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巧渡黃河
- 信天下
- 吞天童
- 2095字
- 2022-05-04 21:02:00
在第二天的朝會上,眾人為接下來該如何對抗項羽進行了激烈的討論,最終商定出這樣一個戰略方針:以漢軍主力在滎陽一線阻擊楚軍;再組建一支北路軍由韓信率領,在北方開辟第二戰場,從而從戰略上對楚軍形成夾擊態勢。
會上,漢王劉邦拜韓信為北路大將軍兼左丞相,除率本部兩萬人馬之外,又命灌嬰、曹參為北路軍副大將,率領馬、步軍隊三萬漢軍,外加張耳的數千趙軍,共同組成北路軍,一起東渡黃河進攻西魏國。
西魏國不是加入漢聯軍了嗎?這回又為什么成為了漢軍的攻擊目標呢?
原來在彭城之敗后,漢聯軍各諸侯軍隊紛紛背棄了與漢軍的合作。
首先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沒怎么戰斗就降了項羽。
接著是陳馀先前就要求漢王劉邦殺掉張耳,劉邦與張耳過去交情深厚,不忍殺之。但為了獲得趙國的出兵支援,劉邦便以形象與張耳近似的死囚首級騙取了陳馀的信任。結果張耳后來在彭城被陳馀給撞見,陳馀認為自己受到了漢王的欺騙,果斷帶著趙國和代國的軍隊離開了。
最后是首鼠兩端的騎墻派魏王豹,這家伙根本不在乎與任何一方的協議,一直按照“誰勢大就跟誰混”的原則站隊。原本他以為漢王拉起了這么一大票人應該能成事,結果卻被項羽幾萬人就打崩盤了。這讓魏王豹徹底下定決心要與漢軍劃清界線,站到了項羽的那一邊。
回到駐地后,韓信將齊王兵敗身死的噩耗告訴了田英,令他感到意外的是,田英表現出了超越常人的鎮靜,不僅沒有情緒失控,反而繼續投入到了緊張的出征前的準備工作之中。
然而到了夜深人靜的晚上,韓信在睡夢中被田英的抽泣聲驚醒,這才明白對方一直以來的堅強都是強撐的偽裝。韓信十分心疼地將田英摟在懷里安慰,直到對方哭累了在自己懷中睡去……
沒過多久,漢王劉邦就回到了關東滎陽繼續率領漢軍主力與項羽的楚軍進行長期的對峙消耗,而韓信也率領物資準備完畢的北路軍浩浩蕩蕩開進到了臨晉,準備東渡黃河。
但經過斥候觀察發現,魏豹早已在河東蒲坂津布置了重兵把守,并封鎖了河關。
于是韓信命人召集臨晉周邊鄉民扮作漢軍頻繁在河西活動,同時廣設漢軍營地、旌旗,并在臨晉津準備了許多船只,作出隨時要大舉渡河強攻的架勢。
同時派出頭腦靈活的孫勝帶領大量斥候扮作船夫、漁民、農夫、販夫走卒在黃河兩岸周邊地區收集情報。
很快,前方情報便紛至沓來。
原來在黃河臨晉津以北,還有個叫夏陽的渡口,對岸是汾水與黃河匯流處,有個渡口叫汾陰。
以前在夏陽與汾陰之間,人們常利用暗礁設置浮橋。章邯當初兵出函谷關前,為防六國人馬從這里偷襲關中,便令人搗毀了兩個渡口。
如今此渡口浮橋雖然沒有了,但廢棄的渡口也不再被魏軍重視和看守,是一處理想的隱蔽渡河點。
但要想經此河段渡河,卻也困難。因為這段黃河中暗礁較多,有的露出水面,有的在水下,船只很容易觸礁。哪怕是經驗豐富的船夫,在此操舟過河時,仍常有觸礁翻船的現象。好在船夫水性好,一般都能游回來,但水性一般的乘員往往就九死一生了。
利用這些信息,韓信立刻派曹參領兵三千,前往山中伐取木材,堆在夏陽河岸。再令麾下治粟都尉吳衣帶著吏員們籌辦了木罌、木缶數百個,并遣人直接拖運到了夏陽。
曹參按照韓信的要求,命人將木條做成十六個縱橫方格,用繩索縛牢捆緊,然后在其間放入十六個木罌、木缶。這個奇怪物件看起來像是一個大木筏,卻比木筏浮力大,觸礁的可能性大幅減小。
當這些渡河器件造好后,韓信率領大軍秘密北上來到夏陽。
韓信、曹參、張耳共率領四萬多的步兵先行渡河往汾陰,而田英和灌嬰的戰騎部隊無法乘坐這種工具渡河,便留守在蒲坂津對岸,與魏軍隔河對峙。
很快,汾陰附近的魏軍巡防騎哨發現了抵達河東的韓信大軍,魏王豹一面急派將軍孫速領兵一萬前往迎戰,一面令重兵駐守在蒲坂津的將軍柏直立即派兵渡河進攻,以試探對岸漢軍的兵力。
魏王豹認為:自己兵力占優,只要搞清楚了漢軍的兵力部署,便能穩操勝券。如果留守在臨晉津的漢軍不多,他就令將軍柏直和馮敬渡河全殲之,再轉過頭去對付夏陽方向的漢軍。而如果臨晉津漢軍戰力強勁,那夏陽方向的漢軍就是疑兵之計,將軍孫速也能全殲對手……
河西臨晉津這邊,田英和漢將灌嬰將人馬分為兩部,一部守住河關,日間虛設旌旗,夜晚滿點燈火,并將船只一律排列在岸邊,每艘船上派兵一二十人,不時搖旗擂鼓,假作欲渡黃河之狀。另一部則率騎兵主力在離岸較遠一些的隱蔽林間駐扎,隨時接應。
由于先前得到的是防止漢軍渡河的命令,所以魏將柏直手里準備的渡河船只不多,一批次只能渡過去五六百人。為了不被提前發現,以達成奇襲的效果,他命人在入夜后悄悄采取斜線渡河登陸的戰術,在漢軍大營以南的十幾里處上岸。等到漢軍巡防騎哨發現時,魏將柏直已經有兩千多步兵抵達黃河西岸。
其實,在第一批魏軍登岸后,警惕的漢軍巡防騎哨就已經發現了他們。但灌嬰選擇按兵不動,反而增派騎哨向臨晉津以北偵查,以提防西魏軍“聲東擊西”,對自己來個南北夾擊戰術。
在確認北邊沒有魏軍后,灌嬰這才與田英開始率領主力騎兵南下。
而魏軍這邊船實在太少,又都是小船,不能搭載戰馬,導致魏將馮敬的騎兵部隊暫時不能過河。
上岸后的魏軍也沒有料到自己如此隱蔽小心還能被發現,都各自零散地坐在岸邊等待更多友軍抵達,并未提前構筑防御工事或陣地。
他們只想著一會兒還要趕路去夜襲漢營,得保存點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