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暑假,我在蘇州一家書店打零工,這時手機響起,顯示是個陌生號碼。他說:“猜猜我是誰?”當時,我已經聽出是三舅的聲音,但不敢確認,因為他已經不出現近10年的時間。最后,他承認。然后,我問了些近況的話,旋即掛掉。而我對于三舅的印象,也開始漸漸清晰起來。
夢起小村浮浮沉沉
外婆的家在青州王墳鎮,而我們在臨朐縣。盡管屬于不同的縣域,但僅僅一嶺之隔罷了。外婆有3個兒子和3個女兒,大舅一直在家,二舅在青州,三舅原先也在青州,后來就消失了。至于其中的原因,或許只有事中人最清楚吧,作為局外人之我們,親戚如斯也不得其門而入。
很小的時候,我去外婆家會住下。記得有一次,三舅帶我出去玩,到了一個比較大的蘋果園里。那園在山間,三舅和他的同學在玩,我就跟著,當一個跟屁蟲,順便可以吃點蘋果。這應該是三舅給我最早的記憶,再早,我已然記不起來。今天,這家蘋果園好像還在呢!只是,蘋果園的主人,或許已經換了無數個吧!
住在外婆家,很多時候,我跟三舅一個鋪。晚上,點起嘎斯燈。一種很神奇的燈,必須一次性燒完,否則有毒,這些都由三舅負責,我負責睡覺。三舅給我講了些故事,但都已經忘記其中的內容,恍惚之間,我就徐徐入睡。三舅來我家,總帶我去小門市部,給我買東西,記憶中買過很多文具,尤其圓珠筆等,滿足了我年幼的虛榮心。再后來,三舅就去了青州,然后結婚有了娃。而每次去外婆家的時候,三舅總會給壓歲錢。有一次,在白洋口遇見,三舅從飯店出來,先把壓歲錢給了,然后就去忙了。而那之后,好像就呈現一種消失狀態。而家中的人,也都三緘其口。
而在這之前,三舅也是一個獨立之人。他初中畢業就步入社會,自己在青州,據說是自制咸菜售賣,而如此的話,也從來沒有寄人籬下過,一直都是自食其力,自己給自己工作,不看人臉色,從如此小的事情做起。然后,他就加入了山楂片大軍,開辦了一家山楂片加工廠,自己擔任負責人。從此,也開啟了新的道路。
創業艱難屢敗屢戰
2006年,自從那個電話后,我跟三舅的聯系也多了起來。也知道了他消失那么多年,原來一直在青島,開辦了一家接著一家的公司,倒閉了繼續開,開了繼續倒閉。然后,從青島到了壽光,又開辦化肥廠,取名卓爾生物。難以想象,一個初中畢業生,就這么一路跌跌撞撞,摸著石頭過河,不斷開辦公司,倒閉了繼續開,屢敗屢戰,仍然有著無限的韌性百折不撓。我想,可能這就是農村娃,生命中再苦,咱們能撐住;再累,咱們能抗住。正如劉歡《從頭再來》中那樣:心若在,夢就在,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讀研的3年,三舅告訴我,有困難就找他。我懂這主要是經濟上的。而實際上,三舅也這么做。每次去他家,臨走總給錢。母親說,三舅其實也挺不容易。多少次,因為生意的事,醉倒在路邊等等。誰說不是呢,一個人在外,豈能那么順心,總是煩心無限,沒有一顆抵御的內心,沒有一種堅強的法寶,沒有辦法堅持到今天的成績吧!
是做生意的料,早晚都會成。三舅就是如此。正如堂弟小東說的,牛的人在哪都牛,牛的人怎么都會牛起來。可能,這屬于最樸素的表達了。也不懂得三舅的生意經到底是如何念起來的,反正,從他初中畢業就一直這么走,一直這么念。今天看,念得還相當不錯,盡管其中充滿著無數次的失敗。但,失敗是成功他娘啊!
