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月初一日,離五月初五日端午節只剩下短短的五天時間。
這天一早,江大志等四人就出了南陽城,繼續沿著官道南下。
一路的快馬加鞭,直接奔襲了百十里地,下午時分,來到了一座山下。
江大志站在山下,抬頭往山頂望去,但見此山不高,也就百十米的樣子,但是,山上樹木蔥蔥,山腰處圍繞著一團霧氣,山中隱隱還有流水之聲傳出。
更加奇妙的是,山腰雖有霧氣,但卻能夠看清山頂的景象,山頂上面矗立著一座寺廟,這個寺廟看上去也是十分宏偉。
“龍兄,這座山叫什么名字?山頂是什么廟宇?”江大志騎在馬上問道。
“這個不太清楚,得問當地的百姓才知道。”
江大志聽見王龍這話,立馬四下一望,看見不遠處有幾個農夫在田里干活,心想:“問這幾位老鄉肯定知道。”
“狗娃,你過去問下那幾位老鄉,看這是什么山?山上是什么廟?”
“好的,大哥。”
狗娃說罷,翻身下馬,往田間走去。
片刻過后,狗娃走了回來,說道:“大哥,老鄉說此山叫做玉泉山,山頂是關帝廟。”
“玉泉山,這不就是三國名將關羽舍身取義之地,我看此山甚有靈氣,咱們上去拜拜。”
“如此最好。”
王龍說罷,就翻身下馬。
他們把馬拴在官道旁的樹干上,徒步向山頂走去。
也就一炷香的時間,他們就爬到了山頂。
江大志站在山頂四下一望,看見不遠處有一座城池,當即問道:“龍兄,前面到了哪座城池?”
“照著咱們的速度走,前面應該到了山南東道地界,山南東道的北門戶就是襄州,襄州往南五十里地就到了荊州。”
江大志一聽王龍的話,心想:“襄州應該就是今天的襄陽城,這么說,算是進入了湖北地界,那么,離洞庭湖也就不遠了,五天的時間肯定是夠了。”
“前面即然是襄州,那就應該是三國時期的樊城,當年關二爺在此水淹七軍,獨拒曹操,當真威武呀!”
“是的,關二爺武功蓋世,忠義無雙,咱們都進去給關帝爺上柱香。”
“這個是必須的。”
江大志說罷,帶著王龍、笨牛、狗娃走進了關帝廟,看見里面的貢品擺了很多,想來香火應該很旺。
只見關二爺的塑像立于神龕上,左手提著青龍偃月刀,右手摸著下巴長須,面如赤棗,濃眉大眼,當真把關二爺的形象塑造的栩栩如生。
他們上香完畢,就走出關帝廟,直接往玉泉山山腳走去。
他們到了山腳,解開馬繩,翻身上馬,徑直往襄州奔去。
沒過多久,就進了襄州城。
“龍兄,身上的銀子都用完了,這下可怎么辦?”
“沒有別的辦法,只能找當地官府拿銀子。”
“此計甚好,反正這些當官的,搜刮的都是民脂民膏。”
他們直接找到襄州官府,拿了二百兩銀子,找了個客棧住下,休息一晚,明天繼續趕路。
今天是五月初二日,離五月初五日端午節只剩四天時間。
這天一早,他們就出發了。
從襄州城的南門出來,沿著官道南下。
由于襄州城離荊州城只有五十里地的樣子,他們在中午時分就趕到了荊州城外,只見荊州城城樓高大,不愧是戰爭要地。
進了荊州城,看見城內商業繁華,人來人往,當真好不熱鬧。
他們來到一家酒樓吃飯。
剛到酒樓門口,就有伙計走了出來幫他們牽馬。
“伙計,喂些上等的草料。”
“幾位爺放心,本店都是上等的草料。”
江大志沒等這個伙計把話說完,就走進了酒樓,因為,他懶得聽這些廢話。
一進酒樓,找了張靠近角落的桌子坐下。
一個伙計走了過來,說道:“幾位爺,吃點什么?”
“你們這里最拿手的菜是什么?”江大志問道。
“本店的招牌菜是清蒸長江魚。”
“好,來一份清蒸長江魚,還有什么?”
“還有蒸腌肉。”
“好,來一份,素菜有什么?”
“有剛出山的竹筍,蘑菇。”
“一樣來一份,再打一斤酒來。”
“好勒,幾位爺稍等。”
“龍兄,咱們已經走到山南東道的荊州城,也沒見一碗粥教的人再出現過,我這心里總是覺得怪怪的。”
“是有點奇怪,按道理說,一碗粥教在這些地方應該都有分舵,怎么沒見他們有什么行動?”
“這是個問題,他們在暗,咱們在明,現在的局勢有些被動呀!”
笨牛一聽江大志這話,當下笑著說道:“大哥,怕什么,咱們馬上就到洞庭湖,那個時候少林寺的無相大師一來,咱們還怕個鳥。”
“笨牛這話說的不錯。”
大伙一聽笨牛這話,都樂呵呵的笑了起來,正在這時,伙計也把他們的酒菜都端了上來。
“先不想這些,大伙先吃飯。”
江大志說罷,他們都開始悶頭吃飯。
飯剛吃到一半,江大志突然想到一個問題。
“龍兄,山南東道駐兵最多的地方應該就是荊州城吧?”
