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阿拉貢的凱瑟琳:王室聯姻、廢后風波與英格蘭宗教改革大風暴(華文全球史)作者名: (英)詹姆斯·安東尼·弗勞德本章字數: 5624字更新時間: 2022-03-16 09:24:05
第8章 托馬斯·沃爾西病逝
1529年這一重要年份已經過去了。1529年圣誕節前,議會休會;上議院議員和下議院議員散會,回到各自的家中;大戲中的各方仍不確定下一步要做什么。托馬斯·霍華德害怕托馬斯·沃爾西重新掌權。這并不像看上去那么不可能。議會的彈劾雖然未達到預期效果,但給了托馬斯·沃爾西致命一擊。沒有人比托馬斯·沃爾西更清楚那些為扳倒他而聯合起來的派系聯盟有多短暫,聯盟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托馬斯·莫爾和托馬斯·達西男爵對那些把目光盯在德意志人身上的先鋒改革派幾乎毫不認同。他們同意減少神職人員侵占的世俗權力,別的都不同意。亨利八世對托馬斯·沃爾西極其寬容,讓他繼續任約克大主教。托馬斯·沃爾西一年的收入按19世紀英國貨幣單位算有八萬到十萬英鎊。除錢、家具和珠寶外,亨利八世還給托馬斯·沃爾西送了很多大禮。托馬斯·沃爾西發現自己受到如此寬容的對待,恢復了信心,相信自己的光輝歲月還沒有結束。1530年1月,在寫給斯蒂芬·加德納的一封信中,托馬斯·沃爾西還抱怨自己被迫放棄了溫徹斯特和圣奧爾本的主教職位有多么不容易。托馬斯·沃爾西說自己“本不應該失去它們”,“也不曾料到自己那么順服還是失去了它們。自己為了國家付出那么久,怎么也該得到一筆撫恤金”。亨利八世同意了,或者說似乎同意了,準許托馬斯·沃爾西再獲得三千克朗的撫恤金,撫恤金從溫切斯特教區收取。對此,安妮·博林大發雷霆。托馬斯·霍華德賭咒:“在托馬斯·沃爾西重新掌權前,我會把托馬斯·沃爾西活活吃掉。”
托馬斯·沃爾西雖然從未去過溫切斯特教區,但并不急于去那里。他在伊舍逗留了一段時間,期待著亨利八世會派人來請他。從托馬斯·沃爾西的對手的驚慌表現可以明顯看出,亨利八世請托馬斯·沃爾西回去是真的有可能的。安妮·博林非常恨托馬斯·沃爾西,還和舅舅托馬斯·霍華德吵了起來,因為托馬斯·霍華德沒有施壓剝奪托馬斯·沃爾西的公民權。阿拉貢的凱瑟琳同樣不喜歡托馬斯·沃爾西,她認為托馬斯·沃爾西是她受苦的原因。正如托馬斯·霍華德所說,托馬斯·沃爾西已經被“剝奪了基督教教徒的權利”。但在每個重要關頭,亨利八世都會想念托馬斯·沃爾西的靈活手腕與游刃有余。托馬斯·沃爾西壟斷了整個英格蘭王國的事務;各地的下級官員都是托馬斯·沃爾西的人,各個行政部門的工作主線都集中在托馬斯·沃爾西的內閣中;沒有托馬斯·沃爾西,到處一片混亂。法蘭西宮廷強烈支持托馬斯·沃爾西,是他建立了英法同盟;如果亨利八世想反抗查理五世并保持對羅馬教廷的影響力,那么對亨利八世來說,英法同盟仍然是必要的。如果可以,亨利八世希望能與克萊門特七世和睦相處。如果有人可以讓羅馬教廷保持在適度的范圍內行事,那人一定是托馬斯·沃爾西。
形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嚴峻。阿拉貢的凱瑟琳不知道該向誰尋求幫助。像托馬斯·霍華德那樣的貴族,理應成為她的朋友,自然情愿離婚一事從未提出過,也不知道為什么查理五世要以這樁私事為由再次挑起一場歐洲戰爭。他們認為,查理五世為維護自己的榮譽做的抗議已經夠多了,他應該勸阿拉貢的凱瑟琳讓步。根據歐斯塔塞·沙皮的說法,在議會再次召開會議前,曾有人試圖私下從下議院獲得一份意見聲明,但未成功。事實可能確實是這樣。
