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鴻答應后,余恪回到余府,將這件事告知了妻子和余荃、余茼三人。
家人都十分擔憂余恪的安危,甚至說:
“哪怕法國人打來了,咱們一家回津門就是,這些國家大事自有朝廷處理,你一個治病救人的大夫何必摻和一腳、以身犯險?”
余恪堅定道: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如果張之洞大人敗了,法國人必然更加猖狂!”
“到時候那英國人、美國人,北邊的俄國人,甚至東瀛人都會趁機來蠶食華夏,我等華夏子民還能獨善其身不成?我既然有這個才能,當然要出一份力。”
如今余恪雖然年紀不足雙十,但已成家立業,有了獨擋一面的能力。
余荃見勸不住,便也不再勸了。
心里擔憂的同時,又有一份自豪!
這是我親孫子,頂天立地的好男兒!
余恪安頓好家里后,第二日便和黃飛鴻快馬加鞭趕赴廣州。
到達廣州城時,發現街面上的確有許多隨身攜帶刀劍、武藝在身的江湖人士。
估計大都是天地會的人。
兩人也不停歇,直接來到了總督衙門拜見張之洞。
有了黑旗軍劉永福的幫助,總督府一應事宜都順利上了正軌。總督府中公務人員進進出出,行色匆匆。
兩廣總督這個職位的全稱是,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
從名稱就足以看出這個職位權柄之重。
進了正堂,只見張之洞正與一四五十歲、身著武官官服的老者商量著什么。
余恪二人拜見了張之洞,一番交談后得知,這武官官服老者正是天地會中執掌黑旗軍的劉永福。
在張之洞的牽線搭橋下,劉永福已經接受了招安。
來廣州之前,余恪曾打聽過劉永福的情報。
這劉永福早在咸豐七年時,便入了天地會,參與天地會起義。
數年后率領手下二百余人,加入了抗擊法軍的吳亞忠的義軍,以七星黑旗為隊旗,稱作黑旗軍。
后來因為天地會反賊身份,在大清太惹眼了。
為避免招來朝廷軍隊圍剿,便率軍入越南邊境,進據保勝,人數擴展到了三千人。
又過了幾年,大約在同治十二年時,法軍侵犯越南。
劉永福應越南國王阮福時的邀請,率領黑旗軍抗法,并且戰而勝之,擊斃了法軍頭目安業。
越南國王想要封劉永福為興化保勝防御使,劉永福沒有接受。
前幾個月,法軍又侵犯越南,劉永福再次援助越南抗擊法軍,在河內城西擊斃了法軍統帥李維業,被越南國王封為三宣提督。
而如今在張之洞的幫助下,劉永福接受了朝廷招安,現領正二品總兵之職,受兩廣總督張之洞統轄。
慈禧允諾等戰勝法軍之后,同樣封予劉永福提督之位。
余恪二人和劉永福、張之洞商議了整整一下午。
最后張之洞按照信中所言,授予了余恪新軍參謀的職位,輔助劉永福招募編練新軍。
而黃飛鴻也被任命為新軍總教頭。一個養臟境界的大高手,作為教頭綽綽有余。
如今新軍一共只有兩千多人,還未招滿。
和余恪商量過后,張之洞打算按照余恪所提供的現代軍隊的模式,編制新軍。
十人為一個班,三班為一排,三排為一連,四連為一營,三營為一團。
再加上班長、排長、連長、營長這些職務,還有編外的雜務兵、炊事兵,一個團大概一千三百人。
而新軍一共要組建三個團,共計要招募四千人。
當然,這算不上什么大問題,如今新軍僅僅只組建了一個月不到,最多再過半個月時間就能招滿。
余恪前世當過幾年兵,對于前世部隊里的訓練內容記得十分清楚。
他花了幾天時間,將前世部隊的訓練內容書寫成冊,但是刪改了許多。
當然不可能完全照搬,畢竟這個年代可沒有一百多年后的物質條件。
招募的這些新軍,也都是一百個人里九十個都不識字的文盲。
余恪將訓練方案交給黃飛鴻這個總教頭,對方看過后大加贊賞,直言余恪是為將之才。
