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誠回到自己辦公室,想著這幫人。
廠子里的裙帶不少,但是有公司的明確規定,以前到無傷大雅,自從黃和志和吳德業起沖突之后,拉板解綁的風氣越來越重。
這幫人,王誠想著已經找個機會都給開掉。
事關自己的去留,幾個部門的領導也都開始重視這事。
用了一天,就把源頭找到了。
第一個說吳德業是吳老九侄子的就是設計部李強。
他是黃和志的助手,也就是哪天和黃和志去喝酒的小李。
李強萬萬沒想到這是真的會查到自己頭上。
站到王誠辦公室的時候有些忐忑。
“謠言就是的從你嘴里傳出來的?”
李強連忙解釋,“王總,我就是說著玩的,誰想到誰穿成這樣。”
“說著玩?你知道現在廠子因為你的謠言受到多到的影響嗎?”
李強縮了縮脖子,這能有什么影響。
“去人事部遞交辭職報告,拿錢走人。”
李強聽后瞪大雙眼,“王總,我真不知道會有這么大影響,您就在給我一次機會吧。”
“我的公司,容不下亂嚼舌根的人。”
“王總,你聽我解釋……”
王誠皺眉讓門口的保安把他拉出去。
這是黃和志帶來的人,那這件事就有些意思了。
如果說黃和志因為嫉妒,指使他人散布謠言毀吳德業名聲倒也說的過去。
只是跟泄密這事有沒有關系還有待商榷。
平安大飯店的包廂里,吳老九和黃和志正在把酒言歡。
“這事辦的不錯。”
“給就九爺辦事,這都是應該的。”
吳老九滿意的點了點頭。
拿了兩沓錢扔給黃和志。
“我說過,不會虧待你。”
“謝謝九爺,謝謝九爺。”
黃和志連忙把錢揣了起來說道:
“九爺,要不然我跳到您廠子得了。”
吳老九眼睛笑瞇瞇,“現在你還得幫我,等著這事一段落。”
“是是是,九爺你放心,我辦事,包你滿意。'
看著一臉笑容的黃和志,吳老九眼底盡是嘲諷。
誰給肉就跟誰走狗他可不敢要,放在身邊指不定什么時候像現在一樣擺自己一道。
他對兄弟講義氣,但是對狗可不會。
看著小弟把五迷三道的黃和志架走,吳老九的心情不錯。
想著撥通了王誠的電話。
燈火通明的美又,王誠真在處理這次泄密的文件。
電話聲響,“哪位?”
“王總還沒睡?”
吳老九帶著笑意的聲音傳了過來。
王誠看了眼電話覺得吳老九可能是智障,他打的是廠子的電話,有人接當然是沒睡。
“吳總不也沒睡。”
“聽王總的聲音有些疲憊啊,不如出來小酌兩倍。”
王誠輕笑一聲,“吳總的邀約還是算了,怕是有命去沒命喝了。”
“王總這是怕了?”
“最近膽子小,吳總見笑了。”
“膽子小就別來趟這趟渾水了,否則被會里的鱷魚咬掉腿腳就不好了。”
“那還真不巧,我這天生水性好,鱷魚還真想追不上我,還有可能一個不小心被我捶爆頭,扒了皮給我老婆做包。”
“王總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吳總早些睡吧,年紀大了熬夜頭頂會禿的。”
說著就掛了電話。
吳老九氣的要摔了電話,他最煩別人說他禿頭。
可能這就是成功男人的標志了。
初稿泄密的消息一出,王誠就報了警,警方直接介入。
只是意義模糊,警方需要鑒定美又的稿件和仿車的重合性才能維權。
經過幾輪的比對,最終確定仿車與稿件的重合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九,可以確定是被泄妙稿件。
美又要求該自行車場停止生產發售該自行車。
鬧了將近一周才落下帷幕。
期間,美又的一些細小方針規劃也偶有泄露。
王誠也不指望廠子里這些人,直接叫來烏鴉。
不到一天,烏鴉就找到跟吳老九有聯系的黃和志。
“這個月,黃和志一共見了吳老九三次,分別是,七號,九號和十三號。”
跟泄密的日期是重合的。
“還有我找人去問過李強,當初的謠言就是黃和志受益他說的,還承諾只有吳德業離開美又,他就提拔他當下一任設計師。”
王誠臉上一臉輕蔑,“他倒是在這廠子里呼風喚雨了。”
“這個黃和志在廠子里拉幫結派的挺嚴重啊,通知郭警官?”
“不用。”
王誠冷笑一聲,在他眼皮子底下搞事還想全身而退?
“走,請你吃飯。”
說著就往外走,烏鴉緊隨其后,王誠卻沒有往出口走,而是去了另一個辦公室。
“出口在這邊。”
“等等,還有一個人。”
兩分鐘之后王誠出來,后面跟著吳德業。
三人驅車來到一家湘菜館。
“聽說你老家是湖南的,這家湘菜不錯。”
王誠將菜單遞給吳德業。
吳德業一路上都在納悶,老總為什么請他吃飯。
幾人點了四個菜,坐等上菜。
吳德業還是忍不住開口,“王總,您今天請我吃飯是不是有什么事?”
王誠點點頭,“別說,還真有事。”
“是廠子里關于我的事?”
“跟這事有關系。”
吳德業眼神有些暗淡,王誠這是也信了那些傳言了。
“王總,清者自清。”
王誠沒有理會他低落的情緒而是問道:“知道是誰泄的密嗎?”
吳德業搖搖頭。
“黃和志。”
吳德業猛的抬起頭,“什么?怎么是他?他的稿件不是也被……”
說到一半吳德業突然反應過來,是啊,這樣別人才不會懷疑他。
“廠子里的謠言也是他傳的。”
吳德業有些詫異。
“王總,您相信我?”
“我不能相信你?”
“為什么?”
王誠沒有接話,給他倒了杯水。
“我今天找你來,是有一件事。”
雖然沒有得到回答,吳德業的眼睛里還是有了光。
“王總您說。”
王誠正色道:“你也知道,稿件泄密,新產品推行受阻,今天呢,就是想問你,敢不敢打破規則。”
“打破規則?”
“新品為了大眾的接受度,只是做了創新,但是還是保留了大量的傳統性能,我想問你,敢不敢接受挑戰,設計出一款全新的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