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崔家對策
書名: 大唐第一惡人作者名: 夜謠本章字數: 1963字更新時間: 2022-04-21 05:50:48
長安城各處茶樓酒肆很快熱鬧起來。
“王大哥,聽聞秦瑤要出書了?那臭狗屎還有這本事?”
王長龍聽了這話,微笑著故意清了清嗓子。
等到附近幾個桌子的人都看了過來,這才說道:“可靠消息,秦瑤得了一本叫三字經的啟蒙讀物,據說陛下很喜歡。”
“他就是要把那書印出來,以低價售賣給百姓。”
“宮中傳出消息說,那書賣價如此之低其實是因為陛下的那詩,開萬世太平。”
王長龍說完,立即有人沖著皇宮方向遙遙抱拳。
“開萬世之太平!陛下威武!大唐威武!”
有人起頭,立即有人跟著附和:“能有如此陛下,大唐幸甚!百姓幸甚!”
“陛下就是在下最崇拜的人物!”
王長龍眼看著話題跑偏了,立即放下茶碗,高聲說道:“我這里還有一個消息,不知各位可有興趣?”
立即有人喊道:“誰不知道整個長安王哥你的消息最是靈通?快快說來聽聽!”
“是啊王哥,不必藏著掖著!”
“王哥快快說來!”
王長龍見氣氛差不多了,這才笑道:“你們可知這天下書籍中十之八九來自清河崔?”
“你們可知其中利益?”
“秦瑤的書雖只是用做啟蒙,但賣價太低,嚴重損害了崔家的形象!”
“其實崔家已經放出話了,秦瑤的書隨便印,五十文一本崔家照單全收!”
王長龍說完,許多人都露出一臉疑惑。
“王哥,你說崔家為何不直接動了秦瑤,收書做甚?”
“笨,秦瑤是誰?橫行數年有人動他?”
“也是,本就有冀國公在,現在這書還有陛下給撐腰,崔家想下殺手就真要掂量了。只能說憋屈。”
王長龍聽著此人的分析,不由大笑。
“哈哈哈,此言差矣。”
“要我說,崔家這一招才真的厲害!”
“這書可沒有利潤,崔家自己印制的話,估計成本在六十文之上,也就是說,秦瑤是賠錢賺吆喝。”
“因此為何不將秦瑤的書照單全收,之后高價賣去洛陽、賣去大名府,甚至賣去嶺南……”
“省下自己印制的麻煩,還能收獲大筆銀子!”
“等到秦瑤將所有家產賠個一干二凈再收拾他,不必直接殺了他強?”
王長龍說完,所有人露出一臉恍然的神色。
“不愧是崔家,想得就是多啊。”
“且看秦瑤如何再次落魄吧。”
“這次,秦瑤即便不死也會脫層皮。試想人活著,錢沒了,得多難受?”
……
三日之后。
長安城東坊市,秦瑤收購了一處書齋。
當日下午,幾架馬車滿載《三字經》前來。
第二日,書齋牌匾也換了名字,叫做“新華書齋”
張胡子還雇了一些潑皮敲鑼打鼓熱鬧了一番,就算作簡單的開業典禮了。
整個書齋中只有《三字經》這一本書,卻把所有貨架擺得滿滿當當,可見秦瑤出貨量極大。
也有諸如王長龍之類的有些閑錢的閑人第一時間進來買書。
王長龍以為秦瑤的書齋開不了多長時間,這書也很快會漲價,他想多買一些存起來,等著賺錢。
可惜書齋有規矩,每人每次只限購買一本。
于是,王長龍這一整天都在家與新華書齋之間來回奔波。
如他這般做的人極多。
崔家甚至發動了所有家丁莊戶、所有親戚下人都出來購買。
一時間,新華書齋熱鬧非凡。
那些心懷不軌的家伙們一個個累得很。
秦瑤也收獲了海量銅錢。
光是這第一天的收入,之前建立造紙作坊印刷作坊的成本就回來了,還大賺了一筆。
秦瑤給每個雇工都發放了巨大的紅包,又在河邊找了一片荒地開始動工搭建木頭房子。
這里將成為新的造紙作坊所在,預計產能要擴大百倍。
之后,秦瑤集中三十里鋪與核桃村的所有莊戶,從中選出一個讀過書會寫字的人拉出來當書齋和兩個作坊的掌柜。
秦瑤定下大體發展框架后,就將作坊和書齋所有事物都甩了出去。
于是,莊強就成了所有莊戶中第一個真正發跡的人。
他搖身一變,從苦命的落魄老書童變成志得意滿的大掌柜,莊子里那些原本看不起他的莊戶們現在也變得十分恭敬。
短短三天時間,莊強走路時腰板就挺得隱隱發痛。
莊強的妻子莊張氏同樣搖身一變,成為書齋實際負責人。
她的伙食變了,衣飾變了,臉上也涂抹了脂粉,就連發型都找人專門打理過,變化極大……
有時候秦瑤真的懷疑用這么兩個家伙會不會有點不合適。
好在因為系統的緣故,所有莊戶都十分忠誠,秦瑤并不擔心莊強夫婦給他出什么幺蛾子。
莊強也確實很聽話,接手掌柜的第一天就開始在工地與兩個作坊之間來回跑,盡心盡責。
等到新的作坊開始運行,莊強夫婦還將負責各個府城甚至下面的各個縣的書籍供應。
新華書齋用不了多久將全面鋪開,在每個縣城設立,書籍供應的價格無視路途遙遠,會一直維持五十文,這個消息傳了出去,崔家立即做好準備,往大唐每個縣都派去人手,準備進行大規模收購。
他們將動用所有庫存金銀錢財進行收購,用崔大同的話來說,那就是生生耗死秦瑤。
就算新華書齋背后有李二和秦瓊也無所謂,崔家背后還站著其他幾個世家。
就在各方開始行動之后,秦瑤也繼續忙碌。
三十里鋪的良田種植了玉米,新開出的貧瘠土地種下土豆,現在他手頭已經沒了玉米種土豆苗,但還有許多棉花籽,正好交給核桃村的莊戶們種植。
當然,原本田地中的麥苗和谷物都得被鏟除。
莊戶們雖然對這個命令表示十分不解,但他們很聽話。
安排了這些工作后,秦瑤又縮在三十里鋪呆著,傳授廚娘們手藝,以及指導基建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