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物理學界最高獎-愛因斯坦獎章獲得者,舉世聞名的英國籍物理學家、宇宙學家、數學家霍金,曾言“當你面臨著夭折的可能性,你就會意識到生命是寶貴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
……
是的,生命是無比寶貴的!
同理,當你面臨著失去自由的可能性,甚至已經長久感覺自己沒有自由了的時候,你也一定會無比地意識到自由是寶貴的,你也一定會去憧憬蠻多的無限的自由之下“自己應該而或可能是一個什么樣子。”
語秋跟她自己如是言道。
……
于是,語秋把她自己遇見的、聽見的、夢見的,都通通地給它們賦予了生命的意義而或生命的自由的色彩!
……
她說
書,我想你了
書則說
語秋,你想我了,是對的
因為
作家赫爾岑說過
書籍是最有耐心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時刻,它都不會拋棄你
而且
當你被生活拖入泥潭時
讀書,可以給你帶去改變的底氣,推動你向更好的人生靠去
見書言及于此
語秋默然
而語秋之所以會默然
是因為
語秋知道作家赫爾岑的話說到了她的心坎上
現在的語秋
仿佛又聽見了
書在繼續地對她說
每一本書都像一扇任意門,你想去哪里,都由你自己去決定
于此
語秋越發地默然了
而語秋之所以會越發地默然
是因為語秋
太想破開十千山看守所那扇永遠也不會
被她甚至讓她可以去破開的那扇門
……
于是
書見識了語秋的默然
但是
書沒有去怨怪她
書沒有去怨怪她
不僅僅是書于心底里想去幫她
而且是書還聽見有人正在跟他對話
而那個跟他對話的人
正是語秋
只不過,語秋跟他對話的方式
是腹語罷了
……
現在
語秋正在向他反問
讀書,真的就是給自己保留一個人生逆襲的機會
只要能堅持不懈
那些讀過的書就真的
終將可以去改變我的生活
終將讓我會有被看見的能力
而至于
我在書本上花的任何時間
都一定會在某一個時刻得到回報
……
語秋腹語道
我真的不敢多想
真的不敢去相信
但是
我又管不住自己
不要去想到書
管住
想到誰
想什么都或許可以
……
但是
我就是管不住自己
不要去想到書
……
我想到自由
想到想離開這個不自由的地方
我就想到了書
想到了書上可能有
應該有
必須有
我所想要的
無限的遐想空間和可能
……
我想看書
是因為我想看看我之所想的
能意寫到書的紙頁上
而我想堅持讀書
是因為我想去到我之所想的
正在書的紙頁上浮現著的生活中去
我堅持讀書
是因為
自己
現在
即使深陷泥濘了
也依然可以去仰望星空
……
而我想仰望星空
是因為正如中國人周國平說的
一個人但凡有了讀書的癖好
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種特別眼光
就有了一個屬于他的豐富多彩的世界
……
豐富多彩的世界
書讀得越多
心胸就真的越大
視野就真的越寬
語秋如是反問自己
……
語秋反問自己
是因為她在十千山看守所里
在泰北的大山中
被關押得
心胸越來越小了
視野越來越窄了
……
語秋在外面的時候就知道
三毛是因為從小喜歡看書
所以書里的文字
從某種意義上去說
是真的給了三毛浪跡天涯的勇氣
是真的開拓了三毛的胸襟
讓她在遠赴撒哈拉沙漠的過程中
無論遇到什么
都能以包容和理解對之
……
包容和理解
包容和理解
是的,包容和理解
此時,站在墻根下
透過銹跡斑駁的鐵窗
看向天上變化萬端的浮云
語秋知道她自己也需要包容和理解
而且
語秋知道她自己需要的包容和理解
不僅僅是需要別人對她的包容和理解
還有
她對外界
對別人的包容和理解
不僅僅是這些
語秋她自己需要的包容和理解
也包括她對自己的包容和理解
她在失去自由了的時候也需要對自己
包容和理解
……
于是
語秋仿佛是和三毛一起流浪去了
她好像如三毛一般的那樣
在看到貧瘠荒涼的沙漠時
