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突施冷箭(二)
- 大唐之神級駙馬
- 鳳鳴岐山
- 2117字
- 2022-04-21 00:50:16
“滋溜。”
侯君集敬的酒,張亮倒是一口就悶了,可話卻是絕不肯多說半句,沒旁的,概因他其實很清楚侯君集一直在拉攏自己的用心之所在,無非是想著將他張亮拉上太子的船罷了,對此,張亮卻是斷然不愿的,一切的一切只因他對李承乾其人壓根兒就不看好,也不覺得這等廢物真能成為大唐天子,故而,哪怕拿不下工部尚書之位,他也斷不會去投靠李承乾那個一無是處的家伙。
“張兄,小弟旁的本事沒有,幫著搖旗吶喊一下還是能辦得到的。”
張亮這等默然不語的樣子一出,侯君集便知張亮的心意依舊未變,不得已,也只能是退而求其次了的。
“善,那某便承侯兄的情了。”
侯君集此言一出,張亮頓時便笑了起來。
“好說,好說,來,張兄且再滿飲一樽。”
張亮這話的意思無疑是明擺著的,那便是他張亮欠的只是侯君集個人的人情,斷然不欠太子的,對此,侯君集自然是心知肚明得很,可也不是太在意,沒旁的,太宗目下還正是春秋鼎盛之時,將來的事,且待將來再慢慢綢繆了去也自不為遲……
“哼!侯君集那狗賊,本王遲早要砍了他的頭!”
侯君集率眾官員郊迎張亮的聲勢鬧得是如此之大,消息自然是第一時間便傳到了魏王李泰的耳中,這令本來也想著拉攏張亮為己用的李泰頓時為之大怒不已。
李泰的憤怒是可以理解的——身為唯一一個從不曾外放過的親王,李泰的圣眷一直極隆,可在拉攏重臣一事上,卻始終無甚進展,明明都已在京中經營了近十年,可手下依舊只有些蝦兵蟹將,他又怎能不急呢。
“殿下息怒,竊以為此事尚在未定之天,殿下不妨以接風之名義,給張亮送去封請柬,且看他來是不來,而后再做定奪也不為遲。”
李泰倒是急得個夠嗆,可公孫昭卻是不急,在他看來,自己培養出來的重臣才是真正的肱股之臣,那些個拉攏來的隨時都有著反叛之可能,左右太宗又沒老,慢慢培養自己的嫡系完全來得及,故而,他一直不是太鼓勵李泰去拉攏朝臣。
“來如何,不來又如何?”
李泰就是個糙性子,一聽公孫昭這話說得個慢條斯理,眉頭當即便不自覺地皺緊了起來。
“來,那就意味著張亮其人還沒上了東面那位的船,殿下大可與其好生說叨說叨,至于不來么,那殿下不妨全力支持李大亮好了。”
公孫昭淡然一笑之余,緊著便給出了個說明。
“李大亮?支持他能有個啥用。”
就目下朝中的情形而論,在工部尚書之爭中,就屬張亮的呼聲最高,李泰也是這般看法,他根本不以為李大亮真能成事。
“河西兵素來精銳,又近在咫尺,此恰是強援也,那李大亮在河西經營近十五年之久,確可堪大用啊,殿下全力支持于其,若能成,自可援以為用,不能,這么份情面也是不小,將來或許便是殿下之臂助也。”
公孫昭同樣也不以為李大亮真能跟張亮比拼人脈,他真正看重的僅僅只是李大亮手中的兵權罷了。
“妙啊,來人,即刻給勛國公送去份請柬。”
聽得公孫昭這般說法,李泰頓時便樂了,但見其興奮奮地一擊掌之余,已是緊著便嘶吼了一嗓子……
“夫君,外頭可是都傳遍了,說是太子殿下力挺張亮入主工部,四哥那頭則是推出了李大亮來跟太子殿下打擂臺,您怎地一點都不急呢?”
見天就要大朝了,一貫不理睬外事的普安公主見得趙文振整日價地窩在家里,自不免便有些急了,她倒不是貪念工部尚書之榮耀,關鍵在于拿不下這位置的話,趙文振勢必又得回青海去,夫妻倆這才剛團聚上沒幾天就立馬又得分開,普安公主又如何能甘心呢。
“莫急,莫急,先胖不是胖,后胖壓倒炕,為夫自有安排,秋妹且自放寬心好了。”
趙文振是真的一點都不急,概因他早就已安排好了相關事宜,哪怕李大亮那頭變了卦,張亮也一樣上不了位,無他,張亮那廝在相州可是干了不少狗屁倒灶的事兒,隨便一捅,這貨別說上位工部尚書了,怕是小命都不見得保得住,當然了,沒到萬不得已的時候,趙文振卻是不準備啟動這么個絕戶計的。
“那便好,實在不行,妾身便與小安一道陪夫君去青海也就是了。”
普安公主實在是受夠了別離的苦悶,早就已打定了主意,趙文振去哪,她便要跟著去哪。
“嗯。”
有妻如此,夫復何求,此時此刻,顯然無須多的言語,趙文振也就只輕吭了一聲,而后一伸手,便即將普安公主攬入了懷中……
“趙師。”
“趙師,早。”
……
七月一日,卯時過半,趙文振這才剛策馬趕到了承天門前的小廣場邊緣,早已等候多時的何棟與祈韻二人立馬齊齊迎上了前去,各自躬身行禮不迭。
“早,都隨某來好了。”
望著兩位都在御史臺任職的得意弟子,趙文振登時便欣慰地笑了起來,在將馬韁繩隨手丟給了趙虎之余,語調淡然地便吩咐了一句道。
“諾!”
趙文振的話語雖是平和,可無疑是在宣告趙系即將登上歷史的舞臺,對此,何、祈二人在心知肚明之同時,精氣神也自盡皆為之一振。
“趙大人,早啊。”
“趙大人,好久不見了。”
“小彥啊,這都回京多少天了,也沒來我家轉轉,咋地,瞧不起俺老程是不?”
……
趙文振這么一走進了小廣場,立馬便引來了不少朝臣的熱情招呼,不止是馬周、崔仁師等青壯派官員們紛紛前來寒暄,就連程咬金這個老滑頭也來湊了把熱鬧,這與當初趙文振被排擠出朝堂時的冷清可謂是截然相反了去。
奇怪么?一點都不,道理很簡單,冷灶少有人燒,可熱炕頭卻是誰都愛——如今的趙文振已然是一方大員了的,哪怕此番沒能入主工部,可就光憑著他過往的功績以及圣眷之隆,頂多再熬個一任,那也肯定會高升回朝,這么個趨勢,只要不是眼瞎之人,那都能看得個通透無比,不趁早熱乎上一下,又更待何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