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園區網絡架構與技術(第2版)
- 沈寧國 于斌主編
- 1006字
- 2022-03-21 15:52:58
第1版序
過去的一個世紀,教育水平的差距造成了這樣一種現象:發達地區的知識經濟與落后地區的農業經濟同時存在于我們這個世界。優質教育是聯合國發布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具體來說,就是要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讓全民終身享有學習機會。在教育資源有限的前提下,填補“知識鴻溝”、促進公平教育,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問題。毋庸置疑,教育信息化是填補“知識鴻溝”的主要手段,其核心是通過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通信技術)為學生、老師、管理者構建具備支持隨時隨地學習、能夠跨越時空溝通與協作、可以進行高效的教育管理、便捷安全等特點的智慧教育環境。
西安交通大學在教育信息化方面走在全國高校的前列,在智慧校園網建設方面也有獨到的見解和豐富的實踐經驗。2017年2月,學校啟動了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的建設,以創新港為平臺,建成了中國高校首個“智慧學鎮5G校園”,實現了智慧教育、智慧安防、智慧物業等十大功能,打造了“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校區、園區、社區一體化智慧教育服務體系。作為全球業界領先的ICT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為深入參與了創新港的項目建設,采用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虛擬擴展局域網)技術實現了科研、教學、宿舍與企業辦公等場景的隔離;通過有線和無線網絡深度融合技術實現了整個創新港無線網絡的無縫漫游;以業務隨行技術保障了終端用戶隨時隨地體驗的一致性;以物聯網技術提供了貴重資產管理、智能建筑、智慧路燈甚至智慧井蓋等應用。華為的云園區網絡解決方案可以很好地實現學生、老師等各類群體之間的自由交流,打破信息孤島,提高產學研效率,這也是華為作為出色的ICT解決方案供應商給教育行業帶來的獨特價值。
《園區網絡架構與技術》一書承載了華為在園區網絡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是華為長期以來在該領域的技術積累和成功實踐的總結,是業界難得一見的深入闡述云園區網絡的網絡架構、關鍵技術、規劃部署和未來演進方向的圖書。此書詳細介紹了虛擬化、大數據、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SDN等關鍵技術在園區網絡中的應用,可以幫助讀者全面了解園區網絡當前面臨的主要挑戰及其解決思路,幫助從業者快速、高效地完成園區網絡的重構。特別值得推薦的是,此書還展示了校園網工程實踐案例,介紹了云園區網絡的詳細部署過程和業務效果,可以作為建設類似的園區網絡的參考。可以說,無論是出于學習的目的還是工程實施參考的目的,此書都是廣大園區網絡技術從業者和愛好者的有益參考。
鄭慶華
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
201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