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青娘在成為鬼差以前,在她成為食人魂魄的大妖怪以前,甚至在她是公主悅以前,她生活在越國東南角甜水村的一個農戶家里,爹娘也不瞞她,他們不能生養,她還是個嬰兒的時候,被他們撿了回來。
撿回來她不足半年,娘親去集上聽算命的說,她是個小福星,會帶來一個弟弟。
三年年后娘親果然有了喜,又過了一年,生下個弟弟。
娘親所求不多,只希望他們二人一生萬事順意,給她起名寧悅,一生歡悅,給弟弟起名寧安,一生平安。
只是可惜,他們都沒有長成娘親心中的樣子——她不到二十歲就喪了命,一生艱難困苦,而她也沒有保護好寧安,寧安多病多難,因她而死。
寧安生下來先天不足,一直沒有睜開眼睛,娘親哭著四處尋醫問詢無用,最后聽人家的用土法子,一遍一遍的舔舐寧安的眼睛。
才四歲的她也學著娘親的樣子,親吻寧安的眼皮,跪在佛像面前,奶聲奶氣又虔誠認真的求佛祖顧佑弟弟。
佛祖保佑,后來寧安睜開了眼睛,一雙葡萄大的眼睛,滴溜溜的圓,長長的睫毛,如鵝絨一般,就是身體太弱了,家中常年彌漫中藥草的苦香。
娘親生下寧安后就得了一場大病,躺在病床上摸著她的頭,紅著眼睛道:“以后苦了我的阿悅了。”
娘親去世以后,家中日子好像更艱難了,爹爹每日早出晚歸,她比寧安大了四歲,開始學著照顧尚在襁褓中寧安。
一次寧安撿了一塊燒紅的碳,手上立馬起了一個大水泡,她聽鄰居說要用針扎破水泡,才能好得快,她一手拿著針,一手握著寧安的手,針還沒落到寧安手上,她就大哭起來。娘親不在了,她就把寧安照顧成這樣了嗎?
那些年,用相依為命四個字形容他們姐弟二人恰如其分。
每日墊著板凳做飯切菜的寧悅想不到,越國公主的轎輦正在浩浩蕩蕩的向甜水村趕來——越王有夢,自己有一私生的女兒流落在越國的東南角,越王派了大批人馬去找,幾經周折,他們確定這個遺失在外的明珠就是寧悅!
寒冬臘月,寧悅和寧安兩個人,夏裝里面套著冬裝,冬裝里面套著夏裝,她不知道冬天該穿什么,只是冷了就加衣服,如今二人身上裹著四季的衣服,臃腫又邋遢。
公主轎輦從進村,就被人圍觀,人們看著華麗高大的轎輦,不知道里面空無一人,也不知道這群人來這個偏遠破敗的山村做什么,手舞足蹈的跟在后面看熱鬧,一直跟到她家門前才停下來。
迎接公主回宮的大臣和二十多個宮人進來的時候,寧悅正在給寧安喂米糊,一個宮人見狀夸張的接過寧悅手中的迷糊,驚恐道:“公主殿下!”
寧悅流著兩行鼻涕,不知所以的看向他們跪倒了一地,高聲齊喊:“公主殿下!”
寧安被嚇到了,嘔出來一大口米糊。寧悅被塞進轎輦里,浩浩蕩蕩的帶回了越國王宮。
寧悅到王宮的第一天,邊疆就傳來消息說,晉國投降啦!晉國愿割讓五個城池給越國,還每年納貢良駒千匹,金銀萬兩,美女百人,還答應送自己的小兒子晉恒來越國做質子。
越王聽聞大喜,說,寧悅這個名字起的好,他也希望公主能一生順意,而且悅同越,他把這個孩子看得比江山還重要,以后就叫公主悅吧。
公主悅初回王宮處處不適應,她住在一座頂大頂漂亮的宮殿里,身邊有很多和她年齡相仿的小宮女和小黃門,做什么都有人服侍,吃什么都管夠,新衣服,新鞋子,新頭繩……一切應有盡有。
可她還是哭,每個晚上都躲在被子里小聲哭,宮人問她:“公主,你為何而哭?”
她抽抽噎噎,說:“我想安安了。”
這件事情被侍候的宮人稟告給了越王,緊接著,寧安也被接到宮里來,宮里有大夫日日上門請脈,有珍貴的藥材,有人給熬藥還不會熬干。
寧安來后,不多久,公主悅從一個人晚上哭,變成了和寧安兩個人一起躲在被子里小聲哭,宮人又問她:“公主,你又為何而哭?”
她和寧安擦擦眼淚,說:“我想爹爹了。”
這件事情又被侍候的宮人稟告給了越王,緊接著,越王下旨,派人去接寧父來王都,不幸的是,寧父得了重病,在來都城的路上去世了。
公主悅和寧安這下躲在被子里哭得更慘了,越王無奈,敦促其他小公主和世子霽要多跟公主悅、寧安親近,讓公主悅盡早習慣王宮,喜歡上這里。
盡管越王日日敦促,但是其他小公主還是與公主悅不夠親近,公主悅剛來就被安排在了偏僻的宮殿,越王都沒有找個母妃教養她,大家都猜測著公主悅不是個受寵的女兒,再想到她一個剛剛從野山村出來的公主,后宮幾個有女兒的妃子都不想與之走動。
還好有世子霽,越王天命之年,膝下無兒,只有四個女兒,他在這件事情上也沒有強求,早早立了自己堂弟的兒子為世子,即世子霽。
世子霽君子端方,才富五車,禮賢下士,溫文爾雅,小小年紀在五國中就有個美名——梓杞君。
梓、杞均為良木,這是五國的有能之士都將世子霽比為可以棲息的良木了。
越王對這個世子霽也頗為滿意,視為己出,委以重任,日夜帶在身邊,手把手的教導。
也有人猜測,世子霽本就是越王親生,但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原因,才將其寄養在王弟家中。
這些皇室秘辛,真真假假,大家吵來吵去都沒有個定論,但唯一肯定的事情就是世子霽第一眼看見公主悅,就心生了歡喜,從此心心念念的愛慕了二十幾年,哪怕是公主悅死后變成了鬼差青娘,世子霽成了越王霽,他也沒有忘掉她,至今沒有娶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