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一步復一步
- 天熯
- 惜爺謝
- 2217字
- 2022-04-10 00:21:53
用過哺食,戌時,太陽已經下藏,對劉績來說時辰善早,便在驛站周圍閑逛,來時未曾細觀,現在細看這驛站還挺大能容下五百人,就算除出駐軍,用食,馬廄,能居住處的也有二三百之多
夜色入深,再有一刻鐘就至亥時,劉績便隨意洗漱一番,躺在塌上輾轉反側,因為跟李峻抵足同眠,而李峻躺塌就睡時不時的呼嚕聲,弄的劉績心煩意亂怎么也睡不著。
次日辰時,劉績拖著微黑的眼圈,哈欠連天,在迷迷糊糊中用過朝食。劉績面容無精打采疲憊不堪,準備去馬車上再去瞇會,反正人要是真困起來,別說車震陣,就算打雷都能睡著……
李峻從馬廄牽出馬匹,劉沐虛扶劉績上馬車,李峻瞧著劉績昏昏欲睡的模樣著實有些尷尬,快步的走到馬車邊。
李峻同時上前幫忙墊著,詢問去路:“兄長我們是往懷縣去拜訪李郡守,還是往溫縣渡洪河?”
劉績強睜著打架的眼皮:“有何不同?”
李峻如同說著趣事,興致勃勃,又開始亢奮不已:“往懷縣就只有過濟水到河清縣,至小平關(小平津關)再到雒陽,路程要繞上許多。如果往溫縣,渡過洪河就是虎牢關(東南面汜水關,虎牢關附屬關隘)”
劉績懨懨欲睡,有氣無力喃喃細語:“去往溫縣!早些到達雒陽也好,再這樣耽擱下去也不是時日,李郡守處來日拜訪也可,我先歇息一會,行路吧……”
過了溫縣,順著河雒一路往東南而行,到汜水便是雒陽東面屏障虎牢關,曾見證了漢朝的衰敗和唐朝的崛起,雖然比不上函谷關,但也是大起大落……
后世時常有拿虎牢關和汜水關來舉例,說二者其實就是一個關口,被羅老弄混,分成了兩個關口。一些介紹虎牢關的資料也直接說虎牢關又名汜水關,似乎已成定論。
但虎牢關位于牛口津西邊約二十公里處,人口多聚集的汜水關的汜水鎮就在虎牢關東南,從汜水鎮斜向西北便來到了虎牢關。
站在虎牢關碑亭向西望去便會發現,平地之中陡然升起一道天然的土嶺,土嶺南邊向東南方向蜿蜒,向北則一直到黃河阻住去路,這道土嶺說高不高,說低不低。如果打仗的話,軍隊的馬匹輜重很難翻越,即使翻越這道土嶺,便會發現向西皆是高低不平的丘陵地帶,根本無法長時間行軍,在土嶺中間斷開了一條孔道蜿蜒通向洛陽,而虎牢關就在這土嶺的斷口之間,天然形成的關口雖然不算險要,但不打下來軍隊確實無法西進。
虎牢關往東二三里處有一道短一些而不規則的土嶺北接黃河,兩道土嶺中間是一片相對開闊的平原,而汜水幾乎是從平原中間穿過向北注入黃河。
汜水相當于虎牢關的一道護城河,兩道土嶺構成了類似于城門的一個甕城,只是在東南方向出現了一個豁口。從防守虎牢關的軍事角度來說,在這個豁口之處緊鄰汜水修建著汜水關,與虎牢關形成犄角之勢。
乃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未時,李峻望著河雒對岸隱隱若現的關隘,縱馬回轉止于馬車旁邊,緩慢的御馬而行。
李峻對馬車內劉績說道:“兄長,前方就到九河,今日我們應該能在虎牢關好生歇息一番!馬車只怕是不能渡河!渡過洪河后兄長只能御馬了。”
劉績聞言說著:“我雖不善策馬急行,御馬緩走之術還是不成問題,懷瑜不必擔憂。”
馬車行止渡津,眾人卸車牽馬,運轉書冊,劉績站在渡口邊,瞧著這清澈見底的洪河(黃河),想著后世明代·程登吉的《幼學瓊林》里寫到過“圣人出黃河清”意思指黃河之水常年混濁,如果變得清澈則被視為祥瑞的征兆。
當時沒有什么感想,現在心中想法很多,感慨著如果書上所言是真的,“圣人”們也沒能救著這漢家天下,…五胡亂華…衣冠南渡…漢殤!漢殤!
李峻走到劉績身邊,望著虎牢關:“兄長,子孝他們都已乘上渡艖,咱們也該乘渡了。”
“嗯”
渡過洪河,劉績御馬同劉沐一行人緩緩而行,由于時間關系便讓李峻策馬前行奔去虎牢關,將傳節,馬傳(身份證明)交與城門吏,等一行人到關隘時審核一下就能進城內,不至于耽誤些許時辰。
漢代,傳節(身份證)最早的身份證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在春秋戰國時期,推行商鞅變法的時候,其中有一項舉措就是編錄戶籍的改變,明文規定,推行連坐制度,鼓勵相互檢舉沒有戶籍憑證的人,且沒有憑證者不能留宿客棧。這里的戶籍指代的就是——照身帖。
諸侯國為國家的發展,就開始設立不同的關卡,來面對各國的來訪使者。人們想要通過這些關卡的話,就必須帶上相關證明。這些證明的類似現代的身份證。他們將這種證明稱為“節”,上面標注持有人,頒發者,通行日期目的地等等信息。如果被發現這些信息有造假或者是錯誤,這個持有人就會被驅逐出去。
根據《周禮》中的記載,“路用旌節,無節者,有則不達。”可以分析出,如果出門沒有帶上節等身份證明的話,他就會寸步難行。可見節對于古人出行來講有多么重要。發展到漢朝的時候,身份證明就變的更加復雜,出來需要攜帶竹節證明身份,還需要帶上一種名為“傳”的證明書,合稱傳節。
這份證明書上標注有出行人的攜帶的出行物資和住址。人們想要出門,這兩樣東西缺一不可。在《掌節》文獻中有記載:“通達天下者,必有節,傳輔之。”
漢朝的時候,百姓出行帶相關證明,馬匹同樣。在古代社會中,馬匹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無論是作戰還是日常生活搬運都離不開馬匹。因此馬匹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物資,去向需要有很明確的證明。人的證明叫“傳”,馬的就是“馬傳”。上面會詳細記載馬的詳細特征,避免混淆視聽。帶著馬匹出行時,核準人都會對馬匹進行一番仔細的信息核對。
劉績一行人急緩而行,李峻已與城門吏“交涉”好了。城門吏拿著傳節掂量著手中珠錢,開始查驗身份物品,核對好物品,一行人匆匆進入關隘尋找謁舍,安置馬匹,飯食,城內劉績這次終于能好生歇息一番,畢竟路上的驛站屬實比不上城關內的,主要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