有次,我去三舅的辦公室。迎面看到“為人民服務”幾個字,好納悶。這是企業呢,怎么像政府。三舅說,企業也得為人民服務,要不吃啥喝啥。也在理呢,作為化肥企業不為農民服務,不把農民視作顧客的話,企業如何發展呢?而三舅對企業的前景也很看好,要種地就要用化肥。如此簡單,卻切中要害。而至今,我也不明白,三舅怎么實現的如此跨越,自己懂得了化學制劑,還一手炮制了一個企業。這簡直就是一個謎。
行者常至為者常成
很多時候,我們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而三舅沒有讀過學校里很多的書,卻在用腳步丈量著路之遙。東北三省,他去過;華東地區,他去過。更神奇的是,這些行蹤所至。有時候,他只買上一張站票,就這么從遙遠的地方回來。
現代人,總是想法很多,說的很多,但做的太少。三舅相反,立即就行動,是給我的最直觀印象。一次回家給表弟買個玩具,當即打開安裝起來,而不是等到我走之后;又一次回家,直接從壽光將我送到外婆家。對于人生來說,如此這般,可謂最佳的行動派。是的,如果你光說不練,將會沒有任何效果可言。盡管,這些都是支離破碎的細節,但總是給我帶來很多思考。
對三舅的消失那些年。我曾經錯誤地認為成大事者,必六親不認。今天看,似乎錯了。或許,三舅也有著諸多的無奈和說不出的痛。這些,只有他一個人能夠消化。而他呢,原來在消失的時候,也沒有沉淪,只是在行,只是在為,在行走中懷揣不變的夢。所以,才能夠有今天的模樣吧!
獨善其身兼濟家族
這一點,三舅在努力做。回家的時候,我跟母親說,要去給她買衣服。母親說,不用了,隨后領著我去衣柜。她說,三舅給買了幾身,還沒穿呢!恍然大悟。對兄弟姐妹,三舅都盡力幫扶,讓他們到廠里上班,每年給錢給物。他從來沒有因為這幫窮親戚的事情多而有所嫌棄。當然,能夠如此,三妗子應該是最值得稱贊的吧,盡管山東大地上大男子主義比較重,如果沒有三妗子的通情達理,似乎也有些難度吧!而三妗子能夠有勇氣嫁給三舅,也說明了一切問題,這不僅是眼光好的問題,更是一種肯定和認可。
有一次,父親被三舅叫去壽光上班,回來后告訴我,三舅對于工人比較仁慈。具體細節是,你上一天班,也得給你錢。很多時候,民營企業都有著很多成見在那里,比如克扣工資,比如不夠仁慈等等。盡管,父親講的這個細節,不知真假,但或許能夠透露很多內涵。如果三舅真的按照這樣的思路管理,我想企業應該能夠蒸蒸日上吧!因為,企業說到底,就是對人的管理,留住了心,才能夠留住人。
意料之外時髦之內
三舅自來就是一個干練而利落之人,從來印象如斯。如果用時髦來形容的話,應該更加契合吧!微信上,他將自己的公司目標寫上“為農業的綠色、高效、可持續發展”努力,他將公司的口號定為“卓爾生物,真心愛農”。如此,豈不就是最好的時髦表達嗎?不時的,他還曬出自己閱讀的書籍,都是資本和貨幣以及商戰有關的內容。
2015年三舅去上海股權交易中心,他的公司掛牌上市了。而他又特意來蘇州一趟,看了看我。吃飯的時候,他提出個“盈利點”,讓我一驚。按照他的意思,如何賺錢,人家緣何給你錢,這都應該思考清楚。我寫稿,人家緣何愛給稿費,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此,我也被震撼了一次。我是不善言辭也不善交際的人,這一點他早就已經心知肚明,所以他說,我最多能成為一個自由職業者。可謂一語中的。
這就是我的三舅。一個農民企業家,一個初中畢業生,一個沒有任何家庭背景,只依靠自己只身一人打拼,卻也能夠成就今天輝煌的人。猶如他經常說的,靠誰也靠不住,還得靠自己。真是多么痛的領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