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如何釋放你的“鋒芒”

吃了一頓無比冗長的飯,對面坐著“人文知識分子”的代表許知遠先生。

此前我跟他只見過一次,這是第二次。我對所有名人都是略有戒備的,但語態上還是會不自覺帶有一絲調侃,當然,這完全是在正常范圍內……萬萬沒想到,他居然發飆了!

這簡直是在所有社交場合中,唯一一次不是由我主動挑起來的沖突!而且他說到激動之處居然還哭了!

這真是把我狠狠震驚了ー下——后來他說是因為小時候搬家,膽子變得特別小,平時在學校連廁所都不敢上,每天都是尿濕了褲子回家。他覺得我恃強凌弱,是那種他要堅決反對的惡人。

我說,我倒不是為自己辯解,但一來我也痛恨你痛恨的那種人;二來我自己并不是那種人,你不必這么快給我貼上標簽。

還有呢,我也還你個故事。我小時候也是搬家到外地,每天都有人欺負我。但我爸媽完全保護不了我,因為他們也在單位里被別人欺負。

所以,當你可以逃回父母懷抱的時候,你覺得我該如何?

許先生……

這是我在一次飯局上遇到許知遠后,發的一條朋友圈,我得再次分享我的那段經歷。

一次飯局上,我遇到了許知遠,“撕”了一架,離席的時候,還跟許知遠同志在門口擁抱了一下,也算是“一抱泯恩仇”。

回家的路上,我腦子里盤旋著一個問題——我究竟要跟許先生建立起何種關系?

我們是通過“撕”來發泄情緒,捍衛觀念,還是借此打開了陌生人之間客套的閉環?雖然經歷過無數次的峰回路轉,但在跳起來“撕”的那一瞬間,我還是會遵循“沖突之書”的第一原則——對自己的身體誠實。

身體會告訴我,“撕”還是不“撕”,以及“撕”到什么程度。

第一原則:不讓身體受傷

把沖突的五個層次翻轉過來,就變成了“沖突過濾器”(圖4)。

在熟人社會中,如果有沖突發生,就會依照這個序位依次“過濾”:

如果在身份層定不了輸贏,就會進入到觀念層進行辯論;

如果在觀念層糾葛不清,再進入到關系層論親疏;

要是關系層曖昧不明,得進入情緒層進行對抗;

情緒層還無法妥協的,最后都要靠身體層來承受和消化。

這一層層的過濾,就是一層層的減壓和緩沖的過程。但身體作為最后的落點,則被迫吞下了最后的怨氣。

然而身體是誠實的。身體不會反駁,它最終會以病變的方式來告訴你結果。

大多數人讀不懂自己的身體信息,胃脹了只是覺得吃得不好,胸悶了就去外面散個步,透透氣,甚至試圖看喜劇逗自己笑……但很可能,你的胃脹是因為項目失控而導致的焦慮,胸悶是因為與愛人意見相悖而無從排遣,這些都是因為上幾層防護沒有完成過濾,才導致所有的問題都需要身體作為終端來承受。

picture

圖4

我非常理解許知遠的情緒爆發——他沒有否定自己的身體感受,感到難過了就直接跳起來,沒在意其他層面的束縛。他的行為看似無禮,卻對自己的身體反應非常誠實。

當然,誠實的表達有很多種,許知遠從日常客套直接跳到發飆狀態,也令我大為吃驚。因為在我看來,從“話不投機”到“人身攻擊”之間有無數個層次,如果最開始就不壓抑自己感受的話,之后也不會產生這么大的反彈(他在發飆前,還跟我說了無數場面話)。

因此我的忠告是,除非你真的不在意,否則請一定試著說出來。因為每一口怨氣都是一個如假包換的病因。

第二原則: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在城市中,很多人正在完成“原子化”的洗禮——脫離了故土,沒有背景和人脈,胼手胝足地建構起自己的天地。

“原子化”的個人在面對這個社會時,行進的道路跟“修行”的原理幾乎一樣——通過修身來控制情緒,用情緒影響關系,靠關系協調觀念,以觀念去樹立身份……原發點已從身份變成了身體,從“我是誰家的孩子”,悄然轉換成“我想成為誰”。

