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有備而來
- 大唐之神級駙馬
- 鳳鳴岐山
- 2074字
- 2022-04-21 00:50:16
“愛卿此話當真?”
太宗暈眩了好一陣子之后,這才算是勉強回過了神來,可望向趙文振的眼神里卻依舊滿是不解之疑惑,沒旁的,概因這么份聘禮實在是太重了些,這可不是五百貫、五千貫,而是每年五百萬貫的巨額歲入來著。
“微臣所言句句是實。”
錢是好東西,趙文振當然是喜歡得很,然則他更清楚啥叫適可而止,就玻璃產業這等暴利之行當,錯非他不拿出來,一旦真開動了,那就是自尋死路,道理很簡單,在家天下的時代,就沒哪位帝王能容忍富可敵國之人的存在,哪怕太宗再如何開明,也不會例外,換而言之,想靠玻璃產業暴富,那根本就是在扯淡,沒多久就得被炒家滅族了去,既如此,那還不如一開始就主動獻出,反倒能從中騰挪上一番。
“愛卿忠心若此,朕、朕……”
趙文振此言一出,太宗當即便被感動得個不行,有心要給個重賞,只是話到了嘴邊,他卻愣是不知該拿啥來當賞賜方好了的。
“趙卿,本宮很是好奇,似這等神奇之物,卿是從何得知制作之法的?”
這一見太宗的情緒明顯過于激動了些,長孫皇后趕忙緊著便從旁打岔了一句道。
“回皇后娘娘的話,微臣于微末時,曾與一波斯商人相善,微臣府上的酒精制法便是從其處購入之秘法,此玻璃之制法雖非得之其人所授,亦與其大有關系。”
“事情是這樣的,微臣在與其閑聊中,偶聽其言稱極西之國有人以細沙、堿液混合之物過火,可得寶石狀物,名曰玻璃,微臣本以為是奇談怪論,并未在意那么許多,卻不曾想去歲年末,微臣家中酒坊大清掃時,無意間發現爐旁砂礫堆中真有晶瑩狀物出現,微臣大奇,細究其根本,始終難有所得,直至想起了那波斯商賈之言,方才有所悟。”
“屢經試驗后,微臣終于制成了晶瑩剔透之玻璃,本也不甚在意,只以為不過是耍玩之物爾,隨手便擱置在雜物堆中,直到半個月前,微臣偶然間發現其中數小塊玻璃因沾染了雜物,竟能映照人影,心甚奇之,遂于閑時多方研磨,有賴陛下洪福齊天,微臣方能從萬千可能中覓得最佳之配方,這才有了這面玻璃鏡之面世。”
以趙文振的思維縝密,既已決意要將玻璃產業獻出,又怎可能會不事先想好來源之解釋的,此時娓娓道來,當即便令在場人等全都聽得個如癡如醉。
“愛卿總能于尋常中發現不尋常之物,真奇人也!”
有鑒于趙文振屢屢都有神奇之表現,太宗還真就不曾對趙文振的陳述有所懷疑的,畢竟已有了酒精、煤炭等先例在前了不是?
“陛下過譽了,此皆陛下洪福齊天所致,上蒼不過借微臣之手以此奇物進獻陛下爾。”
玻璃產業這么一獻出,一個大功是肯定少不了的,可真若是以此自矜的話,那離失寵也就不遠了,這等蠢事,以趙文振之睿智,自然不會去干。
“哦?哈哈……,愛卿這是又在公然拍朕的馬屁了啊。”
一聽趙文振這般說法,太宗心情頓時大爽,忍不住便放聲大笑了起來。
“微臣所言句句出自肺腑,陛下乃天命所歸之人,注定將光耀萬古,微臣能為陛下效力,實三生有幸焉。”
拍馬?那就拍個徹底好了,左右說些好聽的話又不費力,那自然是怎么好聽怎么來了的。
“你啊,總哄著朕呢,說罷,朕該如何賞賜你呢?”
對趙文振這個文武雙全又能實心辦事的準女婿,太宗當真是越看越愛。
“ 陛下明鑒,微臣落寂之時,唯普安公主不離不棄,微臣欠公主殿下實多,今,能得蒙陛下恩寵,得以尚公主,只愿能白頭偕老,除此外,再無所求。”
普安公主母女在宮中一向不得重視,此番的下嫁之規格,遠不如永樂、清河等公主之盛況,身為人夫,趙文振再怎么著也得為普安公主撐起場面才是。
“嗯,卿之心意,朕知曉了。”
太宗嫁女早已不是頭一遭了,唯獨普安公主的出嫁是磨難最多的一個,一念及此,太宗心下里已是起了好生補償普安公主母女一回之想頭。
“陛下,此玻璃鏡雖好,然,我朝廷若行商賈之事,卻恐惹來無窮之非議,此萬不可不慎啊。”
太宗話音方才剛落,正自在玻璃鏡前流連的長孫皇后突然提出了個敏感的問題來。
“唔……”
長孫皇后此言一出,太宗不由地便犯起了躊躇,沒旁的,如此之巨利,太宗自然是舍不得放棄的,可真若是被天下人口誅筆伐個不休,那也不是他所愿見之局面,問題是太宗又不知該如何兩全方好。
“皇后娘娘所慮甚是,然,此事并非不可解,微臣有一策在此,還請陛下過目。”
不就是堵住讀書人的嘴么,此一條,對于趙文振來說,一點都不難,他敢把玻璃行業獻上,自然是早就已準備齊全了的,只見其一抖手,便已從寬大的衣袖里取出了份奏本,雙手捧著,恭謹萬分地便遞到了太宗的面前。
“嗯,此策大善,朕以為當是可行,梓潼,你也一并看看好了。”
這一見趙文振明顯有備而來,太宗不禁為之莞爾,緊著便伸手接過了奏本,細細地翻閱了一番之后,臉上的笑容頓時便燦爛了起來。
“趙卿果真棟梁才也!”
見得太宗如此表態,長孫皇后的好奇心頓時便大起了,緊著便拿過了奏本,細細地便研讀了一遍,末了,也自不得不感嘆趙文振的心思之縝密。
“娘娘過譽了。”
趙文振給出的辦法其實很簡單,不過只是把生產與銷售完全脫鉤罷了——朝廷的工坊只管生產,而銷售這一塊則采取專賣制度,實行銷售權拍賣,價高者得,然后么,再將盈利所得劃出一大塊用在開啟民智上,比如說給予學業優良的秀才以及舉人以上者一定的祿米,加大在學政上的投入等等,另外再劃出一大塊用于鋪路搭橋等公用事業,如此一來,堵住讀書人的嘴又有何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