余恪不置可否,他還有許多其它問題需要處理。
這幾天余恪忙得焦頭爛額,睡覺時間都不夠。
新軍剛剛成立,有太多的事兒需要他這個參謀幫忙處理。
伙食問題、餉銀調撥、士兵選拔、軍隊法紀、訓練場地、軍事裝備……
幾乎每一件事都要他親自處理。
甚至張之洞也時不時來向他詢問一些事宜。
張之洞作為兩廣總督,要處理的事情也不少,不比余恪輕松。
他最近正籌備著在廣東創辦一些洋務產業。
前世歷史中,張之洞歷任兩廣總督時,除了修筑防御工事、迎擊法軍外,也同樣創辦了一些洋務產業。
比如學習西方籌辦新式企業、設立了槍彈廠、煉鐵廠、鑄錢廠、機器織布局、礦務局等。
還在擊敗法軍后,設立了廣東水陸師學堂。
不過,除了水陸師學堂外,其他產業都沒什么起色。
如今有了余恪幫忙處理新軍事宜,他這些構想都提前了一段時間施行。
煉鐵廠、鑄幣廠、織布局、礦務局方面,余恪也不懂,幫不上什么忙。
不過在鑄造槍械的槍彈廠方面,余恪還是能給予一些幫助的。
現在無論新軍、還是劉永福手下的黑旗軍,所用的槍械都只是燧發槍。
劉永福手下黑旗軍所裝備的燧發槍,是從美國佬那兒買來的淘汰產品,只有三千多桿。
質量不行,精準度也差強人意,還總是發生炸膛的事故。
新軍就更慘了,朝廷火器局只送來的槍械,數量倒是足夠,有五千多把。
可這些槍械生銹了大半,而且大部分都是早就淘汰了的火繩槍,根本就沒法使用。
張之洞看到這些破銅爛鐵時,差點兒氣得暈過去,一整天都吃不下飯。
用這些槍械怎么打仗?
不過這件事慈禧估計也不知道,畢竟她是支持張之洞編練新軍的。
張之洞是他用來制衡李鴻章的重要棋子,這么做對她沒一點好處。
不用想,這件事多半跟李鴻章脫不了干系!
早在1879年,張之洞為了支持左宗棠,連上二十道奏折,要求廢除崇厚簽的《伊犁條約》。
那時候便和李鴻章結下了梁子。
“李鴻章,你個老匹夫!竊國賊!”張之洞破口大罵。
隨后直接上奏給慈禧,說明了此事,然而只得到一封讓他自己想辦法的懿旨。
慈禧也視李鴻章為眼中釘肉中刺,但如今李鴻章大權在握,輕易動不了他。
而且火器局槍械糜爛這件事,追根到底,其實是大清一位親王偷偷做的,跟李鴻章沒什么關系。
那人是慈禧安插在火器局的釘子,倒賣軍械的事干了七八年了,連慈禧也不知道此事。
不過李鴻章是肯定知曉的,卻沒有上報。
“唉。”
紫禁城儲秀宮中,慈禧輕輕嘆了一口氣,在宮女的服侍下,抿了一口由千年靈鼈和各種靈藥泡制成的‘神湯’。
煙氣繚繞,使得光線暗淡而模糊。
慈禧身旁扮作菩薩神仙、穿金戴綠的道士和尚們,低頭輕聲念誦經文。
似有許多面目猙獰或嚴肅的面容在煙霧中隱現,說不出的詭異……
三個月后,兩廣總督府。
劉永福與張之洞達成了協議,便幫助張之洞順利掌握了總督大權,又支持了一些錢糧、人手和軍械。
之后再次回到了廣西邊境前線,率領黑旗軍配合越南人與法國軍隊在沿海地區作戰。
黑旗軍在法國人的攻勢下節節敗退,但有了朝廷的支持,雖然屢屢吃敗仗,但也能堅持的住。
戰線逐漸擴大,從廣西和云南,擴大到了整個南海沿岸。
無數流民向北方內陸逃難,世道更加混亂,賊寇四起。
根據前世當兵時的記憶,余恪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畫出了一份擊發式步槍的圖紙。
不過,制造槍械最難的地方在于沒有合適的鐵材、鑄造工藝太差,精度太低,而非槍械的圖紙。
一張擊發式步槍的圖紙而已,除非余恪立刻解決所有生產上的難題,建立起完整的生產線生產槍械,否則無濟于戰事。
槍彈廠既然短時間內造不出軍械,張之洞自然不會坐以待斃。
為了搞到合格而精良的槍械,張之洞勒令下屬海防總局竭力籌備。
