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再臨關中
- 信天下
- 吞天童
- 2188字
- 2022-04-28 23:52:24
很快,在使者蒯通的命令下,“楚援軍”主力以及“濟北王舊部”相繼抵達襄國城附近。
探馬來報,得知“楚軍”援兵已到,駐扎在柏人縣的陳馀軍中開始出現“逃亡”,其中原本“所屬”齊王田都的幾千舊部更是連夜逃至襄國城,被張耳派人安頓在城外駐扎。
見此情形,張耳大喜,他早就想出城教訓陳馀這個忘恩負義的臭小子了。(陳馀早些年一直是張耳的小弟)
于是第二天一早,常山王張耳便邀各路“援軍”一道向北進攻駐扎在柏人的陳馀。
柏人縣郊,大戰一觸即發,在“楚軍”先鋒的突擊下,陳馀軍瞬間潰不成軍,開始向北逃竄,張耳立刻下令全軍追擊。
在追擊的過程中,各軍由于出發位置和行進速度的區別,等快追到鄗縣附近時,戰場上各軍位置如下:
最北邊的是陳馀軍,緊隨其后的是追在最緊的“楚軍”,中間是常山王張耳軍,東邊是“田都舊部”,最南邊的是“田安舊部”。
正當張耳以為自己已經勝利在握,突然,西邊傳來熟悉的號角聲,是趙軍!
竟然是已經被項羽遷封至代郡的趙歇領著趙軍殺來了!
趙歇在項羽分封前還是趙王歇,結果諸侯聯軍在滅秦之后,項羽將趙歇的大部分領地都封給了張耳做常山王。
成了代王的趙歇,無力反抗諸侯聯軍,只得極不情愿地遷到趙國西北部的代地,這讓他一直感到憤恨不平。
在收到陳馀請求合擊張耳的消息后,趙歇立刻率領趙軍南下,趕到了河北平原。
隨著西邊的趙軍向張耳軍發起突擊,整個戰場的形勢瞬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逆轉。
北邊的陳馀軍、偽裝成“楚軍”的田英軍、東邊偽裝成“田都舊部”的陳慶軍,南邊偽裝成“田安舊部”的韓信軍,加上趙軍,共計五路人馬,呈四面合圍之勢向常山王張耳的軍隊發起攻擊!
“什么情況???這到底是什么情況???”被圍攻的張耳在人群中大喊大叫。
“大王,我們這是中了陳馀的奸計啦!”
“大王,東面敵軍人數不多,咱們可往那邊突圍!”
“走!”
不得不說,張耳麾下還是有一幫忠心耿耿的部下的,在這些人率軍冒死突擊之下,兵力只有三千的陳慶無法將包圍圈缺口完全堵住,張耳成功帶著數千人脫出重圍。
而正被圍攻的數萬張耳軍,眼見自己的大王都跑路了,對面又都是趙軍老鄉。再打下去好像也沒什么意義,于是很快都扔掉常山王旗幟、放下兵器投降了。
突圍而出的張耳,一路向南狂奔,并派出一隊哨騎先行一步去通知襄國城守軍準備接應。
結果這些哨騎趕到襄國城下時,無論怎么喊門,守軍都是緊閉城門,不予回應。仔細一瞧才發現城頭常山王旗幟都已被撤去。
原來,襄國城已經在張耳大軍出征后被蒯通所控制,他矯詔楚霸王項羽之令,廢黜張耳的常山王封號,復立趙歇為趙王,并言趙王軍隊即將抵達。城中三老、士族自然是愿意擁護趙王的,紛紛表示支持。
守軍也不敢忤逆士族眾人的意見,何況蒯通手里還有幾千軍隊,于是當即將城頭旗幟撤去。
哨騎將襄國城的情況回報給張耳后,危局之下,他倒是清醒了不少。意識到這是趙王歇與陳馀要重建趙國,趙人自然不會反對復國,自己這個常山王看來是做不成了。
手下部將紛紛勸他去楚國投奔項羽,但張耳很清楚自己只是項羽用來瓦解趙國的工具,如今兵敗失國去投奔,搞不好對方一怒之下就會把自己給宰了。
得找一個最可能收留自己,又有足夠實力庇護自己的諸侯才行,河南王申陽是自己的小弟,可惜三川郡緊挨著楚國……突然,張耳想到了遠在漢中的劉邦,對了,就是他了!
戰斗結束后,趙歇、陳馀與韓信、田英雙方人馬一同回到襄國城進行了短暫的慶祝和休整,并未多作停留。由于雙方接下來還有很多任務,趙國各地需要立刻派兵去接管、平定,而韓信等人則需要盡快趕去關中,以促成漢王盡早出關,牽制項羽。
此去關中,需要經過西魏國,好在趙歇與魏豹關系不錯,為了方便韓信等人通行魏國,趙歇特命蒯通為趙王特使隨行。
而西魏王魏豹對于被遷封之事,內心也有不滿,只是不敢公然反對項羽罷了。所以他目前的立場是哪一方都不得罪,在收到趙王歇的照會后,西魏國各關隘一律對趙王特使蒯通這一行人馬予以放行。
經過二十余天的跋涉,韓信等人終于行至河東蒲坂渡口,此刻兩萬大軍正在作最后的休整,畢竟渡河后,就要面對三秦的軍隊了。
此時的雍王章邯,雖是三秦中實力最強的,但也是壓力最大的。
因為翟王董翳、塞王司馬欣的兵力都不多。尤其是司馬欣,根本不懂打仗,指望他能守住關中腹地是不可能的。
所以章邯封地雖在隴西和北地郡,但軍隊卻分布在關中核心腹地的各個要地駐守。
他除了要防漢中的漢王劉邦,也要協防河東的西魏王魏豹、河內的殷王司馬卬、三川的河南王申陽以及據守南陽毗鄰武關的穰侯王陵。
由于接防關中不久,章邯此時不僅要面臨外患的威脅,內部也是矛盾重重。
他畢竟不是秦國宗室,父親還是韓國人。因為投降項羽,二十萬秦軍葬送在他手上,秦人心中對他有怨恨,無法俯首帖耳。
再然后是趙賁和內史保,這兩個趙高的親信,如今統率兩萬秦兵占據著秦朝舊都咸陽附近大片土地,算是章邯治下的國中之國。
為了逐漸掌控整個雍國防區,經過幾個月的布局,章邯自己領兵坐鎮廢丘,其弟章平屯兵好畤,咸陽在趙賁和內史保手中,陳倉、大散關仍由原守將把持。關中以北隴東高原,原秦國內史北部和北地郡,章邯大概控制了一半城邑。其部將姚卬鎮守漆縣;周類鎮守栒邑;蘇駔鎮守泥陽;烏氏首領臣服章邯,拜為雍將軍。
隴西的西縣,是白馬羌的地盤,其首領盜巴也已宣布臣服章邯。
章邯現在最缺的是時間,若再給他兩年,他有信心能控制雍國大部分地盤,或許還能兼并掉趙賁和內史保的人馬。
等到那時候,就算漢軍想要翻越秦嶺,北上關中吃掉自己的地盤,也絕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