然而,歐斯塔塞·沙皮不可能希望下議院繼續拒絕表態。查理五世決心全力支持阿拉貢的凱瑟琳,無論走到什么極端地步。亨利八世威脅說,無論克萊門特七世是否同意,他都要和他的情婦安妮·博林結婚,并且聲稱自己一點不在乎后果,還差點說萊門特七世是異教徒。克萊門特七世不希望成為丑聞中的一方,但看到亨利八世不再順從和崇敬羅馬教廷還是很遺憾。查理五世說自己看不出整件事會怎樣結束,“但確信亨利八世會堅持下去,戰爭很可能會爆發”。他指示斐迪南一世不要激怒神圣羅馬帝國路德教教會,因為法蘭西王國很可能會加入英格蘭王國的行列。為了說服阿拉貢的凱瑟琳去做修女,大家做出了新的努力。但都和以前一樣失敗了。
現在,查理五世在意大利。康布雷的和平談判圓滿結束后,查理五世前往博洛尼亞參加自己的加冕禮,克萊門特七世將被迫感受到了查理五世的影響力。亨利八世利用這個機會向博洛尼亞派出了一個代表團,由安妮·博林的父親托馬斯·博林、托馬斯·克蘭默博士及倫敦主教約翰·斯托克斯利組成。托馬斯·博林與查理五世有私交。當時,托馬斯·克蘭默嶄露頭角。約翰·斯托克斯利是一開始就站在阿拉貢的凱瑟琳那邊的主教,不過后來改站在亨利八世一邊了。他們按指示把亨利八世行動的動機告知查理五世,抗議查理五世從中干涉,并且解釋如果查理五世堅持要支持阿拉貢的凱瑟琳會產生哪些后果。

查理五世加冕
查理五世的回應很冷淡,并且拒絕聽取托馬斯·博林按指示傳達的信息。托馬斯·博林說,克萊門特七世是由查理五世領導的,不敢得罪查理五世。現在,整出戲的第二幕要開始了,克萊門特七世“被安排打出第一擊”。阿拉貢的凱瑟琳和歐斯塔塞·沙皮的報告說亨利八世正在收集歐洲圣典學者的意見,并且打算如果意見對自己有利就采取行動。于是,1530年3月7日,克萊門特七世發布了一封簡函,命令亨利八世恢復阿拉貢的凱瑟琳的王后權利,并且禁止亨利八世在離婚案未結束的情況下再婚。歐洲天主教的神職人員和律師也受到了威脅,如果他們擅自宣稱自己贊成離婚,將面臨被逐出教會的懲罰。盡管這簡函是由克萊門特七世發出的,但其幕后操縱的人是查理五世。克萊門特七世違背自己的意愿,仍然在誠實或不誠實的猶豫不決中“兩面三刀”。在被迫發布簡函的同時,克萊門特七世在與加布里埃爾·德·格拉蒙的信中說的卻恰恰相反。加布里埃爾·德·格拉蒙向弗朗索瓦一世保證,克萊門特七世決不會做出對阿拉貢的凱瑟琳有利的判決。與簡函直接矛盾的是,加布里埃爾·德·格拉蒙寫道:“克萊門特七世曾不止三次秘密告知我,如果亨利八世和安妮·博林已經完婚,他會很高興的,無論是通過英格蘭公使的特許還是其他方式,只要不是經他允許,或者削弱他的特赦權和宗教律法限制權。”在英格蘭王國,克萊門特七世仍然有自己的教廷大使,正如歐斯塔塞·沙皮所說,這個教廷大使對亨利八世“全心全意”。這個教廷大使與亨利八世在羅馬的代理人格雷戈里·迪·卡薩萊是兄弟。據說亨利八世答應約翰·卡薩萊,一旦自己離婚成功,就給他一個主教職位。克萊門特七世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教廷大使的部署安排。

托馬斯·克蘭默
歐斯塔塞·沙皮向查理五世報告了一個英格蘭王國的國家秘密。這個國家秘密是阿拉貢的凱瑟琳的醫生森蒂亞特·阿爾卡拉斯告訴他的。德意志的新教君主即將組成施馬爾卡爾登同盟。弗朗索瓦一世邀請亨利八世支持他們并和他一起加入推動廢黜查理五世的行動。據說,亨利八世同意了,理由是克萊門特七世和查理五世對他十分惡劣。有可能法蘭西王國和英格蘭王國最終都會成為路德教國家。
就算沒有別的原因,阿拉貢的凱瑟琳不育這一條就足以成為離婚的充分理由。如果阿拉貢的凱瑟琳從一開始就沒有生育能力,這段婚姻會立刻失效。現在,既然阿拉貢的凱瑟琳的子嗣繼承王位無望,克萊門特七世就應該同意終止這段婚姻。