她沒有嫌棄
……
她不僅沒有嫌棄
反而還把它視為樂趣橫生的絕佳棲息地
因為
在十千山看守所里
在失去了自由的時候
她需要自己給自己設置那樣一個
她夠得著的精神高地
……
于是
語秋仿佛是和三毛一起流浪去了
她好像如三毛一般的那樣
在遇到落后地區愚昧的村民時
她不僅沒有反感
反而還覺得他們自有一種單純的善良
因為
在十千山看守所里
在失去了自由的時候
她同樣需要自己給自己設置那樣一個
她享受得到的單純之上的善良
……
因為
在那個時候
那些曾經讀過的文字
真的好像是
讓她像三毛一樣擁有了海納百川的胸懷
和氣度
一種
既能包容世界的不完美
容忍他人的不足
又能心存善念
看到事物美好一面的胸懷和氣度
正如三毛所說的
許多時候
自己可能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已成
過眼煙云而不復記憶了的時候
……
其實,它們仍是潛在的
只不過這種潛在
是潛在在氣質里
談吐上
和胸襟的無涯中
當然
也可能就顯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
或許讀書的過程
就是一個讓自己變得遼闊的過程
或許一個人讀的書越多
胸懷就越是廣闊
就越能理解這個世界
和發現世界的美好
因為
在十千山看守所里的語秋
就很迫切很喜歡很想
去那樣理解這個世界
和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好
……
語秋想
像那樣去理解這個世界
和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好
她渴望自己經常去那樣做
最好是養成習慣
……
習慣
要養成那樣的習慣
肯定得首先不能缺了讀書的習慣
……
因為,中國作家梁曉聲曾經說過
讀書
可以使人具有特別長期的抵抗孤獨的能力
而具備特別長期的抵抗孤獨的能力
正是語秋在十千山看守里
在往后的相當長的年月里
所特別需要的能力
……
所以
于語秋而言
她得讓自已養成那樣的習慣
養成不能缺了讀書的習慣
……
語秋知道
生活中
很多人沉溺于各種社交活動
打游戲
刷視頻
沉溺于一種喧囂、浮躁下的繁忙
而這種喧囂和浮躁
讓人到了最后往往只會感覺到空虛
……
而語秋
在十千山看守所里
在往后的相當長的年月里
就只能是更空虛了
……
之所以會更空虛了
是因為
她在十千山看守所里
在往后相當長的的年月里
她連喧囂和浮躁是什么都沒資格知道
是因為
她知道的只有空虛
一種無休無止的空虛
而且
她最能感受到的便是空虛
一種無休無止的空虛
……
閑暇下來
語秋在像外面的人一樣閑暇下來的時候
一樣會害怕空虛
語秋在不像外面的人一樣閑暇下來的時候
更會害怕空虛
而且是特別害怕非常害怕的那種
……
聽說
外面的人把閑暇時間用來讀書
以書中壯闊瑰麗的風景
去抵御他們內心的匱乏而獲得他們想要的
安祥和寧靜
所以
語秋在十千山看守所里
在往后相當長的失去了自由的年月里
也想把太多太多
不
不是太多太多
而是把全都是閑暇得讓人癱軟的,、抓狂的
無涯無際的時間
用來讀書
然后去期待
期待書中的風景
可以去抵御她內心的匱乏而獲得她想要的
安祥和寧靜
……
真的可以
像中國人竇文濤曾在《圓桌派》里
談到的那樣嗎
一個人獨處時
就能把自己關進書房
兩個星期不下樓
也從來不會感到孤獨和寂寞
早晨吃過后
就開始看書
等到夜幕降臨了
然后去合上書的那一刻
內心就只會覺得充實和平和
……
真的可以
如日本教育學家齋藤孝說的那樣嗎
只要能用讀書填滿獨處的時間
就能減輕內心的孤獨
……
往后相當長的歲月
那些之前在外面
常能遇上的毫無意義的飯局、聚會和活動
語秋就是想去也因為沒了自由而去不了
……
去不了就別去了
把心和時間空出來
捧一本好書
在閱讀贈予的獨處中
與自己面對面
去傾聽內心深處的聲音
享受自己在失去自由時的人生
