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快刀斬亂麻(一)
- 大唐之神級駙馬
- 鳳鳴岐山
- 2034字
- 2022-04-21 00:50:16
視線只一掃,趙文振第一時間便瞄見了信函左下角一處不甚起眼的小墨跡,那形狀無疑正是何棟出發前趙文振與其約定好的緊急信號,一見及此,趙文振自是不敢輕忽了去,緊著便是一伸手,將信函接了過來,飛快地用裁紙刀挑開了封口處的火漆,從內里取出了幾張信紙。
信不算長,兩千來字而已,前半段倒也尋常,可后半段卻是令人聞之驚悸——何棟一行人在齊魯一帶四下考察,最終圈定了三面臨海的登州作為試點區域,目下已在蓬萊規劃好了一處地勢平坦的灘涂地作為試點鹽場,只是在對登州原有之鹽場的例行檢查中,偶然間發現登州所產的鹽遠比鹽場核定的要多得多,再稍稍一細查,何棟愕然地發現登州竟存在著個龐大的私鹽團伙,登州刺史隱隱于此有涉,不僅如此,前任蓬萊縣令的死也存在著很多的疑點,事至此,何棟可就不敢再往下細查了,只得緊急傳信回京,請趙文振做一決斷。
盡管何棟的信里缺乏實際證據,可只看了一遍,趙文振便已認定其之所言應該不假,道理很簡單,何棟等人都是外地人,在登州當地人生地不熟的,就這樣,都能得知當地存在著個龐然的私鹽團伙,足可見這一團伙在當地有多猖獗,而要想將必受朝廷全力圍剿的私鹽之聲勢整得如此之大,若是沒有來自州縣官府甚或是駐軍的庇護,那又怎生可能?
這事兒若說處置,倒也不難,不管是直接密奏太宗還是先丟給房玄齡,都是可以的,只不過最終的處理十有八九還是會落在他趙文振的頭上,這本來也沒啥大不了的,問題是時機不太對——何家的事兒才剛開始發酵呢,遠沒到可以起鍋的時候,此時罷手的話,未免太過便宜李承乾那廝了。
“此信即刻寄往蓬萊。”
盡管有些不太甘心,可趙文振卻并未猶豫多久,也就只是略一沉吟,便即揮筆速書了一封回信,在加蓋好了火漆之后,緊著便叮囑了莊遠一句道。
“諾!”
莊遠并不清楚何棟的來信中都寫的是啥,只是見得趙文振神情有異,自是不敢稍有輕忽,緊著應諾之余,便即就此退出了辦公室,自去安排寄信事宜不提……
“微臣叩見陛下。”
在將莊遠打發走了之后,趙文振并未在工部衙門里多呆,緊著便到了兩儀殿中。
“免了,愛卿有何事且就說罷。”
太宗原本正與房玄齡、高士廉等一眾宰輔們商榷著針對薛延陀的軍國大計,本是不打算接見大臣的,當然了,趙文振是個例外。
“回陛下的話,微臣有機密事要奏。”
趙文振事先也沒想到眾宰輔們居然都在御書房里,待得進了書房,方才察覺到情形不是太妙,奈何來都來了,他也只能硬著頭皮請示了一句道。
“唔……,卿等且都先避上一避好了。”
這一聽趙文振要求單獨面奏,太宗難免有些為難,可也就只猶豫了一下而已,最終還是決定給趙文振這么個機會,概因在太宗看來,趙文振辦事一向牢靠,若不是真出了重大問題,他定不致于做出如此得罪人的事兒來的。
“臣等遵旨。”
太宗的口諭既出,房玄齡等人自是不敢有違,只是在退出書房時,望向趙文振的眼神里,難免都透著些異樣之光芒。
“陛下,微臣有二事要奏,其一,就在剛才,微臣接到了虞部郎中何棟從登州蓬萊寄來的一份急信,個中之內容令人毛骨悚然,微臣不敢有絲毫的遷延,不得不前來請求圣裁。”
待得眾宰輔們盡皆退下之后,趙文振自是不敢再讓太宗開口催促,緊著便從寬大的衣袖里取出了封信函,雙手捧著,就此遞到了太宗的面前。
“好個曹方,當真膽大包天,竟敢瞞著朕如此肆意胡為,真當朕不敢殺人么!”
在看完了何棟的來信后,太宗頓時勃然大怒,沒旁的,盡管已有了玻璃產業的暴利,可鹽鐵二利依舊是國家歲入的最重要組成部分,誰動了這一塊,那都是在挖李家江山的墻角,更遑論登州刺史曹方竟然是以一州之尊行此惡事,這里頭謀反的意味著實濃烈得驚人,自由不得太宗不為之震怒不已的。
“陛下息怒,事尤未查明,尚不能斷定曹刺史是主動為之,還是受人脅迫,另,登州駐有我大唐水師一部,負有海、河防之要務,卻始終未見該部都督陸明稟過私鹽團伙一事,其中未必無由,故,微臣以為此事之處置當須得謹慎再謹慎,若是走漏了風聲,卻恐青州一地出大亂啊。”
自古便有坑灰未冷山東亂之言,當真不是說笑的,那地兒民風彪悍已極,從漢末時起,就一直是動亂之源,正因為有此顧慮,趙文振這才會強烈要求單獨面奏。
“愛卿所慮不無道理,嗯,依卿看,此事當何如之為宜?”
趙文振這么一說之下,太宗立馬便冷靜了下來,與此同時,也自不免有些個頭疼不已,概因青州遠在數千里之外,朝廷難免有鞭長莫及之虞,派去查案的人若是能力稍有欠缺的話,不單不能綏靖地方,反倒有可能導致動亂大起,再說了,以什么名義派人去查案也是件令人傷腦筋之事來著。
“從目下的局勢來看,微臣前去登州無疑最為合適,理由有二,其一,我工部既是已確定在登州設立新型鹽場,微臣以指導的名義前往,當不致引人遐思;至于其二么,微臣今日惹上官司了,雖說注定必勝,卻恐惹來不少非議,借此機會以避難的由頭去登州一行,也屬說得通之理由。”
太宗這么句問話一出,趙文振立馬便意識到這樁去登州的差使是注定躲不過去了的,既然這樣,那還不如主動自請,如此,既可贏得老泰山的好感,順帶著還能將何府的事兒來上個快刀斬亂麻,雖說會吃點小虧,可從長遠來看,無疑還是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