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諾維科夫自洽性原則背反
- 天敵游戲
- 云鳥銜風
- 3014字
- 2024-05-31 09:00:00
地球的極點之一,南極。
此時,源自于太古的風雪已經愈演愈烈,千萬的冰棱與億萬的雪花在凍原上飛揚,明明沒有太陽風暴,藍紫色的炫目極光卻依舊能從大氣層外清晰的目見,在灰云籠罩的南極洲上絢爛迷人。
這同樣干擾了衛星的信號,讓各國駐扎的基地基本失去了聯系。
“不僅僅是異常重力帶,我們還發現了地球磁場已經出現了問題,對于全球的通訊皆有影響……第一波次的無人機器已經進去搜索了。”
低軌空天飛機內部,玄女號內部,亞洲國際的高級將領,正剛剛聽完來自地面的數據匯報。
而這里所謂的空天飛機,即大氣層/太空兩用飛行器,是在上個世紀人們所幻想的一種代替火箭的運輸工具,在各種材料學發展壯大的至今,人類已經能夠掌握這種革命性的技術。
只是介于火箭技術目前的成熟型,規模化,天鉤衛星系統的壯大,以及成本問題,現在還處于小規模試生產階段,被多用于軍事用途。
在天鉤系統離線了大半的至今,才真正步入初步的實用化階段。
而現在,亞洲國際內部少數幾個戰時指揮行動的高層就在此處匯聚一堂。其中就包括了旁聽的李海默,以及他名義上的“秘書”,詩飛白。
待到飛機進入平穩爬升階段,時間差不多后,一位共和的將領表情嚴肅,立即示意會議的開始,希望眾人商討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計劃對策,以及近期有哪些可以用于應對異常的收獲。
接著立馬就有一位先前李海默在空間站見過的博士舉手,要求報告重要的事項。
而這第一句話,就是有關于異常發生源頭的……重點。
“首先,根據某個關鍵性的情報,我們終于有了先前異常事件發生的大致模型,已經能夠完全確保所有事件的邏輯鏈都能夠被這個大框架所解釋。”
語出驚人。
見在場高官皆投來驚訝神情,那人立即微微一笑,順勢按下桌上的按鈕,讓對應的AI眼鏡從桌子下面升起。
博士抬了抬手,示意在場的幾人戴上。這很顯然某種現實增強設備,只是李海默卻沒怎么見過這種小玩意,心想看起來倒是有點像小時候的谷歌眼鏡,但一戴上,他就立馬有些驚訝起來。
眼前,是近乎于擬真的操作界面,UI正以一種完全懸浮、可交互的狀態懸浮在空中,而在會議桌的中央,有一顆地球的模型正清晰的懸浮在上!細節近乎達到了肉眼觀看的程度,同時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己的視角里單方面的放大縮小,或是調整后通過“數據傳輸”,讓他人觀摩。
這分明就是一套超過了他原本世界的AR現實交互系統!
感受著眼眶上的壓力,這種便攜性超乎想象。
另一邊,博士見眾人已經戴上AR眼鏡,立即開始操縱地球模型,同時放出大量的資料圖片‘遞交’到眾人面前。讓模型上顯現出數百個密密麻麻的紅點。這些,都是過去兩個月內發生的所有異常事件。
且任何位置的紅點,只要輕輕點擊就能查看其中的全部內容,完整的事情經過與時間軸劃分。
不過和最初的混亂不同,現在……這位博士終于可以清晰的,系統的展現出自己的研究成果。
“在這里,我們將各類異常事件分為具體的三個部分,就能確切的驗證之前秘密情報記錄中的事實,我也相信你們能發現其中的共性,所以請你們見證吧!”
他像是賣關子一般,臉上帶著昂揚的神采。
“即……這三方,其實各來自不同的世界,是三種不同的力量!”
黑月臨空、飛碟。
巨型怪獸、大型生命。
改造怪物、魔法力量、異種生命。
各種原始數據,目擊記錄在規定的模型框架下被迅速整理歸納,統計分類,情況一下子變得極為明了。
就如同門捷列夫之于元素周期表,眾人頓時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但更多的,是在場的好幾人都在思考,這位博士口中的秘密情報到底來自于何許人。
其他的世界又是什么意思?