顛倒已經發生。

身體是自我覺知的開始,我們都可能經歷身份崩解、觀念多元、關系疏離、情緒躁動,需要一步步去熟悉這個探索的過程,每一個層面的困擾都是全新的課題。在以前的社會結構中,不懂的時候可以請教父母和權威人士,不安的時候可以回家躲避——許知遠之所以被我的故事噎回去,也是因為他抱怨的還是在框架內的委屈,而我從一開始就沒有框架的保護。這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人設。

但我的財富在于,因為從小就不相信父母或權威人士可以保護到我,我更能敏感地感受到這個“原子化”的社會正在發生怎樣的顛覆。

是的,我在童年就已經完成了“原子化”的心理建設,我相信步步為營,并不眷戀任何“權威人士可以保護我”的妄想。

而在上一個穩固模型被徹底顛覆之前,難免有人還會留戀那種安全感和歸屬感。無論是企圖尋求家庭的庇護,還是信某位“專家”“大師”或“人生導師”,很多人毫不猶豫地捐出了“自我”(通過壓抑情緒、漠視關系、觀念屏蔽等手段),妄圖一舉解決人生中的所有困擾。

這種“黑箱化”的處世態度,本質上就是封建思想的殘余(圖5)。

但事實上呢?黑箱是會發酵的,亂作一團的層面只會更加污穢。所以在忍無可忍之際,有些人就會反出師門,把一切不如意都推給曾經的老師,然后轉投另一尊“新神”……當然,也有一部分人徹底泯滅自我,成為言語寡淡、只會空喊口號的機器。

“黑箱化”是一切愚昧的表征,也是反歷史進程的體現(圖6)。

如果要在“黑箱化”這個點上予以回擊,最佳的方式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簡單來說,就是再給他罩上一層黑箱。

picture

圖5

picture

圖6

例如,如果你被老師因私怨在眾人面前打壓了,你可以用很誠懇的態度問老師:“老師,我剛剛看到您言辭激動,請問您在內心深處是害怕自己不占理嗎?”

接下來不管老師怎么否定和解釋,你都用同情的目光看著他,頻頻道歉:“我理解,我理解,讓您當著這么多同學的面承認膽怯,的確是非常為難的。我以為以您的智慧應該可以直面這個問題……我不該提起!對不起!”

嗯,這就是新的黑箱——沒有人可以驗證,老師也沒有任何解釋的余地。黑箱的特性就是不透明,讓其內部去發酵即可。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獨裁者心胸最狹隘,黑箱也可以反著用。

第三原則:讓關系更有質量

陰陽不分男女。有些男性很陰柔,女性卻很陽剛——陰性的入口是情緒,陽性的入口是觀念,但雙方的戰場往往落在關系層面。

這就說到我上面的問題:我要跟許知遠建立何種關系?

“撕”,表面上看起來是對關系的破壞,但你也一定聽說過“不打不相識”。陰陽本是一體的兩面,一定量級的陰性沖突,與同等量級的陽性關系會產生直接關聯。比如,上學的時候,如果某個男生特別愛捉弄某個女生,就可能暗示了他對她有一定的好感,“騷擾”對應著“依賴”(圖7)。

“撕”并不只是用來劃定界線、宣泄情緒,它也是建立深入關系的入口之一。

關系的邊界

“邊界”這個詞大家都很熟悉,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說辭:“這是我的邊界,你不能過界啊。”大家回憶一下,人類最原始的邊界是從哪里來的?假設你是一個原始人,當你走進崇山峻嶺,你最原始的邊界就會被喚起:我不能被吃掉。這個就是嵌在我們DNA里面的最原始的邊界。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少會遇到這種生死攸關的邊界,但我們經常產生被他人侵犯的恐懼。馬克思說過,人是所有社會關系的總和。這里面就包含了所有的邊界。比如我們熟悉的身體的邊界、情緒的邊界、關系的邊界、觀念的邊界,以及身份的邊界。

