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儼,臺灣還沒來消息嗎?”
安平,鄭宅。
鄭森伏首于書案間,正翻著董飏先從沙堤送來的黃道周注解的《易》,門外傳來了楊于兩的聲音。
抬頭,見著楊于兩攥著鑲玉折扇跨入書房,神色焦灼向自己喊道,鄭森撿了書簽放入《易》中,神色平靜邀楊于兩坐下。
“外面怎么樣了?”
“還能怎樣?若不是老夫人護著,我怕是都不能進來了,明儼啊,你這下可是將令尊惹怒了,府上都傳你讀書讀癡了呢。”
楊于兩念頭一起,面色惆悵,一展折扇呼呼扇起風來。
看這樣子,形勢不容樂觀啊。
鄭森苦笑著嘆了口氣,問向楊于兩:“涵齋,你也以為我癡了吧?”
楊于兩身子一頓,表情有些窘迫,末了長唉一聲捶著大腿:“明儼,難不成你還真見著了媽祖娘娘不成?你我可是讀書人,是士子!這樣的話,與小民說說也就算了,怎能在令尊面前一昧言說?”
“幸好老夫人疼你,不然你該如何是好哇!”
聽著楊于兩這么說,鄭森回想起了那天黃氏叫自己過去的場景。
入的內宅,他就見到了黃氏與鄭芝龍坐著,一同的還有鄭彩以及從澳門回來的鄭鳴駿等人。
見面自不必多說,見禮作揖過后,鄭森就被鄭芝龍訓斥了一番,無外是他小小年紀裝神弄鬼,敢借媽祖之名胡言亂語之類,然后勒令他在黃氏面前立誓,以學業為重,不再摻和其他雜事,后年爭取入省城中個舉人回來。
鄭森自然是據理力爭,他沒那個考舉人的能力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不趁著大明即將倒臺前的這段日子提前做準備。
他不知道鄭氏能不能守住福建,所以將臺灣先開發出來有條后路和糧食基地就顯得格外重要,因為歷史上困擾鄭氏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缺糧。
然而鄭芝龍沒給他繼續說下去的機會,給鄭彩使了眼色之后,鄭彩就站出來數落起了鄭森的種種行事逾越失禮,違背了家族長輩對他的期望,不將大好時光用在讀書上面反而鉆研旁門左道,同時還斥責了鄭森私自與澳門葡人簽訂協議,不顧自身安危與葉祝交戰這些行為。
最后,更是將鄭森在海澄與葉祝說的關于臺灣有金山一事抖了出來,言明莫非那時他就得媽祖垂憐,指出了明路?
鄭森滿口應下,黃氏也找來了周嬰前來評判,周嬰對媽祖研究頗深,多年來游遍東南媽祖廟,所題過的媽祖詩歌甚多,被邀請來參加壽宴及之后拜謁媽祖就有這個原因在此。
而鄭森身為黃道周弟子,又待周嬰非常客氣禮節周道,這會兒他就為鄭森說了一番好話。
黃氏也跟著勸說,鄭芝龍因此消了些氣,但并沒有相信鄭森所言,只是說等黃道周回鄴山的時候跟上讀書,讓他再知道鄭森折騰決不輕饒。
就這樣,鄭森可以說被禁足鄭宅里大半個月,眼看著黃道周等鄴山士子即將游遍漳泉要回鄴山,他的心里也急了。
“曾師也與你長談過,明儼你莫非...我輩年少尚有時間博取功名,何必在乎這一朝一夕的得失?”
楊于兩面露不忍,最終還是問了一嘴,他對鄭森這樣的行為實在無法理解,本來以鄭森的學識能力考取舉人是不成問題的,奈何郭之奇不滿鄭氏權勢,才將其摒除,如今鄭森拜入鄴山黃門,有黃道周等人為其說情,中興社眾人為其后盾,去年鄉試未中后年再考就是,他才二十出頭的年紀,有甚著急?
“涵齋,再有旬月你就知道原因了,我所做這一切,都不是無端的。”
鄭森眉頭緊蹙,正待與楊于兩這個發小好友細說時,一陣急促叩門聲出現。
“何人?”
“稟公子,您的書信!臺灣來的!”
...
“父親!”
“我知道了,臺灣來的,你讓施瑯那小子和安東尼一起去,要是出了什么意外我怎向施中軍交代?哼,說罷,找沒找到那金礦啊?”
鄭芝龍瞧見底下興沖沖的鄭森和一旁難掩臉上喜色的楊于兩,面容嚴肅,心中卻是犯了嘀咕,難不成,真在臺灣找到金礦了?
鄭森忍住心中激動:“父親,找到了!”說著,他將書信捧到鄭芝龍面前,信上,正是安東尼將自己在雞籠搜集到的情報與見聞詳細描述出來,所說每一件事都有當地漢人與熟番作為印證。
“伯父,臺灣真的有金礦,媽祖顯靈了!”
“尚是海市蜃樓,水中之月,未見真金,怎敢確定?這事兒你以后別管了,我會讓鄭彩接手的,就算真的有金礦,你也不知該如何管理。”
對鄭森二人潑了一盆冷水后,鄭芝龍就宣布了臺灣之事的處理結果。
鄭森一聽直接急眼了,我好不容易派人找的金礦,你說不管就不管了?還要讓鄭彩接手?
“伯父,明儼他有地圖的!是媽祖娘娘夢中賜下的地圖,施瑯去臺灣的時候已經帶上了,只要您增兵過去,就能打通道路找到金礦的!”
楊于兩先于鄭森開口了,鄭森也不藏著掖著,把標注著金瓜石金礦的地圖摸了出來,呈給鄭芝龍看。
地圖雖然簡陋,但標注的方向清楚,距離也有,很難讓人相信這會是假的。
最重要的是,是真是假增兵一到雞籠順著地圖過去就能一看究竟。
鄭森沒必要弄張假地圖來騙他。
“父親,請相信我的能力,文武俱不能廢,森愿為父親排憂解難!”
當晚,鄭森在鄭芝龍書房中又是一番長談,半夜才歸。
渾渾噩噩睡了一夜,第二天日頭當午才醒,醒來鄭森腦海中還記著鄭芝龍昨晚的話。
“你,要干什么?”
“為什么要這么急?”
他坐在床上露出憨憨笑容,想起了自己的回答。
“媽祖贈我金圖時,曾言,大順替明,韃虜南下,中原陸沉,漢人受戮。”
“兒子一直不敢把這話告訴別人,直到今日金礦真的應驗了媽祖娘娘的話,才敢與父親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