便是最好的了
倘若還能倒上一杯香茶
就更好了
……
更好了
我想什么呢
我又做什么春秋大夢呢
我現在的處境
能捧上一本書
便足也
……
能捧上一本書就足也
這不僅僅成為了語秋在十千山看守所里
在往后相當長的年月里
的最大心愿
而且
她還特別認同當初在外面時所不屑認同的
那個叫做白巖松的主持人說過那一句話
不讀書,你拿什么和別人拼
現在她想拿白巖松說過的這句話去勸勉
她思念牽掛得不行了的女兒
她覺得
不看書,到頭來就沒得選擇
不多看書,到頭來或許就只有一種選擇
……
語秋在十千山看守所仿佛看見了
往后去監獄了
在流水線上
可能像個機器人一樣
日復一日重復著枯燥工作的她自己
……
語秋看見那樣的自己
沒有心生波瀾
但是
語秋想到白巖松的不讀書你就沒得選的意思
便頓生波瀾
她想去告訴女兒她們
如果你們現在不讀書不多讀書
你們剠真的會從某一天開始
像
在工廠里工作多年了的人一樣
會隨著年齡越來越大
而感到越來越不安
會覺得那種工作既沒錢更沒有自由
會發現因為不讀書不多讀書
而導致的知識匱乏
會讓他們連選擇工作的權利
都根本不在自己的手里
而只能自己一個人整天愁眉苦臉
對生活感到無能為力
……
很多人都說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
但現實卻是
對于很多普通人來說
讀書就是最快的捷徑
對于身在十千山看守所里的語秋來說
讀書就是她去覓得安祥和寧靜的唯一途徑
……
有的說
不讀書的人
目之所及
就是全世界
而于身在十千山看守所里失去了自由的語秋
來說
沒有書可讀
目之所及
什么都像是癱塌了的樣
早就沒了世界
……
有的說
只有讀書的人
才能發現自己的生活之外
還有一個更光鮮明亮的遠方
而讀書,就是通向那個世界的康莊大道
所以,別抱怨讀書的苦
因為,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而于身在十千山看守所里失去了自由的語秋
來說
只有有書書可看
她才能看見一個尚且還活著的自己
而那些讓她看到的書就是那扇通往自己的門
所以,她現在最想要的就是書的陪伴
因為,那是一條可以去喚醒她自己的路
……
雖然
語秋對于好好讀書
用書本的厚度
去豐富自己的生活
墊高自己人生
已經不再作絲許幻想
但是
語秋對于寄望于有書可讀
去覓得心靈深處的安祥和寧靜
讓自己在失去自由了的往后的十多年里
還能活著
卻是像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似的
那般肯定和渴望
……
莎士比亞說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生活里沒有了書籍
就好像大地沒有了陽光
智慧里沒有了書籍
就好像鳥兒沒有了翅膀
語秋對此很是認同
因為
語秋發現
身處互聯網多媒體的時代
人可能覺得書籍可以沒有
如果身處與互聯網多媒體隔絕了的時代
人一定會覺得書籍不能沒有
因為,無論是驅趕迷茫
還是對抗平庸
讀書都是最簡單和最實用的方法
……
隔絕
身處現在這個時代
還能與互聯網多媒體隔絕
很多人不理解會有隔絕
但是
語秋會告訴你
當你失去了自由的時候
你就會相信有一種生活叫隔絕
一種想知道、想看到
卻近在咫尺而被告知不允許見到
不允許知道的隔絕
……
現在
語秋就生活與互聯網多媒體隔絕了的世界里
就生活在想知道、想看到
卻被告知不允許知道和看到的
然后她越發地想知道和想到的世界里
……
有什么可以去幫助在那個世界里的語秋
讓她不要再一直迷茫下去
讓她不要再一直平庸下去
……
恐怕只有書籍,只有讀書可以了
……
多給語秋些書吧
多給語秋一些時間吧
讓她也可以靜下心去讀書
然后在看守所和往后的監獄里
也能有好的改變
和收獲一個還算是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