“應該是的。”
“為了這次洞庭湖誓師大會能夠順利召開,咱們從荊州城調兵五千,用來保衛安全。”
“如此最好。”
“咱們趕緊吃飯,吃完飯就去找荊州節度使。”
王龍、笨牛、狗娃齊聲說道:“好。”
大伙開始加速吃飯,吃完飯,結完賬,走出酒樓,伙計幫他們把馬牽了過來。
他們翻身上馬,往荊州府衙走去。
沒走多久,來到了荊州府衙。
江大志拿出皇上御賜的金牌,直接走進荊州府衙。
但見府衙大堂里面聚集著一群人,像是太守大人正在辦案。
他們就停在府衙大堂外面的院子里。
江大志讓狗娃拿著金牌,進去把太守大人叫出來。
沒過多久,太守大人急匆匆的跑了過來,說道:“下官荊州太守牛一生叩見江將軍。”
“牛大人不要客氣,江某前來只是想問你,荊州的軍營在何處?統兵的節度使是誰?”
“荊州軍營主要在城南五里處的蓮花山,統兵節度使是張威遠將軍。”
“多謝牛大人,打擾牛大人辦案,江某實在抱歉。”
“江將軍客氣了。”
“江某就不叨擾牛大人辦案了,告辭。”
“江將軍,請。”
江大志等四人對著牛一生施禮道別,走出荊州府衙,翻身上馬,直接往城南蓮花山奔去。
一路奔走了一炷香的時間,就到了蓮花山外,只見到處錦旗招展,不時還傳出將士的呼喊聲,當真十分威武壯觀。
來到軍營外,江大志直接亮出金牌,站崗的士兵跪地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江大志大聲的說道:“去通知張將軍,就說江湖總巡察使江大志求見。”
一個士兵說道:“是。”
沒過多久,張威遠就到了軍營門口。
“江某拜見張將軍。”
“江將軍,客氣了,里面請。”
江大志等四人跟著張威遠走進了軍營,來到中軍大帳里面。
四下坐定。
“江某這次來拜見張將軍,是想讓張將軍調五千精兵給我,用于維護洞庭湖誓師大會的順利召開。”
“江將軍手握皇上御賜金牌,別說五千精兵,就是要整個荊州兵營,張某也得拱手相讓呀!”
“張將軍,不要說這種話,你們同朝為臣,都是為皇上辦事,只要皇上需要,咱們就該赴湯蹈火,上刀山下火海,就是死路一條也要去走呀!”
“江將軍說的極是,不知江將軍這五千精兵現在就要嗎?”
“現在就要,十萬火急。”
“沒問題,張某就把手下親兵五千,調給江將軍差遣。”
“多謝張將軍,不知道張將軍可有戰船?江某想從水路去洞庭湖。”
“荊州地處長江之畔,戰船肯定是有,江將軍需要多少?”
“不知道張將軍的戰船一艘可以乘坐多少士兵?”
“戰船有大小之分,小的可以乘坐百人,大的可以乘坐千人。”
“那就五艘乘坐千人的戰船。”
“沒有問題,江將軍,請出帳,張某陪江將軍前去點兵。”
“多謝張將軍。”
江大志等四人跟著張威遠,走出中軍大帳,來到點將臺上。
走上點將臺的那一刻,江大志的心里生出了一種莫名的感覺,回想起上次登上點將臺,已是快一年前的事,當真歲月如梭,時光荏苒,一晃來到大唐已快一年。
點將臺下面的士兵敲響了戰鼓,不一會兒,士兵慢慢的集合過來。江大志放眼一望,黑壓壓的全是人頭,場面十分的壯觀。
江大志粗略的估計了一下人數,應該不下十萬雄兵。
張威遠大聲說道:“眾將士聽令。”
張威遠這話一說完,下面就傳來了“嘿嘿”的吼聲,由于人數龐大,這個吼聲當真響徹山谷,回聲更是久久的在山谷回蕩。
張威遠將右手一舉,下面的士兵停止了呼吼,整個軍營瞬間變得一片寂靜。
張威遠接著說道:“今天,本帥要調集五千士兵,前去助這位江將軍剿滅一碗粥教,希望被調集的士兵能夠聽從江將軍指揮,奮勇殺敵,一舉剿滅一碗粥教。”
張威遠的話剛說完,下面又傳來了響徹山谷的吼聲。
張威遠再次把右手一舉,吼聲立即停止。
張威遠發布命令道:“偏將趙勝聽令,命你帶領本部五千兵馬,前去助陣。”
趙勝走出人群,跪地接旨,說道:“末將領命。”
張威遠對著江大志說道:“江將軍,趙勝有勇有謀,定能助你完成大業。”
“多謝張將軍。”江大志對著張威遠抱拳拱手行禮說道。
“戰船都在江上,江將軍可以直接前去,傳達我的口令就可以取船。”
“這次真要多謝張將軍鼎力相助,江某不勝感激,等剿滅一碗粥教,一定請張將軍吃飯。”
“江將軍如此盛情,張某就在此等著江將軍凱旋。”
“多謝張將軍,江某就先告辭了。”
“江將軍,一路保重。”
江大志等四人跟張威遠互相行禮,然后告別。
他們走出軍營,趙勝帶著五千精兵也已經出了軍營。
趙勝走了過來,說道:“末將趙勝參見江將軍。”
“趙將軍,免禮,你帶著五千軍士直接去長江邊,乘坐戰船直接下行到洞庭湖。”
“末將領命。”
趙勝帶著大隊人馬,浩浩蕩蕩的向長江奔去。
江大志說道:“龍兄,咱們去租個船,跟在大軍后面,這回走水路下洞庭湖,也可欣賞下沿途的風景。”
“如此甚好,這樣一來,咱們的安全就更有了保障。”
“總之,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否則,后果就不堪設想。”
王龍、笨牛、狗娃齊聲說道:“是。”
江大志等四人跟在大軍的后面,向著長江進發。
此刻,江大志的心情很是激動,因為,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帶兵打仗,而且,這一次對手也是十分的強大,他很是喜歡這樣的挑戰,只有這樣,他才能夠找到存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