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昭陽
- 天敵游戲
- 云鳥銜風
- 2435字
- 2024-06-02 12:01:00
“想要掩蓋動靜,就要以更大的聲勢去覆蓋世界。”
他低聲自語,望向頭頂的天空。
那是巍峨不動的蒼天,以及蒼天之上周行而不殆的黑月。
按照他的猜想,既然所有的世界都存在著相當于生命的天敵,所有的一切都被命名為【天敵游戲】,那么就必然存在于戰勝天敵的方法。
雖然只是簡單而膚淺的望文生義。
但……他還是想去試試。
于是他舉起了魔杖,就去試了。
“一分為十,核彈法術,投射物威力集中……重復五次,投射物威力集中,發射。”
這根魔杖是李海默先前處于一種極限堆傷害的想法制作的靈感產物。
在穿越前,受限于電腦計算機的配置問題,魔杖的傷害可能無上限,但芯片是絕對有上限的。但要是來到現實中又會怎么樣呢?直接形成一個天體的黑洞?那不至于,他的法術還沒夸張到那種程度,但威力絕對……超乎想象的龐大。
所以,絕對有樂子看了。
法杖的內部已經被塞入了極多的修正法術以及攻擊法術,并且加入了大量卡bug般的機制用法,這已經是他在“常規攻擊”范疇內能達到的極致規模,根據簡單的揣測,這份爆炸的影響甚至可能一次性炸掉幾座城市!
他是絕對不敢在地上放這種東西的。
于是下一刻,極致內斂的光芒倏忽而出,從魔杖的端頭直接飛射而出,象征著法術的藍條和延遲的白條頓時出現在魔杖兩側,開始緩慢的恢復。
最開始的三秒最是寧靜。
即沒有驚天動地的轟然,也沒有突如其來的閃爍,只有在心中默念的話語。
然后……霎時間,肉眼不可見的光芒徑直劃破千萬米的距離,在上千公里外的世界中變為極其微小的一個光點。
于是那時在地上,所有還在望天的人,都看見了……第二個太陽的冉冉升起。
首先地球星環的截斷。
貫穿天穹的碎石星河幾乎是一瞬間就被純粹的力量沖激,化作大片大片的物質云開始潰散,接著在物理的反應中化作塵埃和射線。
讓等離子的焰流將世界照徹的光芒萬丈,于是黑暗突然消失了,萬物都在堂皇的光中起舞,化作純粹的火球,這便是第一重的法術,已經將星環徹底的截斷。
隨后,是法術內部計時的到達。
“那是……”
那時,所有還活著的生命都在抬頭,望著頭頂短暫晴朗的天空,以及那不可思議的突然出現在天邊綴飾的太陽。
浩瀚的光芒在逐漸化作深藍的暴熱火球中再度升起。
在二重法術觸發的瞬間,龐大的射流再度激射而出!天宇間流下無數條裂痕,煥發無窮光芒的內核在漆黑的世界中熊熊升起,行星被遠在高層大氣之外的火云點亮整個半球!
大片大片的飛碟都在其中化作光芒蒸發。
最后,在地上一些還活著的,掙扎求生的人不可思議的目光中,太陽再度發生變化。
浩瀚的力量開始回縮。
物質本身蓬勃而發的力量,突然間被某種接近法則級別的力量積壓,于是原子間相互排斥的力量在極小范圍內的物質對抗中來到了一種史無前例的恐怖烈度,亮度直抵數萬億流明,超越核爆瞬間的更強光芒!
且存在時間極為漫長!
這種規模的力量若是發生在地面上,方圓萬里里都會化作焦土,已經超過了任何核彈的能級,甚至超越了原子恐龍所釋放的吐息力量不知多少倍。
渺小的光球因此也一下子得到了更長的延續時間,在魔杖給的是初始慣性法則下,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運動貫穿浩瀚的星環,讓路途上的一切,包括飛碟在內盡數在最純粹的破壞面前瓦解。
并在遠離地球的地方,使擠壓力取消,讓法術的三度爆破,使光線最后一次迎來暴漲。
這一次……是在火星之上都能目見的光芒,其火球的體積來到了不可思議的黑月十六分之一。
任何生存在物質世界當中的生命,都會敬畏這股純粹的力量。
爆炸終于結束。
然而當時李海默還不知道的是,雖然黑月因為距離過遠,依舊安然無恙,但飛碟已經滿天亂飛了。如果此時有人還能夠測算黑月的軌道數據的話,就能發現這顆天體的速度突然變得有些飄忽不定起來。
沒有人知道內部發生了什么。
而深海之下的眾人也順利開啟了超空泡航行模式,在極速模式的支持下,迅速跨越了太平洋,抵達目的地。
一路平安。
但那時,早已提前做好計劃的李海默已經通過傳送法術來到鯨歌標注的坐標處,提前等待!
其實在之前,他就早已有了先鋒探路的想法,只是因為被各種瑣事纏身,今日剛好合適,才順便探個路。
不過說來倒也奇妙,坐標的位置最初根據核算后,發現位于南緯五十度左右的高緯度地區,但經過更詳細的解析,眾人赫然發現居然位于距離陸地最遠的位置!
那是一處南太平洋中央的位置,在舊時代的數據庫中,被稱為尼莫點(Point Nemo)。
又稱“世界上距離陸地最遠的地方”,哪怕是最近的陸地,都相隔足足2268千米之遠!甚至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距離此地最近的人類就是居住于四百公里之上太空站的人類。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此處已經成為了航天器再入大氣層的最佳墓場。
而這個時代最為奇妙之處就在于此。
一個地方,若是沒有名字,那就絕對不會有任何人關注,但若是被冠以名頭,哪怕再遠,在足夠的人口基數下也會有吃飽了撐著的人,不遠千里迢迢前來參觀。
于是在這個世界的七十年代,隨著填海造陸的技術愈發強大,赫然成為了這個世界的旅游景點之一!
另一方面,由于距離陸地遙遠,補給物資天然困難,所以在造島的過程中很快就有人想到了突發災難,以及自體循環的建設需求。
很快,隨著一套完整的生態循環系統建立,伴隨著可控聚變堆、充足的避難設施、娛樂設施以及生態模擬園區的完成,幾乎相當于一個小型的海底國家樂園就這樣被建設了起來。同時被大量的運用于各種遠洋科研任務。
而在災難發生后,人們也就順理成章的逃入地下基地,在足夠深的地方繼續生活。
至于這座曾經駐扎著大量科研人員、海洋學者的地方,也逐漸在越來越多聞歌而來的人的幫助下,延續至今。
李海默從天空緩緩落下時。
那時的天空還下著綿綿細雨,浩瀚的大洋之上有無數的積雨云盤旋,在遠方堆積成如墨的蒼穹,叫他莫名回想起當日和風魔王獸對峙的時光。
但真的到了地點,卻沒有發現傳說中的小島。
雖說資料里確實有尼莫點難以造島的敘述報告,但在當初人類鬼斧神工的工程力量下,據說確實是硬生生的在海底堆砌了一座高約千米的山峰!如此的工程奇跡,不可能只是十幾年過去就沒有了一點痕跡。
這讓他一開始感到有些詫異,但很快,隨著李海默的念頭轉了轉就有了答案。
輕輕施展全知之眼法術……大洋之下的世界,便呈現在了他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