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農耕無小事
- 隋末之逐鹿天下
- 一包黃果樹
- 2106字
- 2022-04-21 00:17:46
皇甫無逸的辦事效率還不錯,經過緊張地準備后,他與李孝恭簽訂了一份臨時交換人質的合約。
楊侑與魏征仔細看過之后,確認沒有了漏洞,楊侗這才簽了字。
不久,楊侗知道了李淵登基為帝的消息,這在他的意料其中,李淵不稱帝,那就奇怪了。
隨后,楊侗在弘農郡部署了大量的兵力,裴仁基帶兵兩萬,駐扎在弘農縣,一是防御唐軍有可能的出兵,二是看守俘虜。
楊侗沒有讓這些俘虜白白吃飯,裴仁基派人看管俘虜,每一天都驅使俘虜修建塢堡,擴建弘農縣城池,加高加固。
弘農縣靠近崤山,自然不缺石頭,每一天都有大量的石頭被送到弘農縣,五千多唐軍俘虜在辛苦地勞作著。
楊侗簽訂了合約之后,又在洛陽呆了數日,處理了政務,期間,竇建德再度派人趕來覲見,獻上了金銀珠寶,不過,竇建德沒有還表示出親自來洛陽的意思,楊侗也不強求,這個時候,他還需要用不斷的勝利來鞏固、加強自己的威望。
杜伏威方面,由于路途較遠的關系,暫時沒有消息,楊侗趁著宇文化及還在南方,趕到了弘農縣。
洛陽城依舊是元文都、盧楚處理政務,沈光掌控著皇城兵權,洛陽城內,則是田阇。
楊侗親率秦叔寶、程知節等人趕往了弘農,一路上,他放緩了速度,觀察著百姓的情況。如今已經是五月中旬,冬小麥早就已經收割,田里種植著其他農作物,部分田地已經種植了高粱,葉子十分茂盛,百姓們正在田間辛苦勞作,除蟲施肥。
“老人家,這高粱長勢不錯呀!”楊侗問道。
此刻,他與秦叔寶、羅士信等人化裝成一般人,正在田間查看著。
這老農看著楊侗,見他滿臉貴氣,身邊還有幾名身材高大的漢子,他感覺這個少年,不是一般人。
“呵呵,好事呀!”老者說道,心情變得愉快起來。
他原本是河北的百姓,天下大亂,逃亡到黎陽,還吃過李密的糧食,后來李密兵敗,老者也逃不掉,還準備去河北投奔竇建德,聽說竇建德是一個仁德的人。
但他想不到洛陽朝廷的天子,并沒有為難他們,而是派人統計田地,給無地的百姓發放土地,并給予一定的糧食,足夠百姓們吃到秋收,于是,大量準備逃亡的百姓們,都在中原住了下來,分到了土地,開始辛勤耕作。
楊侗掃視著四周,這個時候,有的人耕種得比較快,高粱已經種下,長勢喜人,但有的田地,還有著百姓在辛苦地犁田。
楊侗不懂農事,他便與老農聊了起來,這才知道,高粱這種植物,根系發達,吸水吸肥的能力很強,所以,需要在比較平坦的田地種植,而且土地必須要疏松、肥沃,對土地的要求很高。
而且,由于氣溫的關系,分為春季與秋季種植,現在田地里的,大多是秋季高粱,只有少部分原本無主的土地,被開墾之后,種植的是春季高粱。
種植高粱,要有足夠的肥料,這個時代,最好的肥料自然就是大糞,而且期間還要不斷地除草施肥。
聽著老農侃侃而談,楊侗受益匪淺,無論是前世還是后世,他都不懂農事,但是他知道,農事是天下的根本,因此很是在意。
楊侗觀察了一番之后,發現百姓耕地,十分辛苦。百姓犁地,用的還是直轅犁,而且很長,比較重,犁地相對困難。
楊侗記得歷史上有曲轅犁,比起直轅犁來,輕便,容易掉頭和轉彎,操作靈活,能夠節約人力和畜牲,犁地的效力大為增加。
不過曲轅犁的出現,最早是在唐初,是一種較長的曲轅犁,至于短的曲轅犁,直到唐末,才在江南一帶出現。
楊侗雖然不懂改革農具,但只要有了思路,自然可以讓工部的工匠們去研究,花費一些時日,總會制造出來。
楊侗呆了一個多時辰,除了與老農談論農事,還知道了百姓對他的評價,還算不錯。殺了王世充又能如何?殺了不少人又能如何?只要對百姓好,給他飯吃,有衣穿,在這亂世中,安全得到保障,這就足夠了。
“老人家,下次有緣再見。”楊侗說著,從懷里拿出一塊玉,遞給了他,笑道:“相見即是有緣,這塊玉,老人家就拿著吧!若是有事,盡可去洛陽找我。”
老農見這塊玉品相不錯,正要拒絕,卻被楊侗硬塞在他的手中,道:“老人家,你就拿著吧,這塊玉,對于我來說,并不是什么值錢的東西。”
老農還想拒絕,楊侗已經轉身,離開了,隨后,眾人騎上了戰馬,一路向西而去。
“好人吶,好人!”老農喃喃自語地說著,忽然跪了下來,朝著西邊磕了一個響頭。
楊侗一路走,一路看,不時視察著情況,足足用了七天的時間,這才抵達了弘農縣,裴仁基、單雄信早就得到消息,出城迎接楊侗。
“微臣見過陛下!”裴仁基、單雄信施禮。
楊侗跳下戰馬,道:“平身。”
楊侗最為關心的是弘農城的情況,弘農縣城的前身,便是秦時期的函谷關,由于地貌的更改,使得秦函谷關失去了天下雄關的位置。
不過,此地仍然是關中與中原之間的溝通橋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無論是關中進攻中原,還是中原攻打關中,都必須要經過此地。
李淵已經擁有了潼關,使得隋軍想要攻打關中,并不容易。而李淵想要進攻中原,卻相對方便許多。
所以,為了保證洛陽的安全,加固弘農縣的防備是很有必要的,如今有了這兩萬多的俘虜,是免費的勞動力,楊侗自然不會白白浪費。
“陛下,弘農縣已經按照陛下的指示,正在擴建加固,在李淵派人來贖回俘虜之前,至少能修建大半。”裴仁基稟告著說道。
楊侗點點頭,能完成大半,這就差不多了,余下的,便是聘請民夫,在七月份來臨之前,應當能修好。
而且楊侗相信,即使李淵知道他在擴建弘農縣,他也束手無策,因為他已經得到了可靠的消息,薛舉那廝,兵馬調動頻繁,應當在這一兩個月內,就會進攻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