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現代漢字屬于意音文字,80%以上是由表意偏旁和表音偏旁組成的形聲字,此外還有不少會意字和指事字,因此,現代漢字的學習是建立在偏旁學習的基礎上的。
偏旁對漢字學習至為重要,但是由于篇幅及體例所限,許多漢字著作未能將偏旁完全展開來討論,也不曾見到有專門講解偏旁的書籍,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缺憾。
我前面編寫的幾本漢字教材中也沒能把偏旁講詳細、講周全,當時想,等日后有空,要專門寫一本《漢字偏旁》。2020年暑期,新冠疫情,不能出門,交了北大出版社的《漢字與漢字教學》書稿后,就動手做《偏旁知識與偏旁問題》的小冊子了。這本小冊子是把前面幾本書中有關偏旁的內容匯總起來,加以整理、修改、補缺、擴充、完善。因為只討論偏旁,所以涉及的相關問題,例如:六書、隸變、異體字、部首、部件、漢字文化等,也只講與偏旁有關的部分。
為了便于講述和理解,每個問題下都給出充足的例字,所有的例字都列出古文字字形,古文字字形始見于殷商甲骨文的,列出甲骨文字形;甲骨文沒有的,列出后來的西周銅器銘文,以此順延,或戰國文字,或秦代小篆。有時為了充分展現早期漢字的象形性,也特別列出商代晚期銅器銘文。考慮到書的實用性,書中所列古文字基本都是現代漢語常用字。為了顧及不同背景的讀者,書中所引《說文解字》注解和古代文獻例證,都做了現代漢語翻譯或解說。
僑居國外,就中文資料的查找和使用而言,如入陋巷深處。漢語言文字專業書籍極度缺乏,知網不暢,今年7月“國學大師”又突然少了很多鏈接,給編寫帶來很大困難。還好有國內朋友可求,引文微信求征,資料手機發來,這本小冊子能夠順利完成得感謝他們。
把偏旁拿出來單獨講解,看似簡單,做起來也頗費心力。雖然努力想做好,但囿于自身水平及寫作條件,難免會有闕失和謬誤,還希望老師和同學批評指正,以期日后修訂時改進。
這本書有許多古文字形體,且繁簡字并出,給編輯和排版造成很多困難,現在這本小冊子能夠漂亮地呈現在大家面前,特別感謝中華書局語言文字編輯室主任秦淑華老師和本書責任編輯張芃老師,感謝他們的細心、耐心和許多的辛苦。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許多漢字專著和論文,借鑒和引用了許多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書中的腳注和后面的參考書目都已做了說明,這里再次表示感謝!或有疏漏,還請諒解。
作者
2020.10.15于波士頓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