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華音未來
- 重生:世界首富從賣熒光棒開始
- 正直
- 2020字
- 2022-03-09 15:47:10
“如此也行。”
吳慕白輕嘆一聲。
污水肯定是不能排放出去的,只能儲藏起來進行凈化處理。
洗礦池是唯一適合用來存放廢棄污水的地方。
“關于蘭鎮劉國光等人的停職調查,結果出來沒?”李龍問道。
算算時間,應該也差不多了。
“市府已經在討論這事,你有什么看法?”吳慕白沉吟一下問道。
調查結果是沒什么問題的,二人也算潔身自好。
當初之所以停職,也是監管不力,導致在特大暴雨來臨是,兩支工程隊無法撤離導致被困,更有多人受傷。
“我覺得他們還是挺為蘭鎮著想的。”李龍笑道。
他也只能盡力幫忙說句好話,市府如何決斷,卻不是他可以干預的。
吳慕白有些驚訝地看著李龍。
“既然你都這樣說,我會在會議上提出。”
李龍的意思顯而易見,如果希望兩人受到嚴厲懲罰,是絕對不會說這句好話的。
“那就謝謝吳書記了。”李龍笑道。
“顧南就快調任了,應該會去中央。”吳慕白突然說道。
雖然正式調令還沒有下來,但上頭已經有商議結果。
可以說是十拿九穩。
“這是好事,那誰來接替顧南?”李龍好奇詢問。
“這個我也不知道,臨江是重市,父母官任職之事,是多方博弈的結果…”吳慕白有些唏噓。
像臨江,深市這種地方,是官場中的香餑餑。
因為經濟底子好,是很容易出政績的。
所以,重要職位空缺,有心往上爬的人,都會為之心動。
“吳書記不往上走一走有些可惜了。”李龍搖頭道。
吳慕白是個難得的好官,而且腦筋還不死。
“我就算了,沒幾年就該退休了,懶得折騰。”
吳慕白失笑,隨即又問道:“最近網上挺火的那個華音,跟你有關系吧?”
一般人查不到的事,對他而言卻是不難。
華音是白虎直播和超音視頻的融合體。
而白虎直播法人是老周的兒子周大軍,但實際上李龍才是最大的股東。
“有,是我親自去魔都,找超音視頻的方格臨談的合并之事。”李龍坦然承認。
這又不是見不得人的事。
而且如今木已成舟,沒有必要繼續保密。
“華音的前景如何?”吳慕白好奇問道。
根據調查,它的用戶量增加得非常快,已經超過一億,目前還沒有停止增長的跡象。
華音如此受到用戶的喜愛和追捧,他敏銳察覺到不簡單。
“這個很難說,只能說它擁有改變很多東西的能力。”李龍笑了笑。
“比如?”
“大眾娛樂方式,提升行業競爭性,乃至讓很多人脫貧致富。”李龍隨口說道。
在短視頻崛起前,大眾娛樂的方式比較單一,看電視電影。
但短視頻出現后,民眾可以觀看的內容越來越多,不再局限于電影電視劇。
電商的出現,讓行業競爭進去白熱化,但隨著直播帶貨的興起,卻可能是行業競爭者決勝的關鍵。
至于脫貧致富,經營短視頻和直播,無疑是極好并且極快的方法。
很多人一夜之間視頻爆火,粉絲增加幾十萬甚至百萬都不是難事,從此實現財富自由。
“脫貧致富?”
其他的吳慕白不太關心,唯獨對這個特別敏感。
因為脫貧是如今的主旋律,也是各地官員的心頭病。
臨江經濟發展那么好,尚且存在貧困地區,其他地方就更多了。
國家在這方面也是大刀闊斧,甚至號召大學生當村官,目的就是創新,改革貧困地區的經濟。
“華音還有這個本事嗎?你詳細說說看。”吳慕白迫不及待問道。
“經營短視頻門檻是非常低的,只要會用手機拍視頻就行。”
“而且內容可以多樣化,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行業介紹,科普內容,甚至電影電視劇剪輯,只要做得有趣,都能收獲大量的粉絲,從而接廣告換取收入。”
說著,李龍打開華音app,給吳慕白看了幾個顯眼的例子。
“這個是記錄鄉村生活的創作者,你看他的粉絲量,已經將近百萬,有些視頻中穿插著廣告,一條廣告就能獲利上千,甚至幾千上萬,這個是沒有標準的。”
“還有這個是經典電影解說剪輯,粉絲量已經突破百萬。”
“這個是釣魚的,也有一百五十萬粉絲。”
“這些人除了接廣告,還擁有一定的粉絲基礎,開直播帶貨也有不菲的收入。”
聽李龍說完,吳慕白若有所思地點頭,如此的話,的確能增加許多人的收入。
“而且華音還可以助農,如果有農產品滯銷,直播帶貨是很容易賣出去的。”李龍笑道。
吳慕白頗為感慨,“如果真是這樣,華音未來或許能改變世界。”
誰能想到一個娛樂的軟件,竟然還有如此多的用處。
“從某種程度來說,它的確具備這個潛力。”李龍笑道。
“你小子,凈搗鼓一些超前的東西。”
“正好,前段時間有個地區幫扶項目,臨江開辟渠道銷售一些落后地區的農產品,效果并不是太好,你看能不能幫一把。”吳慕白說道。
“農產品銷售?”
“這個倒不是問題,不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李龍說道。
“這話何解?”吳慕白不明白。
“我覺得可以搞一個農人計劃,培養一批能在短視頻上自主帶貨銷售的創作者。”李龍笑道。
平臺固然可以幫忙銷售,但這不是長久之計,畢竟農產品利潤并不高。
如果收費的話,農人或許還得倒貼,不收費的話,平臺主播也要吃飯賺錢,總不能老做公益。
吳慕白聞言眼睛一亮,忍不住拍桌。
“好一個授之以漁!”
這的確是最好的助農計劃!
以往的幫扶,其實并非是對雙方都有益的。
像臨江這次幫扶,其實就純粹是幫,自身的農產品產業鏈是非常完善的。
“這個助農計劃可以在各個地區開展嗎?”吳慕白詢問。
如果可以,脫貧致富將不再是一個難題。
這將為國家的農業發展做出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