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皇太孫
- 隋末之逐鹿天下
- 一包黃果樹
- 3077字
- 2022-04-21 00:17:46
“……今祭告天地、宗廟、社稷,越王楊侗,秉性寬厚,天資聰穎,孝悌忠信,可固江山永世,今授以寶冊,冊立越王為皇太孫,正位東宮,以繼大隋之基業,定四海之心。皇太孫掌天下兵馬,分理庶政,替朕分憂,百官所奏之事,皆由皇太孫決策……今布告天下,咸使聞之。”
“大業十三年二月。”
乾陽殿,一名宦官手中拿著圣旨,念了好一會,這才念完圣旨的內容。
在他前面,楊侗跪在地上,身后,是元文都、盧楚、皇甫無逸、羅士信、獨孤武都等洛陽文武大臣,聽到圣旨內容,一個個都喜上眉梢。
當今天子自從太子楊昭病死之后,就沒有再立太子,如今,天子立越王楊侗為皇太孫,就代表著,以后皇帝陛下會將整個大隋交給越王殿下來打理。
楊侗瞇起了眼睛,他想不到,在送出了那封報捷的奏報之后,皇祖父出人意料地封他為皇太孫,可掌管天下兵馬。
皇祖父是怎樣的想法,楊侗不知,但他明白,天子在江都即將兵變之前,將冊立皇太孫的圣旨布告天下,就等于他楊侗有了大義。
即使李淵已經在大興城,哦,應該稱之為長安了。即使李淵在長安立代王楊侑為傀儡皇帝,也無法取代楊侗皇太孫的身份。對于忠心于大隋的官吏來說,楊侗才是大隋的正宗繼承人。若天子駕崩,掌管著洛陽的楊侗,就是大隋的皇帝,名正言順的大隋繼承人。
“恭喜殿下!”手中拿著圣旨的宦官說道,臉上堆滿了笑意。他是天子的心腹宦官之一,名叫張燦。
“恭喜殿下!”元文都等群臣,站起身來,紛紛賀喜楊侗。越王如今成了皇太孫,他們這些洛陽群臣,就會水漲船高,成為新帝的大臣。
楊侗伸出雙手,鄭重地接過圣旨,握在手中,掃視了一眼群臣,又看著宦官張燦,問道:“皇祖父在江都安好?”
“一切安好。”張燦說道,他拿到圣旨之后,在侍衛的護送下,趕往洛陽,一刻也不敢停留,生恐在路上,被亂軍所阻,因此,他并不知道,此刻的江都,已經是暗涌流動,宇文化及等人,已經在謀劃造反。
楊侗心中有數,表面卻道:“皇祖父身體健康,孤也就放心了。”
張燦道:“殿下,微臣奉天子之命,此次來到洛陽,便侍奉殿下,不再回轉江都。”
楊侗道:“既然如此,你就在東宮侍奉孤。”說著,看向了宦官帶來的幾人,問著為首的將領,道:“愛卿何人?”
“微臣沈光,見過太子!”沈光上前,施禮。
楊侗微微瞇起了眼睛,居然是肉飛仙沈光?那個率領著江都“給使”,保護著天子安全的的沈光?宇文化及發動兵變的時候,就是設法調走了沈光,不然以宇文化及的個性,還真不敢動手。
等到沈光知道被騙,已經無可挽回,后來,沈光與麥鐵杖之子麥孟才、錢杰等人,試圖謀殺宇文化及,卻由于人多嘴雜,事情泄露,反被宇文化及殺死。
沈光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但楊侗的目光看得更遠。等到群臣退走,楊侗在書房里,召見了沈光。
“沈愛卿,皇祖父令你前來,可還有什么話?”楊侗問道。
沈光笑了起來,道:“太子殿下,微臣臨來之前,皇上吩咐,令微臣保護太子殿下。”
楊侗奇怪地道:“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再無其他。”沈光說道。
楊侗沉默了片刻,他忽然覺得有些感動了,無論如何,就算皇祖父是一個暴君,對他還是極為寵愛的。僅僅因為一封捷報,不僅封他為皇太孫,更是派沈光這種一等一的高手前來保護自己的安全。
楊侗沉吟了好一會,這才問起江都的事情。與張燦了解的差不多,如今天子還算安全,不過沈光提到一點,江都已經知道反賊李淵奪取了大興城,并改名長安,擁戴代王楊侑為帝,禁軍士兵得到消息,不少人偷偷逃走。
楊侗猜測,或許就是因為代王楊侑被反賊李淵控制的緣故,令皇祖父下定決心,冊封自己為皇太孫。
沈光說了江都事情,楊侗靜靜地聽著,末了,他給了沈光一個任務。沈光雖然不太明白,卻還是立刻答應,派了心腹士兵,立刻趕往江都。
越王楊侗被冊立為皇太孫一事,隨著詔書的下達,江淮、河南、河北,乃至于關中等地,陸陸續續得到了消息,忠于朝廷的縣治,繼續抵抗著各地反賊的攻擊,誓死守衛大隋的疆土。
鎮守河東的堯君素,帶著部將王行本等人,固守河東郡,成為李淵的眼中釘。他造了一只木鵝,順著黃河東流,述說河東郡的情況。楊侗得到消息,立刻派人封堯君素為金紫光祿大夫,此外王行本等人,也有封賞。
不過楊侗清楚,河東郡必須要守住,李淵才會難受。為此,他立刻召見了費曜,讓他派出得力干將,進入河東郡以及關中,幫助堯君素守衛河東。
“這個混賬,他怎么還不死?!”長安,李淵得到消息,憤怒地將案幾上的酒具掃在了地上。他擁戴代王楊侑為帝,遙尊楊廣為太上皇,目的再明顯不過。可是,楊廣居然莫名其妙封越王楊侗為皇太孫,這讓他大為不滿。
不管怎么樣,就算楊廣是暴君昏君,他始終是大隋的皇帝,在一些人的眼中看來,楊廣始終是君,作為臣子的,只能效忠于他。他的命令,還是有還很多人會聽,如今越王楊侗,成為了皇太孫,就是大隋正統的繼承人,這讓他怎能不憤怒呢?他日,就算他擁戴的代王進行禪讓,人們也只會認為,他李淵是一個反賊!
