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 望月山記
- 君山郭宋
- 2126字
- 2022-03-11 12:53:28
轉眼過了三月有余。白仙姑與公孫遠交往久了,發現院內清凈無人,也就變得隨意的多了。
公孫遠卻由于貪戀美色,家里的任何事情也都不管不問了。他不知道自己的元陽已失,身體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充實了。
白仙姑得了公孫遠的元陽,滿心歡喜的回到洞中,眾妖都來恭賀。
白仙姑大喜,大擺筵席與眾妖飲酒談笑,只見一個看門的小妖來報說:“洞主,玉盤山的花冠真人來了。”
白仙姑一聽,急忙起身相迎。白仙姑與花冠真人敘禮已畢,白仙姑吩咐從新擺了筵席,請花冠真人坐了客位,其他眾妖側坐相陪,暢飲閑敘。
花冠真人笑盈盈的說:“聽說妹妹得了一個情郎,夜夜歡聚,不但有益修煉,而且還能滿足情欲樂趣。今天姐姐既然來了,就借妹妹的酒,先敬你三杯,改日也求妹妹帶著姐姐,會會你的得如意郎君,不知妹妹意下如何?”
白仙姑說:“姐姐離此地有千里之遙,也不知道從哪里得的消息?”
花冠真人說:“前些人日子,我多日也不你見來,我就卜算一卦,方才得知妹妹有了喜事。所以,姐姐就特意前來道賀了。”
白仙姑說:“現今小妹也正為此事作難,還想請姐姐拿個主意。”
花冠真人說:“你們兩個現在正在得意之時,會有什么為難之處?”
白仙姑長嘆的一聲說:“自從上次小妹出洞閑游,遇上了此人,見他天庭飽滿,精神充沛,身體精壯,所以才故意與他相遇,引誘他上鉤,密定私約。誰知他與我交往不到半年,就已經無精打采,骨形消瘦,如今元陽我已得到,他對我修煉已經毫無任何的用處。本來打算直接離他而去,但見他對我情深義重,心中又舍不得。因此進退兩難,所以才想請姐姐為我出個主意。”
花冠真人說:“以我看來,就讓他潛心休養,以免丟了性命吧!妹妹也可以趁此機會打破欲網,斬斷情絲,回洞專修大道。這是兩不相負的辦法。若要是繼續往來,恐怕以后日久生變,反倒會招來禍患。雖然說我們有些道術沒有什么事。但是,常言說的好,邪不能侵正。我勸妹妹還是早斷了這份情,及早回頭吧。就怕你一直癡情不悟,真要是到了夢醒的時候,再要回頭,恐怕已經遲了,到那時后悔都已經晚了?”
白仙姑聽了默默點頭說:“姐姐指教的真是金玉良言。小妹知道以后該怎么做了”說完仍又開始飲酒談笑,一直飲到西方太陽落下。花冠真人說:“攪擾了妹妹多時,現在天色以晚,我已該回洞了。”
白仙姑說:“我們都是姐妹,何必客套?姐姐下次,咱們大家一起飲酒談笑!”
花冠真人說:“妹妹放心,姐姐以后會常來打攪!”言罷告辭乘風而去。
白仙姑送走花冠真人以后,暗想花冠真人說過話,但想起自從與公孫遠相遇以后,能夜夜滿足情欲,心中猶豫不決。
白仙姑正思間,突然酒勁上來,滿腦子的都是云雨之歡,早把剛才所說禁欲的話拋到腦后忘的一干二凈,駕起妖云直奔公孫遠的住處,站在窗外向里看去,只見,公孫遠的屋內非常寂靜。桌案上燈火昏暗,公孫遠身形消瘦的躺在床上。
白仙姑回想起第一次來到此處時,公孫遠精神飽滿、生龍活虎!屋內是整齊干凈。今日在見,已是和以往大不不同。白仙姑暗自嘆了一口氣心想:“能快樂一天是一天吧!”推開門就走了進去,輕輕將公子喚醒。
公孫遠正昏睡,忽然聽到有人叫他,睜開眼睛,一看是白仙姑急忙說:“原來是燕霖妹妹來了”說罷,吃力的起身拉著白仙姑的與他靠肩坐下。
白仙姑酒興正濃,春心蕩漾,恨不的立即與公孫遠云雨交合。所以也不閑話,就上了公孫遠的床。
范鴻自從聽了公孫遠吩咐交代,沒有公孫遠的允許任何人不能到后院打攪,想著公孫遠是專心讀書,心中深感欣慰,所以,每天只叫鄭謙送飯,其他的也不在意。只不過,時間長了,范鴻發現公孫遠也不去游山玩水,也不像以前那樣讀書累了出來與莊園里的人說笑散心了,更是聽不到公孫遠的讀書聲了。范鴻心中感到奇怪,但公孫遠已經吩咐過了,他必定是下人,又不敢去后院去問,只能去問鄭謙。
鄭謙回說:“我們公子每天不是坐在那里發呆,就是躺在床上睡覺,從沒有見他讀書寫字,吟詩作畫。剛開始我們公子還在后院來回踱步,現在我看他臉面尖瘦,走起路來都是氣喘吁吁,也就不出來了。還有,現在天還沒黑就千叮萬囑的讓我不要再去伺候他,把我攆出后院以后,就把后院的門鎖上了,也不知道他晚上在屋里干什么。我也也不知道他為什么會突然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范鴻聽了鄭謙的話,心中驚疑不定暗想:“莫非后院還有其他人?但莊子附近從沒有聽說過有如此水性的女人啊。就算是望月山的那個與他說話的女子,也是離此地甚遠,恐怕也很難來到這里。”思來想去,也想不出所以然來。
范鴻心中想了許久,突然想到一個辦法說:“現在咱們果園里的果子也快熟了,按照規矩要我們公子親自開園以后,方能開園采摘,過幾天你去請公子過去,看看我們公子的情況以后,我們再作打算。你也不能光想著貪玩,要用心服侍我們公子才是最要緊的事。”說完,范鴻又去查看果園了。
范鴻不知道公孫遠已經被白仙姑迷惑,整日想著與白仙姑廝混,早就把首采的事情忘了。范鴻等來幾天不見公孫遠回應,也沒有辦法也就將采摘的事情看的淡了。鄭謙心中確是興奮不已。
原來,鄭謙的父母是公孫家的佃戶,早些年因病都去了,公孫老員見他孤苦可憐就讓陪公孫遠作伴讀書。雖然鄭謙年齡與公孫遠相仿,但心智還未開竅,還是七八歲的孩子心態,整日無事就是想著是領著一幫孩子玩耍。他見范鴻看守果園之意松了許多,便留心盤算著著去偷摘一些果子與他平時一起玩耍的孩子們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