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殺張震蔡,徐庶再背鍋
- 三國:我真不是鬼才謀士
- 承神
- 2243字
- 2022-04-21 09:33:28
蔡瑁都沒有想到,自己替好兄弟張允說話,反而適得其反。
曹操不光問斬張允,還把張允背后的整個家族連根拔起。
一時間,蔡瑁感覺蛋疼無比。
他能當上水師大都督,一半的原因來自于他是曹操的老同學。
當年兩人在太學一起求學,他就和曹操交好。
劉表死了以后,他也是投降的急先鋒。
但是,此刻蔡瑁似乎明白了一個道理。
同學也罷,舊友也罷,在政治面前不容兒戲。
要知道,袁紹和曹操的老同學,以前曹操還跟著袁紹混呢!
后來的結果,世人都知道了。
曹操愣是把袁紹給打的病死了。
蔡瑁恍然間意識到,曹操是在敲山震虎。
殺張允不是目的,目的是震懾他這個水師大都督。
蔡瑁靈機一動,趕忙道:“丞相英明!”
“嗯?”曹操驚呆了,在場的文臣武將也驚呆了。
你蔡瑁不是來替張允求情的,怎么還來一句丞相英明?
變臉變得也太快了吧?
這絕對不是來求情的,是來補刀的啊!
曹操問道:“你不在家中養傷,為何突然來軍中啊?”
蔡瑁本來是想跑曹操這邊來出謀劃策,刷個存在感的。
但是,情況急轉直下,他也不敢說實話了。
“回丞相,在下身體有恙,大夫說需要靜養半年!”
“因此,我是來軍中向丞相請辭的!”
“還請丞相允許我在家中休養!”
曹操說:“大敵當前,你竟然想著茍且偷生?”
“絕無此意,絕無此意啊!”蔡瑁趕忙搖頭,嚇得后背冒冷汗。
“也罷!”曹操話鋒一轉:“好生休養,早日重回軍中!”
“謝丞相,謝丞相!”蔡瑁趕忙抱拳,轉身退出了軍中大帳。
這時候,許褚也拎著張允的人頭回來了。
許褚抱拳:“丞相,逆賊張允斬首示眾!”
曹操揮揮手,示意把人頭帶走,然后問眾將:“蔡瑁身殘,張允斬首示眾!”
“荊州水師需要有人提領,諸位以文書方式推薦擔當此大任之人!”
“是!”文臣武將紛紛抱拳告退。
張允被斬殺的消息,當天晚上就傳到了周瑜那里。
此時,周瑜正與魯肅對飲暢聊。
周瑜大笑起來:“子敬,這曹操不過如此啊!我略施小計,他竟然陣前斬殺大將!”
魯肅點頭:“公瑾妙計無雙啊!陣前斬殺大將,此乃兵家大忌啊!”
周瑜說:“此戰,我軍必勝,曹操初到荊州人心不穩,此時又斬殺張允,終將一敗涂地啊!”
“時啊!”魯肅點點頭。
周瑜端起酒杯,忽然道:“若此戰得勝,我江東之大敵,便不再是曹操,而是劉備啊!”
魯肅聽了這話,頓時臉色一緊。
周瑜道:“劉備不足為據,但諸葛亮才智不可小視!”
“公瑾,你的意思是?”魯肅疑惑的看著周瑜。
周瑜道:“你且去就此事去試探諸葛亮,看一看他如何評價,是否愿意為我東吳效力?”
“好,我這就去!”魯肅趕忙起身,直奔諸葛亮大營。
諸葛亮已經在大帳中擺好了酒宴,見魯肅來了,趕忙道:“子敬快請,我已經在這等候你多時了!”
魯肅很驚訝:“孔明,知道我的來意?”
諸葛亮說:“曹操陣前斬殺張允,大都督周公瑾又立一功!”
魯肅好奇的道:“孔明當真是這么認為的?”
“沒錯!”諸葛亮點頭。
“好好好,請!”魯肅也不客氣,端起酒杯示意。
幾杯酒下肚,魯肅又問起剛剛之事。
這時諸葛亮卻換了一個說法。
“子敬,方才我沒有說實話,是怕傷了兩家的和氣!”
“哦?”魯肅不解:“孔明這是什么意思?”
諸葛亮說:“公瑾用反間計,我怕曹操是將計就計!”
“將計就計?”魯肅不解的看著諸葛亮。
諸葛亮微微一笑:“曹操若是把蔡瑁和張允一并殺了,這是中了反間計!”
“但我料,公瑾文書中也一定提及了蔡瑁謀反一事!”
魯肅點頭:“沒錯,公瑾本意就是借助曹操之手,斬殺二人!”
“不過,聽聞這蔡瑁被人刺中了命根子,已經不堪大任,曹操或許因此放過了他!”
諸葛亮搖搖頭:“非也,非也!”
“我若是曹操,知道此事定然將兩人一并斬殺,以除后患!”
魯肅:“這……”
諸葛亮又道:“此時曹操卻殺一人留一人!”
“殺的是張允,留下的是蔡瑁!”
“殺張允為的是震懾荊州內外,留下蔡瑁是守住了荊州的人心!”
“張允死后,蔡瑁畏懼,荊州水師大權自然由曹操任意擺布!”
“哎呀!”魯肅激動地拍桌子:“如此說來,這是公瑾中計了,曹操竟然如此英明!”
“哎!”諸葛亮嘆息搖頭:“非曹操英明,而是其身邊有高人指點啊!”
“高人?”魯肅不解:“鬼才郭嘉死后,未曾聽說曹操身邊有如此超群之謀士啊!”
諸葛亮說:“徐庶,徐元直啊!此人見識能力皆在我之上!”
魯肅恍然大悟:“就是那個替曹操寫信給吳侯的人?”
“沒錯!”諸葛亮點頭:“徐元直一封信,至今我諸葛亮都是江東文臣嘲諷的對象啊!”
“哎!”魯肅嘆息一聲:“徐元直,當真了得啊!”
諸葛亮道:“且看曹操,任命何人為水師副都督了!”
魯肅問:“孔明以為是何人?”
諸葛亮說:“你且先去問周公瑾,切莫提及曹操將計就計一事,看看這公瑾與我想的是不是同一人!”
“好,今夜天色已晚,明日我就去見公瑾!”魯肅起身告退。
……
赤壁另一側,中軍大帳中。
曹操的案桌前擺放了許多小冊子。
有自己身邊的文臣武將遞上來的,也有荊州文臣武將送過來的。
無一例外,這些人都是在推薦擔任荊州水師副都督之人。
說是副都督,實際上任命的是統領整個荊州水師的人了。
曹操翻來翻去,所推薦之人大多不入他的法眼。
荊州推薦的是荊州將領蒯越,而朝廷的官員大多推薦于禁。
剻越,蔡瑁那都是劉表身邊的中堅力量,荊州的世家代表。
論能力,剻越可以擔當此任。
但,曹操已經任命剻越為江陵太守,正因為信得過,才讓他看守江陵。若再讓他擔任提領水師,分身乏術。
而且,曹操本身也不希望軍權掌握在荊州世家手中。
于禁自然信得過,也有些水戰經驗,但卻并不是最佳人選。
曹操思考著什么,忽然問身旁的主簿司馬朗:“郭承義所推薦的是何人啊?”
司馬朗道:“丞相,郭軍事并未推薦,而是送來一封戰報,因此并未在桌案上!”
曹操:“嗯?戰報?快呈上來給我看!”
“是!”司馬朗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