1529年到1530年的整個冬天,亨利八世都在忙著收集圣典學者的意見。克萊門特七世的禁令沒有在英格蘭王國頒布,克萊門特七世自己的主教、大學和圣典學者都宣布贊成離婚。當然,不是所有人都非常自愿表示贊成的。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曾試圖進行微弱的反抗。在牛津大學,亨利八世派去收集意見的專員遭到了擲石攻擊。盡管如此,但考慮到事已至此,保守的貴族和紳士也表示贊成。眾所周知,亨利八世希望召回托馬斯·沃爾西。托馬斯·沃爾西重新掌權可能意味著英格蘭政府將接受親法政策。也許還會與路德教教會聯盟,但無論如何,都會與查理五世開戰。托馬斯·霍華德和他的朋友都是英格蘭貴族,他們信奉古老的傳統,害怕和鄙視神圣羅馬帝國的革命者。但他們認為,只有查理五世同意離婚,亨利八世和查理五世才能聯合起來。托馬斯·霍華德對歐斯塔塞·沙皮說,亨利八世太執著于離婚,只有上帝才能改變他。托馬斯·霍華德認為,為了國家的福祉,他的主人亨利八世必須再婚,生出男性繼承人,他愿獻出一切來與查理五世進行一個小時的面談,只要查理五世同意離婚,查理五世與亨利八世之間的友誼將牢不可破。對離婚案的更大利益方亨利八世來說,離婚根本不是什么難事,謠傳“亨利八世已經或即將寫信給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沃勒姆,說如果克萊門特七世堅持拒絕公正判決,克萊門特七世自己和所有教會在英格蘭王國的權威都將終結”。英格蘭貴族和人民因離婚案被提審至羅馬而受到挑釁和傷害,日益反感神職人員。最終,他們會成為路德教教徒。
克萊門特七世承認,神圣羅馬帝國軍隊在意大利的存在使自己沒有自由。如果真打起仗來,查理五世就是戰爭的發起者。有謠言說查理五世“威脅要用所有權力來支持阿拉貢的凱瑟琳”。托馬斯·霍華德聽到這個謠言時,以一個英格蘭人的憤慨說:“這樣的威脅是沒有用的,這個國家是不會容忍的。外國君主沒有任何權力管英格蘭的國王亨利八世。”

牛津大學徽章

劍橋大學徽章
歐斯塔塞·沙皮并沒有解釋說查理五世不想使用武力來解決問題,因為他不相信亨利八世會給他解釋的機會。實際上,查理五世的干涉是沒有必要的,因為托馬斯·霍華德必須意識到,如果離婚案繼續下去,英格蘭王國將爆發內戰。歐斯塔塞·沙皮認為自己對事物和人物的洞察力很敏銳。像歐斯塔塞·沙皮的許多繼任者一樣,歐斯塔塞·沙皮把一群情緒激昂的神職人員的觀點和像神職人員一樣滿腹牢騷的群體的觀點誤認為是這個國家的民意。這些人告訴歐斯塔塞·沙皮,就像告訴歐斯塔塞·沙皮之后的所有其他西班牙大使一樣,全世界的人都是這么想的。狂熱分子總是如此,而他們自認為正確的觀點最終帶來了西班牙的毀滅。然而,當前這個時刻,歐斯塔塞·沙皮的錯誤是可以原諒的。托馬斯·霍華德認為托馬斯·沃爾西是用老一套反神圣羅馬帝國的路線來謀劃重新掌權。但其實,托馬斯·沃爾西是在走一條更危險的路線。他迫不及待地想重新上位,如果把事情攪得更糟糕,亨利八世就會覺得他的幫助不可或缺。他正在一步步陷入只能稱之為叛國的行為。叛國是特別恥辱的。托馬斯·沃爾西——離婚案的始作俑者,英法同盟的建立者,現在成了阿拉貢的凱瑟琳的朋友和歐斯塔塞·沙皮的秘密顧問。托馬斯·沃爾西樂于接受,也許還建議過克萊門特七世發布禁令。禁令的副本是從佛蘭德斯寄來英格蘭王國的。1530年5月10日,歐斯塔塞·沙皮寫道:“現在,阿拉貢的凱瑟琳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堅定,她相信亨利八世不敢再婚了。如果亨利八世違背上帝的旨意再婚了,我相信他會后悔,并且感激我能讓他回歸第一次婚姻,如果這樣做可以讓他從第二次婚姻中解脫出來。這是托馬斯·沃爾西和許多人的想法。要是兩年前亨利八世就回歸第一次婚姻,托馬斯·沃爾西愿意拿自己的大主教之位來換。這樣一來,他就能更好地報他被陰謀算計的仇了。”
