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崔家對策
- 大唐第一惡人
- 夜謠
- 2107字
- 2022-04-21 05:50:48
秦瑤的動作光明正大,背地里沒有使用任何手段。
崔家眾人將這一切看在眼中。
“雖然不知道秦瑤為何要賣糧,但從他大批量賣書來看,那個東西已經瘋了。”
“估計這批書就是他最后的庫存,等到這些賠光了,秦瑤也就消停了。”
“也就到了收回三十里鋪的時候。”
華夏人天生對土地有執念,崔家更是如此,三十里鋪兩百畝良田一直被所有崔家主事者惦記著。
如果換成沒后臺的,崔家早已動手,三十里鋪也早已回到崔家手中,沒人會說什么。
秦瑤背后站著秦瓊甚至李二,所以崔家也不能使用太多手段。
好在他們認為秦瑤作死,倒也不需要他們多動用手段,只需要花錢砸,一直砸到秦瑤賠光,砸到秦瑤變賣田產。
到時崔家會用最光明正大的手段收回良田,再將那些書反手一賣,一個倒騰下來還能賺不少銀子。
十分合適。
只是秦瑤賣糧一事,崔家也想不明白緣由,便不再理會。
也有蠢貨提議過像回收書籍一樣回收糧食,但幾個主事的都明白那是不可能的。
五十文收書,五十三文賣給崔家,這個生意很好做,能雇到大把人手;但十文一斤的米買出來,崔家再以十三文收就不可能了,外面隨便漲價十倍都能賣出去,何必要為崔家效力。
更何況排隊買米等著下鍋的人太多,崔家家丁們想要混兩斤米得排隊一天,很不劃算,還不如都去買書。
為了讓秦瑤盡早破產,崔家甚至加大了收書力度,給的傭金也漲了一個銅錢。
更多的閑人涌向新華書齋。
這可把莊強夫婦高興壞了。
莊強經過測算,發現秦瑤造紙的成本之低遠超他的想象。
《三字經》的成本最多只有五文。
兩個作坊產能增加后,成本竟然更低。
利潤率極高,每天的收入想都不敢想。
當然,他們夫妻和造紙作坊工作的莊戶們一樣,對秦瑤無比忠誠,自然不會泄露這些機密。
莊強唯一在做的,就是天天盯著兩個作坊,不停加快出貨速度。
《三字經》就這么瘋狂的賣了五天。
終于,崔家支持不住了。
整個家族所有現銀都被用得一干二凈,連從別的世家借來的銀子也花光了。
但秦瑤還在瘋狂的賣書。
這就讓崔家很是懊惱,于是崔家開始變賣古董、變賣無用房產器具。
密偵司第一時間將崔家的異常報告給李二。
李二聽完有點懵。
“那孽畜什么情況?”
“他到底有多少錢能賠?”
“崔家都被他給拖窮了,他居然還在印!”
崔家開始變賣財產后,秦瑤那邊造紙作坊磨合完畢,雇工們的熟練程度也急劇提升,產量再次增加……
崔家在長安的所有物品變賣所得僅僅支撐了一天時間。
“三哥,實在不行,咱們也開倉賣糧吧!”
“長安糧食不足,那就從清河再調些過來。”
“現在到了最要緊的時候,秦瑤已經瘋了,咱們也必須頂上去!”
“至于其他幾個世家,雖說說好了共進退,但都到了這個時候他們還袖手旁觀,咱們也不用客氣了。”
“同意低價賣糧!”
“咱們也按秦瑤的方法賣,生意一定極好。”
這個決策很快定了下來,執行也是極快的。
第二日一早,長安城的人們便驚訝地發現城中另外三個糧店竟也開始平價賣糧。
雖然都要排隊,但四個平價糧店外的隊伍明顯短了許多。
于是更多的人選擇放下手頭活計去專心倒賣書本,然后排隊買糧。
其他幾個世家所設糧店也幾乎沒了顧客。
終于,長安城的糧價松動了,開始緩緩降低。
皇城,太極宮中。
長孫皇后得意地跑去找李二。
“陛下,聽說糧價降了?”
“呃……是的。”李二點頭,“不過孽畜為此付出的代價也極大。”
“可是臣妾覺得,秦瑤一定還有秘密。”
“不可能!”李二立即搖頭,“這一切都在朕的掌握之中,秦瑤一直在賠本!”
長孫皇后立即反問道:“陛下不覺得秦瑤的書印得有點多了嗎?”
“嗯?”李二似乎想到了什么,目光一凝。
仔細算算,秦瑤印書確實太多了!
剛開始放出幾萬本之后緩了一段時間,然后就開始每天出貨兩萬本以上。
到現在,秦瑤至少賣出二十萬本書!
整個大唐才二百多萬戶……照現在的速度印下去,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每戶一本了。
時間再長一些,每人一本?
不至于這么夸張吧?
這時長孫皇后再次開口:“現在印的書雖多,但都集中在那些世家手中,其中崔家為最……臣妾以為,這次要傾家蕩產的不是秦瑤,而是崔家。”
“怎么可能?”李二立即笑道,“崔家根深蒂固……觀音婢,莫要那么看我,莫非你真認為秦瑤能對付得了崔家?”
“陛下,且看著吧。”
“觀音婢,莫要忘了,崔家雖然一直在花錢囤書,但那些書可沒有被燒掉。如果他們真支持不住了,大可以拿出來賣掉,大不了不賺錢就是了。”
長孫皇后點了點頭。
“陛下說的是,崔家確實可以賣書,但臣妾總覺得秦瑤會有后手。還請陛下助秦瑤一臂之力,同樣平價賣糧!”
“臣妾自去勸說父兄,長孫家也會平價賣些多余存糧。”
李二聽了這話,不由得翻了個白眼。
“觀音婢啊,你是中了哪門子邪?”
“說了莫要用這種眼神看朕……好吧好吧,朕同意了,那就助秦瑤一臂之力。”
……
正如李二和長孫皇后所說,此時崔家早已感覺到收回來的書太多了。
奈何秦瑤還在印刷。
而豎日清晨,長安城又多了十幾家家平價糧店,除了關隴貴族一系和皇宮一系外,太遠王家竟也跟著摻了一腳。
這一舉動帶動糧價大幅跳水。
崔家賣糧收入自然也跟著銳減,供不上收購書本了。
至此,崔家所有流動資金全部換成了薄薄的三字經。
最終他們憋不住了,放出風聲要開始賣書。
價格就定在五十文。
稍稍賠一點點錢,目的就是為了直接打壓秦瑤。
然而,這邊只是剛剛做出決定,書還沒來得及出庫,甚至開會的家族成員還沒有來得及散場,就聽到東市傳來的重磅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