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起床,鄭森搖著腦袋恢復了清醒,屋內已是空無一人,摸了摸床邊的褶皺痕跡,還是溫的。
“碧珠,碧珠?”
“哎,奴婢來了!”
董酉姑的貼身婢女碧珠從應是一直在屋外候著,聽見了鄭森叫她便推門而入,施了一福:“公子,夫人去內宅問安了,剛走。”
“嗯。”
鄭森點了點頭,碧珠就細心的湊過來給他更衣,洗漱之后鄭森來到書房,看著滿架子的書感慨起來。
“枉費這么些書了,怕是今后再難派上用場。”
自己的書房,他卻從穿越以來就沒待過多少天,五月至今,四個月的時間里他就跑了澳門、佛山、漳浦、海澄等地,也算是不枉鄭氏子弟的身份了。
從書房中的一側找到新放的幾卷書,鄭森從中抽出一本捧在手上翻了起來。
“東番夷人不知所自始,居彭湖外洋海島中。起魍港、加老灣,歷大員...地暖,冬夏不衣。婦女結草群,微蔽下體而已。無揖讓跪拜...當其耕時,不言不殺,男婦雜作山野,默默...”
一篇《東番記》讀完,鄭森回味無窮,對明末的臺灣多了幾分認知。
他從鄭氏老兵與鄭芝豹等人那里亦了解過臺灣的情況,不過或許是年久日遠,或許是對臺灣已不在意,從他們口中得到的信息非常不全面,多有缺失,難以作為考證。
本想著親自去一趟臺灣,實地去考察一下那邊的情況,為日后移民過去開發當地鋪路,因為時間緣故一拖再拖,九月間怕是也不得閑,得與黃道周等人同往拜訪泉州鄉賢士紳,而到了冬季的話,南風減弱北風日強,就不好往臺灣去了,。
左右都是麻煩,幸好葉祝這廝明白事理,知曉自己保他一命還予以錢糧安頓,在海澄休整了半個月就主動請纓往臺灣去了。
“不過荷蘭人終究是個麻煩,我不去的話...”
正吃著咸粥想著臺灣的事,書房外就傳來碧珠的呼聲。
“公子,興化府的周老爺來了,楊公子在前面接待呢。”
“來了!”
鄭森精神一震,當即將碗中咸粥一飲而盡,把東番記塞回書柜的時候停頓了片刻,而后放入懷中就起身出了書房。
穿過庭院,來到前廳,一過屏風就見到了楊于兩正坐在下首恭敬的向一旁一個六十左右的老叟請教著什么。
“方叔公!”
鄭森大步上前,請老叟坐在主位上,對方連連推辭不從,他也不好強求于是與楊于兩一樣坐在其下首。
“哪里敢當什么公?不過山海間一老叟爾,蹉跎半生毫無建樹,豈能與你們這些年輕俊才面前托大?”
對方謙虛的緊,鄭森也放開了談。
來人名叫周嬰,興化府人,年少才學出眾精通書法經史,然而困頓于童子科不得入仕,而立不惑之年才為諸生,后以明經貢入京,在江西任了年許知縣便辭官歸鄉了。
“飛黃公令慈大壽,既請嬰來實乃幸事,方才我已見過令尊,可是明日前往拜謁媽祖?”
“正是,勞煩方叔公了。”
“哪里哪里,石井鄭氏人才輩出,想必媽祖娘娘早有庇佑,哈哈!”
...
翌日,即是黃氏偕同安平鄭氏老小前往石井拜媽祖的日子,鄭森與董酉姑自當隨行,就連小鄭經也帶上了。
一路浩浩湯湯,聲勢浩大,沿途百姓見了自是無不羨慕,單論財富,石井鄭氏可以說是當今世界的頭一等,無人可以比擬!
在閩南人心目中,媽祖算得上最重要的神了,但凡出海必拜媽祖,平日也每日叩拜,原因無他,只求出海保佑平安而已。
鄭森當然認為這是封建迷信,不過在這個科學方興未艾的年代,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很難生存下去,精神世界的空虛有些時候往往要比現實世界的苦難折磨人。
拜媽祖既被閩南人視為重要之事,鄭氏這等家貲與勢力,拜媽祖也是與常人不同的。
貢品一一奉上,各種盛大儀式過后,到了傍晚才算結束。
就在回去的路上,鄭森回味著這一天見到的人們對媽祖的敬意,琢磨著怎么借著媽祖在移民臺灣這件事上做文章時,經過一座石橋腳下一滑,卻是跌到了水里。
“咕嚕咕嚕!嗚嗚,哇!”
猝不及防的落水讓鄭森格外慌張,原身雖會水卻并不精通,他自己更是個旱鴨子,所以才會在前往臺灣之事上猶豫不決,外海不比沿海,風浪甚大。
經過一天的儀式,回去的隊伍已經沒了來時的整齊,不過瞧見鄭森落水,鄭家仆人與家丁紛紛前往救人,鄭森嗆了幾口水以為自己要打出GG的時候,就被救了上來。
剛上岸時,鄭森還有些恍惚,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相公,相公可有不適?”
“無妨,無妨的。”
董酉姑見狀緊張的過來詢問,黃氏聽見響動也派人過來打聽。
“有無大礙?”
“稟父親,兒子一時神游,讓父親、阿嬤擔心了。”
鄭森接過毛巾擦拭身子,見鄭芝龍過來問詢,拱手回道。
“嗯,些不過一咫尺小河,若淹死在里面也忒丟人,今后你要練習水性,我鄭氏子弟怎能不會泅水?”
“是!”
眼見鄭芝龍點頭轉身要走,鄭森大腦飛速運轉,就著剛才落水的契機忍不住開口。
“父親!”
“嗯?”
“父親,兒子剛剛落水時,見,見到了媽祖娘娘!”
一音既出,鄭森能明顯感覺到四周目光齊齊向他看來,他忍著心里的悸動,開始了忽悠。
“媽祖娘娘跟兒子說,禍事將至,應當擇寶地掘窟避難,如此才能保全鄭氏!”
當神棍!這是個非常有前途的職業,鄭森以為自己穿越成了富家公子沒必要再忽悠人了,但今天拜過媽祖后,閩南人對神的看重在他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聯想著葉祝等人為代表的閩人對臺灣的恐懼,借著媽祖的嘴忽悠人去臺灣,這貌似成了一個可行的辦法。
“你在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