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拉打結合(一)
- 大唐之神級駙馬
- 鳳鳴岐山
- 2024字
- 2022-04-21 00:50:16
“嗖……”
一聲弦響過后,只見雕羽箭有若流星般劃破空間,呼嘯著便扎向了慕容顯德的背心,可就在此時,慕容顯德座下的戰馬于狂飆間突然顛簸了一下,其結果便是本該命中背心的雕羽箭最終扎在了慕容顯德的后腰處。
“啊……”
后腰處的劇痛襲來之下,慕容顯德忍不住便發出了一聲凄厲的慘嚎,下意識地放開了韁繩,回手便要去摸中箭之處,然則沒等他將動作做完整,便已控制不住重心了,失衡之余,再也無法穩坐于馬背之上,竟是就此哀嚎著一頭栽下了馬去。
“大王……”
“掩護大王,殺啊!”
……
緊隨慕容顯德逃走的那一小股鮮卑騎軍中不凡死忠之人,這一見慕容顯德跌落了馬下,還真就有百余騎悍然掉頭回沖,試圖拼死救出慕容顯德。
“殺光賊子,一個不留!”
彼之英雄,我之仇寇!這根本沒啥好考慮的,那等養虎為患的蠢事,以趙文振之睿智,又怎可能會去干,只聽其一聲令下,率部直沖而上,將那些膽敢回身迎戰的百余名鮮卑族騎兵全都殺了個精光。
“趙彥?”
慕容顯德靜靜地躺在血泊之中,直到趙文振策馬來到了近前,這才自失地笑了笑。
“梟了他的首級!”
趙文振根本沒理睬慕容顯德的問話,一擺手中的精鋼馬槊,冷聲便下了道將令,旋即便聽孫苞朗聲應諾之余,緊著便翻身下了馬背,提著兀自滴血的唐刀,這就準備砍下慕容顯德的頭顱了。
“慢著,本王愿降,爾等豈可擅殺本王。”
既是已無路可逃,慕容顯德自是想著將自己先賣上個好價錢,等養好了傷,再尋機逃竄也就是了,卻不曾想趙文振居然沒打算給他這么個機會,慕容顯德可就不免有些個慌了神,趕忙緊著便高呼了一嗓子。
“……”
不準肆意殺俘可是大唐軍規中的明文規定,有鑒于此,這一聽慕容顯德愿降,孫苞難免便有些個犯了躊躇,趕忙便將視線轉向了趙文振,眼神里滿滿都是探詢之意味。
“此獠腎臟中箭,藥石無用,徒留苦痛,本將實不忍心,且就幫其解脫好了,動手罷。”
似慕容顯德這等野心家留下來就是禍害,為防意外,自然是盡早干掉為妥了的,至于理由么,那有啥不好找的,裝個悲天憫人的樣子,于趙文振來說,更算不得啥難事兒。
“饒命,饒命啊,本王還有救,不……”
趙文振這等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一出,慕容顯德登時便被嚇壞了,哪還繃得住啥大王的面子,惶急不已地便哀嚎了起來,奈何孫苞根本沒聽其廢話,一刀劈將下去,瞬間便已將慕容顯德的頭顱砍了下來……
威不加何以施恩,是故,盡管取得了赤水源一戰的輝煌勝利,趙文振也自不曾停下征伐的腳步,在順利收復了伏俟城之后,他立馬便兵分三路——由牛進達、劉蘭各統部分兵馬橫掃西北羌族、黨項族諸部落,不降的一律剿滅,降者,則著令部落頭人于十月初五趕赴伏俟城,參加都護府召開的會盟之議,至于趙文振本人么,則親率兩萬大軍越過了庫庫諾爾嶺(今之青海南山),直撲已被白蘭族所占據的茶卡鹽湖。
青海鹽湖多達一百五十余個,論及儲量,茶卡鹽湖只能排在第四位,但卻是青藏高原上最重要的一個鹽湖,此無他,概因茶卡鹽湖是唯一一個位于柴達木盆地之外的大型鹽湖,開采方便,至于其它鹽湖么,基本上都位于人跡罕至的盆地深處,以這個時代的人力物力而論,根本無力開采,原吐谷渾王國所用之鹽基本上都出自茶卡鹽湖,誰能控制住該鹽湖,誰就能把控住青海各部落之命脈,其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的。
阿尼瑪卿之所以肯跟隨慕容顯德起兵反叛,根本原因就在于慕容顯德把茶卡鹽湖之利許給了白蘭族,也正因為被茶卡鹽湖之利蒙住了眼,這一得知趙文振親率大軍前來征討,阿尼瑪卿竟是不顧新敗之痛,召集全族老幼齊上陣,聚兵一萬八千余眾,陳兵茶卡河邊,準備迎戰遠道而來的唐軍主力。
“報,稟大總管,營外來了名信使,自言是奉了阿尼瑪卿之令前來求見。”
九月初三,趙文振率部一路急行地趕到了茶卡河北岸,但卻并未發動急攻,全軍就此沿河岸扎下了大營,天將黃昏,就在趙文振準備召集眾將部署相關平叛計劃之際,卻見一名輪值校尉匆匆趕了來。
“哦?那就帶了來好了。”
白蘭族乃是抵御吐蕃與羊同的第一道防線,若是可能的話,趙文振其實不愿見到白蘭族的力量被過分削弱,當然了,一個過分強大的白蘭族也不符合大唐對青海的總體規劃,個中的度顯然不是那么好拿捏的,從此意義出發,于開戰前摸一下白蘭族的底也是好事一樁來著,趙文振自是不介意先聽聽阿尼瑪卿那廝的要求再做計較。
“諾!”
聽得趙文振有所指示,前來稟事的輪值校尉自是不敢稍有遷延,緊著應諾之余,匆匆便退出了中軍大帳,不多會便即押解著名身穿破舊儒袍的中年文士又從帳外轉了回來。
“下官青海都護府倉曹參軍聶無畏參見大總管。”
這才剛一進了中軍大帳,那名中年文士便即緊走數步,搶到了文案前,沖著趙文振便是深深一躬。
“免了,聶參軍此來是……”
趙文振記憶力過人,只略一回憶,立馬便想起了前任大都護韓寬手下確實有聶無畏這么號官員,當然了,是否便是面前之人卻是暫時無從證實的。
“回大總管的話,叛亂起時,下官正好在茶卡鹽湖辦差,以致脫身不及,一直被叛賊囚于部落之中,幸虧大總管率軍前來,下官這才得以假議和信使之名得脫。”
聽得趙文振見問,聶無畏的眼圈陡然便是一紅,語帶哽咽地便給出了番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