通過汕頭、廈門、泉州等港口設法運送軍火到臺灣,共籌到銘營軍餉庫平洋銀二萬兩、又購買了新式洋槍一千四百桿,子彈五十二萬粒,洋火藥六百桶,還有二十門新式鋼炮。
槍械彈藥終于基本夠用了。
之后,張之洞每天奔波于各個軍事要地。查看地形,布置海防,阻塞交通要道,封鎖海口等等,做好迎擊的準備。
等余恪槍彈廠建立完畢時,已經是半年后。
此時前線接連戰敗,新軍、黑旗軍損失不小。
但法軍雖然連連勝仗,損失卻也不小,沒占到什么便宜。
張之洞一開始的戰略方針就是“斷不必惡攻堅城耗損士卒,更不宜株守空城為炮樹的。但能相持數月,法人技窮力細,必有變動。”
意思就是說,這仗咱們得持久了打,不用執著于守城給人家的火炮當靶子打,也不用為了攻城損耗士卒。
法國畢竟離得太遠,糧草補給不方便,只要堅持幾個月,等法國彈盡糧絕扛不住了,再給他迎頭痛擊。
事實也正是如此。
只過了不到半年時間,一場鎮南關大捷,讓法國徹底扛不住了,請求停戰議和。
張之洞自然不會答應,本來想乘勝追擊,但很快就收到了停戰議和的懿旨——清廷已與法國達成了停戰撤兵的協定。
他懷疑這懿旨是矯詔,畢竟是個傻子都能看出法國扛不住了,應該趁機徹底將法國人徹底擊潰,不能放虎歸山。
事實上,在整個中法戰爭期間,朝廷始終擔心“兵連禍結”,會激起“民變”、“兵變”。
于是始終或暗或明、直接或間接地,向法國侵略者進行求和活動。
這次大捷,李鴻章等求和派主張“乘勝即收”。
把鎮南關大捷當作尋求妥協的絕好機會,建議朝廷立即與法國締結和約。
張之洞得知是李鴻章‘見好就收’后,又接連三次電奏朝廷說:
要和談可以,但現在法軍元氣大傷,高級將領都傷亡了好幾個,不如延緩停戰撤兵日期,收復了河內再談。
然而,朝廷拒絕了他的提議。
或者說,是李鴻章拒絕了他的提議。
李鴻章這個主政大臣發電報斥責張之洞,說既然已經定下了停戰日期,那就一定要遵守,不能失信于法國人……
最后,朝廷和法國雙方簽訂了《中法會訂越南條款》。
清朝承認法國對法屬印度支那諸殖民地的宗主權;承認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承認法國與越南訂立的條約;中越陸路交界開放貿易,中國邊界內開辟兩個通商口岸;
所運貨物,進出云南、廣西邊界應納各稅,照現在通商稅則較減;
日后中國修筑鐵路,應向法國業者之人商辦。
張之洞幾年來所做出的種種努力,東流了一大半。
兩廣總督府。
余恪看著合約的內容,額頭青筋暴起。
老子累死累活一兩年,換來的就是這個?李鴻章你怎么不去死?!
“恪之,算了吧。”
張之洞嘆道:“這種事也不是頭一次發生了,李中堂是什么人不用老夫多說。今天這種情況我早有預料。只是他是直隸總督,是上官,老夫又能將他如何呢?”
余恪雙眼寒光熠熠,一字一句道:“您不能,不代表我不能。”
“你想做什么?”張之洞皺眉道。
“暫時不會做什么。”余恪語氣一轉,“如今槍彈廠和煉鐵廠都已上了正軌,我暫時脫不開身。”
余恪接著道:“現如今槍彈廠制造擊發式步槍和彈藥的生產線,已經初步建立完成。”
“槍彈廠制造的定國號擊發步槍,雖然在射程和精準度上,暫時還比不上美國佬的機械式連珠槍,但也相差不遠了。”
“再給我一兩年,我能造出比西洋人更加先進的槍械!”
“而如今,我們手里不缺錢糧,整個兩廣地區都在我們掌握之中。”
“五千新軍、三千黑旗軍,歷經兩年戰事、經驗豐富,早已糜爛的清軍絕不是我們的對手!”
“你瘋了!!”張之洞不可思議地望著余恪,渾身顫抖,大聲怒斥道。
余恪轉向張之洞,目光好似燃起了熊熊火焰:“我準備造反,張總督你一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