讀《山海經》時,不同的人可以享受到不同的閱讀樂趣。小朋友們不僅可以了解《山海經》里記錄的神奇動物,還能以童心童趣與懵懂天真的上古人類進行心靈交流。我們就是想讓小朋友們知道,中國歷史不僅有嚴肅的經史子集,還有天馬行空的浪漫想象。

接著回答“什么是博物學”。

博物學的“博”是豐富、通曉的意思,人們平時說的“博古通今”“博覽群書”都是從這個意思衍生出來的。那么博物學當然可以理解為“通曉萬事萬物”,其概念涵蓋了我們今天所說的天文學、地質學、生物學、生態學等多種學科,博物學的基礎方法是觀察、記錄,和我們所說的“格物致知”有相似性。因而博物學的起點,當然是盡可能多地閱讀與體驗不同事物啦!

這套書要展示什么呢?

我們想展示《山海經》世界中的神奇動物,除此之外,還想介紹虎、狼等現實中的動物,從而構建出一個奇幻的野生動物園。小朋友們在里面暢快地“游覽”,既能體驗到《山海經》動物的神奇之處,又能獲得關于動物的科學知識。

為了貼近現實中的動物園,我們把所有需要介紹的動物做了分類。不同于現代生物學上綱目科屬的分類方法,我們借用古代的五蟲綱思想,按照《大戴禮記》中的“毛羽昆鱗蠃”來分類,使其分別代表五類動物。毛蟲類就是身上被毛的動物,以麒麟為代表;羽蟲類就是有翅膀、帶羽毛的鳥類,以鳳凰為代表;昆蟲類是指帶甲殼的動物,除了今天我們熟悉的一些節肢動物以外,貝類、螃蟹等水生動物也屬于此類,以玄龜為代表;鱗蟲類指的是身上帶鱗的動物,主要代表為魚類;而蠃蟲類也稱為裸蟲類,指的是沒有毛也沒有鱗,裸露著皮膚的動物,包括青蛙、蚯蚓等,人也屬于蠃蟲類。

在《西游記》中,如來佛祖曾說:“周天之內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蟲:乃蠃、鱗、毛、羽、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類之種。”加上孫悟空大鬧地府的時候,一口氣把猴類的名字都給勾了,也讓猴子成了神話中別樣的門類,志怪小說和民間傳說中都常見它們的身影。因此我們把這些神通廣大的猴子也單獨分了一類,稱為禺。

不過,經過這樣的分類,各類動物的數量差距非常懸殊,我們只好再加一條分類標準,那就是動物的棲息環境:森林、冰原、荒漠、溪流、海洋等。讓擁有相似習性的動物生活在同一環境中,形成一個模擬的完整生態系統。這樣一來,我們構建的山海經野生動物園,就被分為了蠃門館、鱗門館、毛門館、羽門館、昆門館和禺門館。

了解完以上內容,相信各位小朋友已經準備好了,那就開始我們特殊的“游覽”旅程吧!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程超源 博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叶城县| 游戏| 隆尧县| 陵水| 安福县| 桓仁| 中卫市| 社会| 敦煌市| 仪征市| 肇庆市| 枣阳市| 临武县| 东阳市| 固始县| 朔州市| 阿城市| 肃南| 新绛县| 兰西县| 乾安县| 达日县| 广宁县| 扎鲁特旗| 白河县| 镇沅| 胶南市| 蒙自县| 康马县| 甘孜县| 溧水县| 铜梁县| 兴安盟| 乐陵市| 长寿区| 临武县| 余干县| 淳化县| 承德县| 岐山县| 休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