你劃出的所有邊界,都關系到你的安全感。

我的伴侶不能對我有二心,就是我對關系的安全感的邊界的劃分。最原始的“我不能被吃掉”的邊界并沒有消失,它劃分成了身體、情緒、關系、觀念、身份五個維度。我們經常在這五個維度之間跳躍,很少直接回到身體,說我們的身體被侵犯了。大部分時候,都是有關于觀念的邊界被侵犯了。你有時候會委屈,卻不知道該怎么辦,是因為你并沒有特別熟悉,或者說不是特別擅長去維護自己對于觀念的邊界,進而維護自己的關系。所以,我們要學習樹立和維系邊界的方法。

我認為邊界有兩種維系的方法,第一是防御型的邊界

防御型邊界的意思就是,你不能過來,這是我的一條界限,當然我也不會去進犯或侵犯你。只要我守住了這個城墻或邊界,我就和你相安無事,我們井水不犯河水。

picture

圖7

第二是交易型的邊界

防御型的邊界很容易造成人的閉環,你不過來,我也不過去,彼此的關系就難以得到發展。老死不相往來不是一個“活性”的邊界。活性的邊界就是交易型的邊界,我有城墻,我打開城門請你進來做生意。你有鹽和鐵器,我有糧食,我們可以進行交易。有交易,邊界才是活性的。這種邊界有點兒像在國境線拿著通行證才可以進來。通行證只發給一些特別的人,或者符合要求的人。

先說防御型邊界。

我有個案主,遛狗時遇見半生不熟的老同學。老同學看到她家的狗就說:“哇,怪不得你不去找男朋友。”這句話頗為冒犯,她跟他沒有熟到可以開這樣的玩笑。

我的案主特別生氣,一時不知道怎么回擊合適,就罵了他。

他回道:“你怎么這么小氣啊,至于嗎?”(亂開玩笑的人特別喜歡用這句話。)

這是非常典型的套路,他冒犯你在先,當你反擊時,他又說你度量小,把你氣得半死。

你該怎么反擊才好呢?

我不允許你冒犯我,或者,我覺得什么樣的玩笑是冒犯的行為,這由我說了算。

這是我主觀的邊界,我的主觀我做主。

他用“你怎么這么小氣啊,至于嗎”來回擊我的案主,這個行為屬于假借了一個客觀——用一個客觀的標準“大方”“不小氣”來凌駕別人的主觀感受。我們可以分三個梯度進行反擊。

初級的還擊是禮貌地回應冒犯,他假借了一個客觀,你也假借一個客觀。你可以說:“真正有涵養的人是不會亂開這樣的玩笑的。”

這是初級的,非常弱,但也不會有新的冒犯。這種反擊的原理就是,對方拋出一個“不小氣”的客觀標準,你也回應一個“有涵養”的客觀標準。

中級的反擊是“我不喜歡你開這種玩笑”。

“我不喜歡你開這種玩笑”直接表達了你的態度。之前我沒提起過我不喜歡這種惡意的玩笑,你是第一次,我原諒你,但下不為例。

為什么這句話比剛才那句話有力量呢?

第一,它表達并強化了我主觀的態度——我不喜歡你的玩笑。把它從所謂的客觀中拉出來,拉到我與你之間。一旦建立了我與你的關系,我的主觀就變強了,我的主觀就可以決定我和你的關系。即,當對方用一個偽客觀來壓制和凌駕你的主觀時,一定要把沖突本身拉回我和你這個人的關系,而不是繼續和他探討偽客觀標準。

重度的反擊,“怪不得你沒有找到女朋友”或“你女朋友真是個忍者”。

這種叫人身攻擊,也是對冒犯進行的有力量的反擊。他以開玩笑的方式先對你進行了一個人身攻擊,你用調侃的方式回擊他品行惡劣。因為惡劣的品行,你找不到女朋友;即便有女朋友,她遲早會因厭惡和無法忍受而甩了你。

這些案例是應激型的沖突,“撕”完可以永不相見。

更復雜的是結構型的沖突,即,你和對方有一個相對長久的關系需要維護,不可避免地有新的沖突發生。你不可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的問題,這就是結構型沖突。

