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李湛便已經下山一月有余,這一月以來,他已經大致上游覽過金朝所統治的北地,現如今正準備南下到南宋境內看一看。
這一天,李湛來到了淮水。
金朝與南宋兩國,東以淮水為天然界限相隔,西邊則是以大散關為界,劃分南北。
而大散關作為南宋防備金朝來攻的雄關,雖然可以連通金朝與南宋,但常年都有重兵守候,通常也并不會作為來往兩國的通道使用。
反倒是淮水,雖然兩國也都有水師戰兵駐守淮水,但是想要徹底封鎖淮水,卻是集兩國之力都不可能辦得到的事情。
所以兩國之間,時常有兩國的百姓商人,借助淮水來往南北,而無論是南宋還是金朝,也都對此并不禁止,所以李湛想要南下進入南宋境內,走淮水是簡單也是最快捷的方法。
李湛來到淮水渡口時,天色已經有些晚了,載人過河的商船也已經停運,看起來想要過江,得等到明天了。
“這位小道長,看你的樣子,是想要過江嗎?”一道詢問聲從旁邊傳來。
李湛轉頭望去,只見一頭戴斗笠的老叟站在一艘小船朝他看來。
“這位老丈,貧道確實要過江,不知老丈出聲詢問,可是愿載貧道過江?”
他先前并不是沒看到老叟的小船,只是見如今天色已經不早了,若是再擺渡過江,天可就黑了,而且那老叟已經在船上用炭爐生了火,在煮著魚湯,也就沒有出聲打擾。
斗笠老叟點了點頭,笑道:“若是小道長不嫌棄老頭我這小漁船顛簸,老頭愿撐船送小道長一段。”
李湛問道:“不會麻煩老丈嗎?眼下這天色馬上就要黑下來了,老丈返程怕是麻煩。”
“嘿嘿,沒事的。”斗笠老叟卻是笑道,“老頭我家,便就在對岸。”
“不瞞小道長,老頭我特意守在這渡口處停留,本就是想趁著客船停運,看看有沒有人要過江的,賺幾文過江錢的。”
“小道長你若是急著過江的話,就坐老頭我的船吧,過江后隨意給老頭幾文船資也就行了,反正老頭我再過個兩刻鐘,等不到過江的客人的話,也要回返。”
李湛聞言,點頭道:“那便麻煩老丈了。”
說著,李湛便腳尖輕輕一點地面,整個人如同一只飛鳥一般,從渡口滑翔而落,輕巧的落到了船頭之上。
斗笠老叟見到李湛那如若乘風而來的身影,臉上的神情不禁微微一變,隨后又馬上笑道。
“小道長這手功夫可真俊啊。”
李湛客氣道:“只是練來強身健體罷了。”
斗笠老叟也笑了笑,隨后抬頭往渡口處看了一眼,說道:“看來今天除了小道長之外,也沒有其他人要過江了,那我們便直接走吧,也省的過江后小道長難找今晚的落腳之處。”
“如此也好。”
小船很快便駛入了江中,斗笠老叟看起來倒是個健談的性子,一邊搖著櫓,一邊尋李湛說著話。
“看小道長的樣子,應該是北地那邊的人吧?”
“嗯,貧道這些年確實居于北地,不知老丈是如何看出來的?是口音嗎?”
“哈哈,倒不是因為口音,就是看小道長你的樣子,一看就是沒怎么做過船的。”
李湛笑了笑,也知曉應該是自己先前上船后,因為船身搖晃表現出的不適應,被這位老丈看出來了。
“確實如此,貧道常年居于山中道觀,的確不怎么通水性,這船也沒坐幾次。”
“哎,老頭我這小船,是用來打漁的,卻是沒有運送客人往來的客船那么平穩,比較顛簸,委屈小道長了。”
說著,他又補充道:“老頭我盡量讓船飄的平穩些,小道長也是,如果感覺有什么不適,就和老頭我說一聲。”
“老丈客氣了。”
沒一會,小船便已經駛進了江心之中,江中風大,斗笠老叟也有些搖不動櫓了,便從船尾走進了船中部的烏棚之中。
“小道長,這會江風太大了,還是逆風,老頭雙臂酸痛,只能先歇一會了,等會江風小一些了,我們再走。”
李湛自無不可。
又過了一會,那斗笠老叟從烏棚中走了出來,手里還端著兩碗熬得濃白的魚湯。
“小道長,喝碗魚湯吧,這會江上濕氣陰冷,喝碗魚湯正好暖暖身子,也能緩解一下暈船的不適之感。”
李湛禮貌的雙手接過了斗笠老叟遞過來的魚湯:“那便多謝老丈了。”
他接過粗瓷碗,喝了一口,只覺得魚腥味甚重,而且隱隱還有一股奇怪的微苦藥味。
‘不對!’李湛心中猛地一驚,這味道...是曼陀羅花!
也就是江湖中俗稱的蒙汗藥!
熟識藥理的李湛,瞬間就認出了這魚湯中被下了蒙汗藥。
他抬頭看了一眼那斗笠老叟,不明白此人為何要對他下藥。
“怎么了?”斗笠老叟一直盯著李湛呢,見他喝了一口魚湯后,便抬頭看向了自己,也是心中一驚,暗道莫非被這小子看出什么了?
“可是這魚湯不合小道長的口味?”斗笠老叟心中雖然有些驚慌,但面上卻是絲毫不露異色,“不好意思啊,小道長,我這鄉下人,做飯手藝肯定比不得道觀里的大師傅,而且缺鹽少油的,味道可能不太好,還請小道長見諒。”
李湛卻是沒那心思和他虛與委蛇,只是面無表情的問道:“貧道卻是不明,老丈為何要害貧道?”
斗笠老叟面色一變,緊張道:“不知道小道長你這話是什么意思?老頭我怎么就要害你了啊?”
“你這魚湯里,下了蒙汗藥,你也不必妄言,貧道自小便熟識藥理,這魚湯里究竟有沒有下蒙汗藥,貧道一嘗便知。”
聞言,斗笠老叟心知事情已經敗露,再無哄騙轉圜之機,面色急變之下,猛地將手中的魚湯連帶粗瓷碗朝著李湛砸來,同時身形一晃,便朝著江中跳去。
李湛抬手揮袖,甩出一陣勁風吹飛了潑灑而來的魚湯與粗瓷碗,然后便聽見“噗通”一聲落水聲傳來,轉頭看向江面,只見江面上水花翻濺,一頂從斗笠水下浮起,卻是已經不見了那老叟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