這些話本身就證明了托馬斯·沃爾西現在得到了阿拉貢的凱瑟琳的朋友的信任,但不能作為進一步推斷的理由。不過,接下來的另一封信就毫無疑問可以作為進一步推斷的理由了。
1530年6月15日,歐斯塔塞·沙皮再次寫道:“我收到托馬斯·沃爾西的醫生奧古斯丁·德·安古斯蒂尼奧斯來信,他在信中告訴我,他的主人托馬斯·沃爾西不知道阿拉貢的凱瑟琳離婚案的具體情況,不能對此提出任何具體的建議。但如果有更充分的信息,托馬斯·沃爾西會像為了上天堂一樣賣力提供建議和指導。托馬斯·沃爾西的幸福、榮譽和心安都取決于阿拉貢的凱瑟琳。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托馬斯·沃爾西認為克萊門特七世應該對亨利八世提出更嚴厲的譴責并召集世俗軍隊。這么做需要勇氣。”召集世俗軍隊意味著入侵和公開宣戰。對任何一個英格蘭公民來說,提出這種建議都是叛國。在某些情況下,這種叛國行為可能會在道德上得到辯護。但對托馬斯·沃爾西來說,無論是道德上還是政治上,他都沒有辯護的理由。更齷齪的是,此時托馬斯·沃爾西正宣稱對亨利八世盡忠職守,并且努力讓亨利八世相信自己。托馬斯·霍華德發現托馬斯·沃爾西寄了三份不同的請愿書,“希望得到曾經擁有的權力”。毫無疑問,托馬斯·霍華德在盯著托馬斯·沃爾西,也許了解的情況已經足夠懷疑托馬斯·沃爾西在做什么事情。這個醫生傳給歐斯塔塞·沙皮耐人尋味的悄悄話和信息并不是沒被亨利八世發現。但亨利八世依然寬宏大量地相信托馬斯·沃爾西,不相信自己的老朋友托馬斯·沃爾西真的會背信棄義
,但他同意把托馬斯·沃爾西送到溫切斯特教區去。托馬斯·沃爾西帶著六百個騎士和紳士去了,仍然假裝擁有昔日的輝煌。但他到不了他的教區城市了。歐斯塔塞·沙皮聽到讓他驚慌的消息,托馬斯·沃爾西的醫生被捕了,被關進了倫敦塔。歐斯塔塞·沙皮很慶幸雖然自己和托馬斯·沃爾西之間所發生的一切都被揭露,但沒有什么能損害自身安全的信息泄露。不過,托馬斯·沃爾西的醫生確實背叛了他的主人,泄露了他自己承諾永遠不會透露的秘密。歐斯塔塞·沙皮了解到,托馬斯·沃爾西的醫生承認托馬斯·沃爾西曾建議克萊門特七世,如果亨利八世不把安妮·博林趕出宮廷,就將亨利八世逐出教會,希望這樣能“讓這個國家起死回生并重新獲得管理權”
。很明顯,托馬斯·沃爾西用如此不光彩的手段耍陰謀只是為了自己的目的。托馬斯·沃爾西本可以說服自己,離婚對國家有害。但以托馬斯·沃爾西的身份,他并不應該建議克萊門特七世去攻擊亨利八世,因為托馬斯·沃爾西自己也曾強烈慫恿亨利八世進攻別人。終于,亨利八世被說服了。下令逮捕托馬斯·沃爾西并把他帶回倫敦。托馬斯·沃爾西知道,現在一切都結束了,他再也得不到原諒了。在回去途中,托馬斯·沃爾西不肯吃東西。1530年圣安德魯日,托馬斯·沃爾西死在萊斯特教堂。他被埋在理查三世所葬的灰衣修士教堂。有一份報告說托馬斯·沃爾西是絕食而死,另一份報告說他服了毒。歐斯塔塞·沙皮說:“他死得像個虔誠的基督徒,抗議說自己沒有做任何對不起亨利八世的事。”托馬斯·沃爾西的計謀失敗了,無論是什么樣的計謀,他結束了自己的事業。他徒勞地掙扎過,想把自己親手釋放出來的惡魔再變回花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