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斬了
- 農門小嬌妻:將軍,來種田!
- 夜半公子哥
- 2029字
- 2022-04-27 02:07:13
“向子松,你先看看這些大米,難不成你還想說是這些人將沙子倒進去來誣陷你的嗎?”
鐵證如山,江牧塵當眾質問向子松。
一群災民們也坐不住了,紛紛跳出來指責這個縣令做出的事情。
一件一件,將向子松推向了萬劫不復的地步。
“向縣令,你家的地窖中倒是藏了不少好東西,米面堆成山,黃金一箱箱的擺在那里,你一個小小的七品縣令月俸祿不過數十余兩,怎么會有這么多的金銀珠寶?”
向子松猛然抬起頭來看著江牧塵,眼神中充滿了驚駭。
內心掀起驚濤駭浪,他自認為那些東西都藏得好好的,但是沒想到這么快就被江牧塵發現了。
更可怕的是,他自己壓根兒就還不知道、
“孫大人,你帶人去查抄的怎么樣?”
孫忠上前回話,“回稟巡撫大人,共搜出黃金一萬兩,大米數千余石。”
“先有兩峪縣縣令向子松,貪贓枉法魚肉百姓,對當地災情知情不報,先判除去官籍,杖責五十,明日午時斬首示眾。”
江牧塵的話語一字一句敲打在場上的每個人心中,向子松瞪大眼睛,然后爬向馮和這邊。
“知府大人,救救我。”
“大人,下官知錯了,求大人饒恕下官,不要殺我。”
只是這個時候,根本就沒有人去理會向子松。
“馮知府,明日由你來監斬,我會在一邊看著。”
馮和的臉色僵了僵,咽了口唾沫點了點頭。
向子松還在掙扎,有侍衛上來將他一把按住,摘了他的官帽,脫掉了他的官服,只剩下一身里衣。
眾多災民看著這一幕目瞪口呆,同時又覺得解氣得狠。
尤其是拿出來家中摻沙的大米的那些人,心中對江牧塵更是欽佩的不得了。
一開始祝喜找到他們的時候,他們中有不少人以為祝喜是在鬧著玩。
沒沒想到真的是巡撫大人來了,而且還懲治了縣令。
“大人,你不能斬我,我好歹也是皇上封的縣令,你不能斬我。”
被侍衛抓住的向子松開始瘋狂掙扎,額角的青筋都要爆出來了。
“本官有權利先斬后奏,想你這種不懂為民謀利的官員,就算是你求到皇上面前也是死路一條,押下去。”
直到被押下去時,向子松嘴中依舊在喊著,孫忠眉頭一皺,直接讓人把他的嘴巴給堵上了。
“草民叩謝巡撫大人。”
祝喜率先跪了下來,身后的那群災民也跟著跪了下來。
他們的心中,此時異常的激動。
“都起來吧,我只不過做的分內之事而已。”
受這么多人的跪拜,江牧塵有些受不起,親自上前將跪在前面的幾個年長者扶了起來。
“孫大人,這兩天就勞煩你把搜出來的糧食還有災銀分發下去,每家每戶都要領到。”
孫忠上前,“下官領命。”
很快,孫忠就命人把縣令府上還有向子松家中搜出來的黃金和糧食統計好,然后根據各縣鄉的受災情況,酌情分發。
他的辦事效率高,心細,江牧塵很放心。
短短兩天時間,所有兩峪縣的百姓都領到了災銀和糧食,江牧塵的名聲也傳遍了整個兩峪縣。
“大人,所有的災銀和糧食都已經分發下去了,這是賬本,請您過目。”
孫忠將這本交給江牧塵,翻開看了一遍,滿意的點點頭。
“沒想到孫大人如此有才能,一個侍郎倒是埋沒了你。”
孫忠連忙擺了擺手,謙虛的說道,“將軍過獎了,下官的老家就在兩峪縣,家鄉有難,下官怎能袖手旁觀。”
江牧塵和顧悅互相看了一眼,沒想到孫忠的家鄉就是兩峪縣的。
“如今向子松被斬,縣令這個位子也就空了下來,得趕緊找人給補上了。”
孫忠想了想,“將軍若是相信下官,我倒是有一個人選。”
“誰?”
“鄉河壩的鄉長,齊亭。”
對這個名字,江牧塵覺得有些耳熟。
“齊亭之前曾中會元,后來回到家鄉幫助鄉民,很是受人尊敬。而且此人做事公平公正,年紀輕輕便已經是鄉長了。”
既然能得孫忠的夸贊,想必差不到哪里去。
江牧塵把馮和叫來討論了一下,敲定讓齊亭來當兩峪縣的這個縣令之位。
兩峪縣的事情暫時告一段落,有了向子松的事情,豐州城其他的一些縣令也被震懾住了。
接著這次機會,江牧塵可以說是做到了敲山震虎的效果。
有孫忠的幫忙,齊亭很快就上任了。
他做事有條有理,又了解百姓的疾苦,很快便整理出一套方案出來。
馮和先回到知府府衙,而江牧塵和顧悅兩人繼續留在兩峪縣。
齊亭對孫忠和江牧塵的提拔之恩銘記在心,便留著江牧塵夫婦繼續在縣衙上住著。
雖然現在的事情是解決了,但是后續一些糧食種植的問題還是沒有弄。
剛好趁著這個時候,他們可以先在兩峪縣這里試驗一下。
“梯田種植?”
會議堂里,齊亭,江牧塵,孫忠還有顧悅四人圍坐在一起,桌子上放著的是顧悅畫的一張關于梯田種植的簡單說明圖。
因為之前和江牧塵講過,所以現在再聽一遍,江牧塵也明白。
但是對于另外兩個人來說,這完全就是一個陌生的東西。
“豐州城地處南方,夏天炎熱,而且雨水又足,水稻這些糧食喜濕喜熱,要比種小麥大豆那些好得多。”
顧悅解釋道,然后又將關于梯田種植的一些東西講給他們聽。
越是聽到后面,齊亭和孫忠兩人越是驚訝。
沒有想到困惑了這么多年的問題,現在竟然能夠這么簡單的就解決。
“不過......”
齊亭的眉宇間有些愁意,他還沒說話,顧悅就已經講出了他心中的疑慮。
“齊縣令是擔心到時候百姓們不愿意這么做嗎?”
齊亭點點頭,“雖說這是個好法子,但是畢竟老百姓們世世代代都是種這些的,一時間恐怕是難以接受。”
“你是縣令,你的命令只要是有利的,他們總會聽的,可以先試一部分,一旦看到好處了,自然就全部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