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有諸葛亮舌戰群儒,明朝有黃道周舌戰君臣。崇禎十一年的七月五日,是黃道周人生最高光的時刻,博學多才、無畏權勢的他為了真理,開啟了打擊,無論是新進宣大總督陳新甲,還是兵部尚書兼閣臣楊嗣昌,甚至是皇帝,都是他論戰的手下敗將。究竟是什么樣的事情,讓黃道周不惜犯上也要據理力爭呢?
崇禎十一年的三月,楊嗣昌“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剿寇之策正處在進退兩難的窘境中——他的軍令狀逾期了——雖然朱由檢并...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三國有諸葛亮舌戰群儒,明朝有黃道周舌戰君臣。崇禎十一年的七月五日,是黃道周人生最高光的時刻,博學多才、無畏權勢的他為了真理,開啟了打擊,無論是新進宣大總督陳新甲,還是兵部尚書兼閣臣楊嗣昌,甚至是皇帝,都是他論戰的手下敗將。究竟是什么樣的事情,讓黃道周不惜犯上也要據理力爭呢?
崇禎十一年的三月,楊嗣昌“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剿寇之策正處在進退兩難的窘境中——他的軍令狀逾期了——雖然朱由檢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