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亂局
- 隋末之逐鹿天下
- 一包黃果樹
- 3108字
- 2022-04-21 00:17:46
中原戰事基本告一段落,宇文化及的十幾萬叛軍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煙消云散,十幾名首惡之人也被擒獲。
太后、秦王楊浩、南陽公主等人進入皇城,與劉太后、楊吉、越王楊侑等人見面之后,幾名女人在深宮中,抱頭痛哭。尤其是南陽公主,她劫后余生,又痛恨宇文士及,心情格外復雜。
楊侗離開了深宮,回到了御書房,躺在軟榻上略作休息之后,開始處理政務。
“陛下,微臣求見。”楊侑稚嫩的聲音響起。
楊侗朗聲道:“三弟,進來吧。”
楊侑進來,認真施禮,以前兩人是兄弟,但現在有所不同,身份上的特殊性,讓他格外小心。
“陛下,政務微臣與元尚書已經處理得差不多了,只等陛下審閱。”楊侑說道,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
楊侗看出來了,他放下折子,踱步走到楊侑身邊,道:“三弟,沒有人的時候,你我兄弟相稱即可。”
楊侑聞言點點頭,依舊在想著什么的樣子。
楊侗笑了起來,拍了拍他的肩頭,示意他坐下,又吩咐楊武軍泡上一壺茶過來。
“三弟,你在擔憂什么?”楊侗問道。
楊侑道:“陛下……不,二哥,如今宇文化及已經被抓獲,皇祖父還有大哥的仇總算是報了。我、我……”
“有什么話,不妨直說。”楊侗鼓勵著他,他知道,這個三弟,個性軟弱。
楊侑沉思了好一會,這才道:“我想親手殺了他們。”
“你敢殺人?”楊侗笑著問道。
楊侑想了想,還是堅定地點點頭,道:“我敢!”
“能夠手刃仇人,這是好事,你何必如此猶豫。”楊侗說道。
楊侑握緊了拳頭,在他聽說皇祖父等人被宇文化及殺死之后,他就有了殺他們之心,可是他又怕看見死人,這讓他十分猶豫。
楊武軍奉上了茶葉,為楊侗、楊侑倒了兩杯,這才退到一旁。
“我不在洛陽這一個多月,發生了什么情況?”楊侗又問。
楊侑組織了一下語言,慢慢回答著。
這一個多月以來,洛陽朝廷還算穩定,所管控的郡縣,有條不紊地恢復生產,盧楚曾經四處巡視,檢查農耕的成果,結果還是不錯的。
朝廷的吏治,也提倡清廉之風,凡是貪污受賄的,一律嚴辦,那些在民間名聲很臭的官吏,經過查實后,確實無惡不作、貪污受賄的,都被查辦。
楊侗對于吏治的清廉,十分重視,他采取鼓勵的態度,當然,另一方面,他需要高薪養廉,同時嚴格制定法律,最大可能的杜絕貪污受賄的情況。
兩兄弟商談了足足有兩個時辰,時間不早,楊侑告退,楊侗也勞累一天,回去休息。
次日一早,楊侗去拜見了皇祖母還有母親,半個時辰后,在乾陽殿中,洛陽君臣商議大事,一天就又過去了。
中原戰事結束,而楊侗最為關心的關中戰局,目前還處于膠著的局面,據說獨孤懷恩吃了虧之后,便固守城池,不敢與薛舉交戰。
此外,蕭銑已經發兵北上,試圖奪取南陽盆地,一場大戰,似乎一觸即發。
楊侗深夜去找了皇祖母,希望她能寫一封書信給蕭銑,蕭銑是皇祖母的侄兒,梁國已經滅亡多年,沒有復興的必要,他希望蕭銑能以荊襄投靠大隋。
皇祖母自然是滿口答應,在她的心目中,也不希望蕭銑背叛大隋,落的一個反賊的名聲。
時間迅速來到了七月中旬,大隋在楊侗的勵精圖治下,各地恢復的極快,而河北的竇建德,在處理完河北的政務之后,他召集了部下,述說了投靠大隋之意。
群臣之中,有人同意,有人反對,如蘇定方、王伏寶等人,同意加入大隋,以曹旦為首的一批人,則希望竇建德自立。
竇建德自然清楚這種其中的厲害,曹旦是他的妻舅,換而言之,若是竇建德登基為帝,他就成了皇親國戚,而最為重要的一點,是竇建德并沒有親生兒子,只有一個女兒,所以,以曹旦的身份地位,他的兒子很有可能繼承竇建德的基業。
竇建德哪能不清楚其中的關聯,他再三表示:他無意爭奪天下,如果投靠洛陽,他會給眾人謀取高位,獲得最大的利益。
這一支隊伍,是竇建德親手打造,他的威望很高,雖然曹旦等人極力反對,終究不能說服竇建德。竇建德把大權暫時交給了王伏寶,他帶著曹旦、阮君明以及謀士宋正本、凌敬等人,朝著洛陽趕去。