結構型沖突就需要結構型的防御。

結構型的防御就是你不斷地樹立合理的界限,劃出新的邊界。

“這一次饒過,下不為例”就是在不斷地和對方形成新的契約,這個契約是以承諾為基礎,不斷地宣告自己的邊界。所有應激型的沖突都有可能累積出一個結構型的防御系統。

交易型的邊界是真正的人和人之間建立關系的開始。

交易型的邊界是要建立人和人之間互通有無、社會活動中必需的邊界。它既有城墻,也有市集,既可以把對方關在門外,也可以隨時請進來展開合作,是我們日常中最需要設立的邊界。

我有個案主來咨詢,她老公一言不合就把城墻關起來不和她溝通。她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我問她在家里地位如何。

她說:“我就是一個女王啊。我是上海人,我老公是鄉下人,他能娶到我真是三生有幸。”

我又問:“現在的經濟狀況是以誰為主導?”

她答:“老公賺錢比我多得多。”

我說:“你現在在經濟上并不是主導地位,那你有什么不可或缺的資源是他需要的嗎?”

我的案主想了想回答:“可能是家的完整感?或者他還需要我這樣的一個身份?一個體面的上海妻子。”

我說:“那他外面有一個聽話的情人,他一樣可以不破壞家的完整啊。你的體面的上海妻子最后成了擺設,你是否真的期待這樣的結果?”

她問:“那我該怎么辦?”

我對她說:“他更有可能看重的是歸屬感,就像馬斯洛需求里面說的,他需要愛,需要有歸屬、被尊重的感受。他如果不能從你身上獲得,他可以從別的地方尋找。如果你要他做對家庭有益的或者討你歡心的事情,你也要能給他最需要、最有價值的部分。比如,把你的笑臉給他。這就是你們進行交易的一個部分。”

她反問:“我憑什么要給他?”

她還是執迷不悟。

我說:“如果你不提供給他這個資源,又沒有別的資源可以給他,那你們的關系必然會慢慢地枯萎。如果你一直要做一個女王,但你又沒有足夠的經濟,或者其他優勢的資源,你的王國當然就慢慢衰落了。”

她說:“我的笑容是特別、特別真誠的,所以他特別需要我。”

“是的,沒錯,真誠的笑臉更值錢。但是他會遇到很多可以給他笑容的女人,她們的笑容可能不真誠。但男性有時候根本不在乎那個笑容是真是假,他要的只是心理上的慰藉。尤其是當他成功的時候,他需要有人為他鼓掌。久而久之,他就會去找那些笑臉,而不是要你的笑臉。你有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情?”我說道。

咨詢結束,“女王”開始警醒。

交易型的邊界就是一定要看到對方要什么,你有什么,你想從對方那里獲得什么,然后建立一個健康的、正常的、相互交易的邊境系統。

綜上,在你決定“撕”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以下問題:

1.我面對的是哪一種沖突?

我面對的是偶爾發生的應激型的沖突,還是每天都要面對的結構型的沖突?

2.對方侵犯了我的什么邊界?

對方侵犯的是防御型的邊界,為了我的安全感,必須把他封鎖在城墻之外?還是交易型的邊界,我和他的關系充滿活力,有很大的彈性?

3.我要用多大的力度反擊?

根據沖突的特性,靈活使用初級、中級、重級力度進行反擊,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我把“撕”看成觀念武學,就是因為它在理性的基礎上面對關系上的沖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泊头市| 吴桥县| 武宣县| 金沙县| 水富县| 洞头县| 井研县| 双辽市| 龙游县| 东乌珠穆沁旗| 台江县| 商南县| 保康县| 石城县| 青神县| 东城区| 邓州市| 临夏市| 茶陵县| 静安区| 若尔盖县| 营口市| 宁明县| 托里县| 陆丰市| 阿拉善左旗| 嵩明县| 绿春县| 永年县| 衢州市| 莆田市| 谢通门县| 彰化市| 平顶山市| 彭州市| 进贤县| 安义县| 开化县| 乐都县| 仁寿县| 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