河北,竇建德得到消息,他站在家中院子里,沉默了很久。這么多年來,皇帝并未冊封太子,如今居然冊封了皇太孫,這意味著什么呢?早些時候,他愿意與李密合作,是想要推翻皇帝的暴政,而并非推翻大隋朝廷。
如果皇帝駕崩,他竇建德何去何從?
金鏞城,李密得到消息,同樣沉默良久。
瓦崗與洛陽廝殺數年,如今在洛陽城的那人,居然成為了皇太孫,這讓李密認為,如果奪下了洛陽,手中掌控著皇太孫,他就可以有大義之名,做很多事情。
“傳令,密切注視洛陽動向!”李密下令。
楊侗被冊封為皇太孫,按道理,是要選擇良辰,祭告天地、宗廟、社稷,楊侗令人選了良辰,定在三月九日,祭告天地。消息傳出,洛陽朝廷十分振奮,各方勢力,尤其是瓦崗李密,更為關注著此事。
瓦崗內部,裴仁基、邴元真等人,暗中派了使者,進入洛陽城中,一邊打探消息,一邊與朝廷重臣聯絡,為日后博一個將來。
李密暗中召集了部下,商議著,是否再三月九日那一天,攻打洛陽,給楊侗一些驚喜。群臣之中,有人贊成,有人反對,李密記在心中,有自己的打算。
隨著距離三月九日越來越近,洛陽城中越來越緊張,各個城門每日都被封鎖著,不許任何人出入,生恐有瓦崗、關中以及河北等地的反賊進入城中搗亂。
洛陽城中,衙役、士兵在城中巡邏,加強防衛,以免有賊人引發騷亂。不過城中的百姓,行動沒有限制,整個洛陽,顯得平靜而又緊張,安定而又危機四伏。在暗處,不知道有多少的反賊探子在窺視,同樣的,也有著軍情處的探子在密切地關注著,一旦有任何的風吹草動,立刻上報給費曜,進而傳到楊侗的耳中。
三月七日,距離楊侗正式冊封的日子,只有區區的兩日了,書房里,楊侗召見了費曜。
“李密那邊,有什么消息?”楊侗問道。
費曜道:“瓦崗方面,風平浪靜,沒有任何消息。”
“這有些不正常!”楊侗皺起眉頭,這個李密,如此沉得住氣?
“殿下,是否出動軍情處?”費曜問道。
楊侗搖搖頭,軍情處的人手本來就不足,如果這種小事,還需要他們暴露身份,那就得不償失了,楊侗需要他們在最為關鍵的時候,發揮出最大的作用,給予李密致命一擊,讓李密一蹶不振。
“孤的意思,傳給邴元真了嗎?”楊侗問道,邴元真是楊侗一直爭取的對象,盡管邴元真表示了投效之意,但楊侗不可能毫無懷疑的相信他,畢竟這個人,貪圖錢財,毫無忠義可言。
費曜道:“書信已經送過去,想來邴元真已經收到了書信。”
“這個邴元真,每次都非常小心,書信看過,都給燒了。偶爾回信,每次的字跡都大為不同,當真是十分謹慎!”楊侗倒是有些欣賞這個邴元真了,盡管他貪財好色,但心思縝密,確實有些本事。
不然,楊侗光憑著這些書信,就能讓邴元真獻出洛口倉,投奔洛陽。一旦邴元真投降,李密軍心就會受到打擊,迅速崩潰,也不是不可能。
費曜又與楊侗說了些話,隨后,退了下去。楊侗又召見了羅士信、程知節等人,交代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