楊侗對于竇建德的投效,自然是極為開心,他依舊封竇建德為夏王,另外賞賜了許多金銀,并在洛陽附近,給他置辦了產業,讓他在洛陽定居。
隨后,楊侗令人趕往河北,接管各地,竇建德的部將也都受到了重用,均為一地之郡守,河間郡丞王琮得到提拔,為河間太守。
其他清河、平原等地,都是竇建德的部下擔任太守,不過,為了防止有人作亂,軍權、政權都是分開的,在這樣的處理下,隋軍很快占據了河北大部分,除了幽州還掌握在羅藝手上之外,基本都歸于大隋。
七月底,關中終于有消息傳來,薛舉一戰擊敗獨孤懷恩,李淵的五萬大軍死的死傷的傷,關中的局勢,一下子變得緊張起來。
楊侗得到消息,立刻行動起來,他讓孫師孝立刻率領水師從黃河西進,運送了兩萬士兵抵達河東蒲坂,楊侗任命裴仁基為河東招討使,令他攻略河東,窺視關中。
隋軍的動向沒有瞞過李淵的耳目,對此,他憂心忡忡。
淺水原一戰,唐軍兵敗,軍心惶恐,數萬大軍損失十之八九,這樣的慘敗,比起宜陽之敗,不遑多讓,都是大唐的恥辱。
李淵憂心忡忡,李建成同樣心神不定,關隴貴族每一天都會來找到李淵,希望他能找出一個辦法,解決目前的危機。
然而,自從大唐立國之后,損失巨大,不僅慘敗給大隋楊侗,還慘敗給西秦薛舉,掏空了李淵的家底,無論是人力還是財力,都所剩無幾了。
“父皇,聽說隋軍增兵河東郡!”李世民得到消息,匆匆趕來。
李淵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只能無能為力,隋軍的樓船戰艦是他不能比的,根本無法從水路截斷隋軍的線路,這讓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隋軍士兵進駐河東郡。
李建成聞言,道:“父皇,淺水原雖然大敗,但薛舉尚未進兵關中,反而是隋軍大量增兵河東郡,看模樣,是要打算截斷長安與晉陽的聯系,不可不防。”
李淵哪能不知道這其中的關聯?問題是,關中暫時只能自保,無暇分身。晉陽雖然有不少士兵,但卻要抵御占據馬邑的劉武周,可以說無法分兵南下。
“唉!”李淵嘆息了一聲,現在的這種情況,還真是危險啊。
裴仁基抵達河東郡之后,立刻整頓兵馬。自從得到李淵的賠款之后,數百萬石糧食都被運到了河東城,堯君素不缺糧食,他按照楊侗的吩咐,把糧食分給士兵、百姓,經過數個月的休養,士兵們都恢復了生機,不再面黃肌瘦。
如今,裴仁基的兩萬兵馬雖然不多,加上堯君素舊部,也只有兩萬五千人,但這只是第一批的士兵,楊侗還會增兵河東郡。
裴仁基進入河東郡之后,整頓兵馬,派人四處探查地理情況。整個河東郡只有蒲坂城還掌握在大隋的手上,其他各地,都被李淵所掌控,裴仁基的第一件事,便是打算出兵龍門。
長安與晉陽之間的路線,一是走風陵渡,在潼關附近,二是走蒲津渡,此地就在蒲坂,為大隋所掌控,其三便是龍門渡。
相對蒲津渡與風陵渡,龍門渡就要難走許多,一邊是黃河,一邊是連綿數百里的高山,掌控了此地,幾乎就斷絕了長安與晉陽的聯絡。
與此同時,隋軍也在弘農郡外屯兵,做出攻打潼關的態勢,李淵十分惶恐,他再三要求巴蜀、漢中一帶的唐軍,進入關中。
不得已的情況下,李淵把馬元規在南陽的軍隊撤退到了武關,武關只留下了三千士兵鎮守,其他的士兵都回到了長安。
南陽盆地兵力空虛,食人魔朱璨得到消息,立刻率兵殺回了南陽,南陽軍民迫于壓力,開城投降,卻被食人魔朱璨殺了一部分人,作為干糧。
蕭銑派兵攻打南陽,卻被朱璨擊敗,梁軍后退,被朱璨一陣追殺,死了數百人,蕭銑不敢再窺視南陽,轉而整頓內部。
迫于隋軍的壓力,幽州羅藝思前想后,與薛氏兄弟商議之后,他們都認為既然洛陽朝廷接納了竇建德,而他們是竇建德仇人,便決定投靠李淵,借助李淵的勢力,為父親薛世雄報仇。
李淵有憂有喜,雖然兵敗淺水原,但羅藝投靠了他,兵馬有數萬之多,且都是幽州鐵蹄,戰斗力不俗。
此外,郭子和選擇投靠了李淵,占據了涼州的李軌,由于安興貴的計策,李軌的大涼國幾乎是在一夜之間覆滅了。
李淵大喜,立刻下令安興貴統帥涼州兵馬,攻打薛舉后方,讓薛舉不敢全力攻打關中,此外,羅藝率領幽州鐵騎,出兵河北,吸引隋軍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