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下蠕蟲之血會提供短暫的,與法術“全知之眼”類似的“千里眼”效果,能力是看清所有目之所及內所有事物的奇異視野。
話是這么說的,游戲里也就是個透視,但真具體說起來就很奇特。
“嘔……”
淺綠色的液體嘗下去的第一感覺像是在喝粘稠的,和中藥熬了一天的鼻*,又苦又澀,還帶著一股嚼勁……
即使已經喝過實驗了一次,李海默心中浮現的第一反應還是:
——要不做成藥丸吞了吧?
也不知道做成藥丸還有沒有效果就是了。
但效果,也是十分的顯著。
幾乎是立竿見影的見效,立即,一種清涼的感覺便從體內涌現,鉆入雙眸,同時在腦海中傳來陣陣夏天吃冰棒的清涼感。
“嘶……”
李海默忍住捂住額頭的沖動。
下一秒,雙眼睜開。
躍濺的海浪,舒卷的流云,一切都分毫畢現起來,在視野里疊合卻不遮擋,相近而又分離,遠方地平線像是鋪開的卷軼,徹底闡述出自己的奧秘。
——類似半透明的視覺……但又非完全如此。
之前他嘗試了一下,好像只需要將注意力集中在某個“距離”的區間內,那個范圍內的事物就會變得無比清晰,同時視界變得極其寬敞,似乎任何事物都無法瞞過自己的注視。
青年已經能夠注視到海平面之下的世界。
——地球的曲率……已經不能阻擋我的視野。
一直延伸到極遠處,才超過自己目力的極限。
同時,他也在不轉身的情況下看見了背后的陸地。
沒錯,這是一種超過360°的范圍性視覺。
通常來說,大腦本應該是無法處理這種視覺的。即使人類的腦區天生具備強大的“代償”的功能,也不該可以同時處理看見下面的時候看見上面,看見前面的時候看見后面的情況。
但事實上就是做到了。
只是青年不知曉的是,如果此時有人注視李海默的雙眼,一定會為那瞳孔內的異狀感到吃驚和匪夷所思。
無數微乎其微的淡紫色符文與奇異色彩正在其中流淌,呈現出千變萬化的幾何結構,構成一道道銘文密符,發散奇異神芒隱隱照亮周遭。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問題也涌現出來。
“等等,蠕蟲血液持續的時間……怎么比游戲機里面的要短那么多?”
大洋之上,突然感覺到藥效減弱的李海默眉頭一皺,立即向下釋放傳送法術,離開火熱的氣團,潛入大洋數百米。
旋即制造懸浮凝膠地面,進行短暫的停頓思索。
現在的他已經不需要呼吸。
這或許,和李海默之前一個想過但沒有去注意的問題有關。
他早已有所猜測和進行實驗的意向,但限于時間的緊迫和情況的危機已經忘在了腦后,如今沒想到在現在被迫面對這個問題。
那就是……
“不同世界的規則是相融的嗎?為何一種遵循基礎物理法則完全不同的事物,來到另一個世界,卻能夠平穩運行?”
他本來以為自己知道了答案的。
揮舞另一根魔杖,立刻,深紫色的最強魔法飛彈爆發,極高濃度的恐怖魔力在接近柄端的部分聚集成點,于間不容發的剎那爆射。
剎————轟!
璀璨的魔法光芒如絲如線般瞬間擊穿海水,如柱般噴涌的魔彈拉出一條綿長的光輝,于遠方深處炸出一個巨大空洞,水凝蒸汽在其中逐漸生成。
但李海默的心情卻更加的糟糕,和……疑惑。
“威力,比另一個世界要下降至少三四成左右,為何會發生這種變化?”
不過,并不是因為變化浮動過大而感到糟糕。
恰恰相反,作為擁有鍵盤俠、作家、跑團主持人稱號的口嗨大師與略懂知客,正是因為這種變化浮動過小他才感到詫異。
在他的想法中,應該要不就是沒有變化,要不就是……
瞬間爆炸。
這是一個最簡單的道理。
從最微小的生命,細胞的結構說起,細胞對比人類制造的計算機,其實數據量要比計算機內儲存的系統信息要少的多的多,但為什么DNA的數據量如此之小,卻能精確無誤實現如此復雜的一系列的化合反應?
細胞調用的函數庫又在哪里?
原因很簡單,人類為了程序的實現創造了自己的函數庫,而細胞結構的函數庫就是大自然的本身!
這個函數庫告訴細胞,水絕對會在零攝氏度凍結,一百度沸騰,各種酶的催化結果絕對是如此這般。這些數據都不記載在細胞結構當中,而是大自然本身內部,自然規律,就是細胞調用的函數本身!
所以,當一個最微小的物理規律常數變化時,帶給任何宏觀的生命都是災難性的!哪怕是光子這種簡約的粒子,都具備大量極其關鍵的特征值,一旦改動,所有宏觀結構都會灰飛煙滅,更別說更為復雜的宏觀結構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怎么會出現“世界融合了一點,但沒有完全融合”的情況呢?
可現在,恰恰如此。
李海默本來以為答案是:世界重疊的進程一旦開始,某種更為高級的“萬有理論”就開始發揮作用了,所以世界當中的一切都可以互通有無。
但現在……他需要推翻以往的所有觀念,因為現實遠遠比他所想的更為復雜與深層。
還有,作戰計劃也要因此做出改變,現有攜帶的藥劑數量已經不知道夠不夠支撐自己走到風魔王獸“瑪伽巴薩”近前,用毀滅法術/變形法術將其擊殺。
深海之下,李海默緊握魔杖。
情況變化太多,未知太多,未解明的現象也太多。
萬一法術對于另一個世界的怪物效果微弱呢?自己準備的藥水不起作用呢?亦或是……自己一不小心,在戰斗中失誤,葬身大海了呢?
他沉默良久。
但最后,他還是笑著搖了搖頭。
“瞻前顧后,李海默啊李海默,你何時這么婆媽了?”
——既然想去做,那就去做,沒必要畏畏縮縮的。
有的時候就是這樣,人的心底就是會莫名生出某種悸動,哪怕是長年累月被理性所熏陶的智者,亦會在這種情況下做出莽撞之事。
所以,他決定去做。
即使只是為了自己,也得去停下這場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