有人倒是想問一問,但還沒等一分鐘,會議桌上的畫面就直接再轉,來到了之前的南極基地·零號超自然遺跡的采樣結果數據上,眾人腦筋差點沒轉過來。
博士立即說道:
“既然我們能得知,異常皆是從其他世界入侵的這個事實,那么理論模型的建立就對我們來說很簡單了。結合先前在零號遺跡周圍的地層檢測結果,我們就能暫時的將其定性為……一種‘歷史融合’現象。”
其實說道這里,這位博士自己也有點不太肯定起來,畢竟這種層面已經完全脫離了實際范疇,來到了完全空想的理論層級上。
但終究是一種全新觀點,叫李海默的雙眼也為之一亮。
在博士的敘述中,這種被稱為‘歷史融合’的結論,其實還是源自于現實中觀察到的現象:
零號遺跡內部,超古代冰層中的上千萬年前的痕跡,以及計算機中數據的更改,都代表著這個可能性之高,結合李海默所說的世界碰撞大背景,遠遠要比什么缸中之腦要靠譜。
但可能因為這位博士跳躍的思路太快,很快就有人不耐煩,發出疑問,想要駁斥這套理論其中的破綻。
一位有著高級知識分子背景的將領站起身,打斷了他的敘述,皺著眉頭說道。
“首先,暫且不說你那套歷史融合的理論,就‘其他的世界’這種東西,根據奧康剃刀中‘如無必要、勿增實體’的原則,沒必要存在才是吧?”
所謂奧康剃刀,即科學方法論的基礎準則之一“簡單有效原理”。
用通俗的話來說,當一個事件出現在你的面前時,可以解釋這個事件的理論幾乎是無窮無盡的。舉個不恰當的例子,譬如地心說與日心說之別,其實從數學建模上來看兩者其實都可以成立,只是參照系的不同,但根據簡單有效原理,科學家就是會采用后者。
而這一原則發展至今,早已成為科學的基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那么,既然‘約簡潔的原理和理論越有效’,那么為什么要加個‘其他的世界’這種不知所謂的設定呢?這就是他所發出的疑問。
這位將領甚至有些感到好笑,問道:“難不成之前有關于世界末日的傳言,是真的?”
但博士竟然不可思議的點了點頭,直言不諱的說道:“沒錯,是真的,這是上級確定后的情報,請各位不要主動透露給他人。”
同時他看向李海默,留下一個耐人尋味的目光,卻沒有任何人發現這個動作。
“這個,其實我也有個問題。”
會議桌的一角,一時見眾人突然沒再有說話,詩飛白好奇的舉起小手發問。
“既然這套理論是歷史碰撞修改了,那為什么我們的記憶就不會被影響呢?這套理論,并不能解釋記憶的問題吧?”
這個問題其實也很正常。
所謂的記憶,即是物質的碰撞在大腦中留下的痕跡,再具體一點,就是光子信號更改腦神經元,留下固定的結構。
如果說歷史構成了一個人的過去,而記憶只是過去的人的一部分。
而當歷史都被更改之后,那么人又怎能獨善其外呢?
正如有關于時間旅行的種種可能也有人做出了許多疑問和解釋,一種名為‘諾維科夫自洽性原則’的解釋就正好與其相關。這種理論認為,如果真有某種東西完全改變了過去,那么現在的現實就是“經過了所有改變”后的最終結果。
如果真的發生了‘歷史融合’,那有些人,甚至是人類本身都根本不會誕生,亦或者雖然會維持現狀,但人類絕對不會察覺到“歷史融合”這件事才對。
現在這種情況,可能恰恰說明了博士這套理論的漏洞所在。
只見這位學者露出贊許的表情,點了點頭。
“確實,這是目前無法解釋的一個地方,不過這套理論我們先用著,如果各位有更好的想法也可以提出。”
“況且,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也并不是這件事。”
很快,會議桌上的畫面再度變化,來到當前的南極上空,衛星所拍攝的灰暗圖像中。
“我之所以和大家詳細闡述剛剛的理論,就是要說一下,我的這套理論確實起作用了,至少在主觀上,很符合大眾的直覺。”
數據圖像中,是世界各地陸續發來的,難以置信的報告和文件資料整理。
“現在,所有研究所,研究地質學、氣象學相關課題的人,都開始發現目前的數據和自己的記憶對不上了。”
“若這是個小范圍事件還好,但現在……”
這位滿鬢斑白,來自高等學府的博士此刻臉上只有滿目的凝重和憂愁。
“全世界的所有科學家,都要面對主觀與客觀不統一的事實。”
“科學的基礎,正在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