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都有一定的目的,好的目的、或者說目的是利己,而同時卻可以給大多數人帶來好處的表演是良性表演。反之是惡性表演!
有人說劉備比較假,虛偽,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為了收買人心,比如長坂坡摔阿斗其實是為了表現自己的愛才之心;比如渡江的時候帶上難民不過是收買民心;也有人說龐統本可以不死的,純粹是為了成全劉備所謂的仁義之心而死的;也有人說火燒聯營蜀軍的失敗完全是劉備不聽諸葛亮等人的勸告,為了所謂的兄弟義氣導致的!
怎么說呢,或許是吧,若是劉備心在黑一點,不那么在乎自己的名聲,或許龐統不會死;若是劉備以大局為重,先把關張兩位兄弟的死放在一邊,就不會有那么多士兵慘死,蜀國也不會那么快滅亡!
但反過來想一下,劉備顧全自己的名聲本身并沒有錯,其中也有表演的成分,但他沒有讓龐統去赴死,這都是龐統為了成全他而自己去慷慨赴死的,以臥龍鳳雛之精明,劉備的仁義是真是假難道看不出來,為何一個愿意為了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一個愿意為了他從容就義,慷慨赴死!
而火燒連營蜀軍的失敗他肯定是有責任的,在于他的不理智,在于他的無能,在于他錯誤的估計的吳軍的實力,但失敗并不是他所能預測的,他去的目的是為了打敗吳軍,為了給兩位兄弟報仇,并非去為了尋求更大的失?。∫膊⒉皇菫榱思铀偈駠臏缤觯?
也就是說,他的這一系列表演的目的其實是好的,為了顧全自己的名聲,為了體現出自己的仁義之心……這有什么錯???
只是結果出現了偏差,沒有按照自己預想的那樣去發展,從而引發的更大的錯誤的發生!所以我認為這是良性表演。
而隋煬帝楊廣則不同,在他還不是太子的時候就沉迷酒色,聽說皇上要來,趕緊將自己身邊的美女藏起來,穿上打布丁的衣服……給皇帝留下來好的印像,為他以后爭奪太子之位,篡奪皇帝之位打下基礎。當然,這本身也沒有錯,權力,人之欲也?酒色,亦人之欲也!
歷史上很多皇帝都是靠著非法手段奪得大位,比如秦二世胡亥,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比如明成祖朱棣……,但我們可以認為李世民和朱棣的表演是良性表演,雖然他們也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的抱負,為了自己的理想,也為了自己的權力,于是開創了了一個時代的盛世,延續了一個帝國的統治!
而秦二世胡亥,隋煬帝楊廣的表演是惡性表演,他們也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的權力,為了貪圖享受,于是讓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于是各地豪杰群起而討之,結束了一個帝國的統治。
每個人都渴望有一個表演平臺,每個人都渴望有觀眾。于是乎權力的巔峰才那么誘人,才誘惑著許許多多的人前赴后繼,永不停息!因為在那個位置,所有人都是你的觀眾,所有的眼睛都注視著你,仰望著你,不管你的表演是多么的精彩還是拙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