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道士,帶楊大人等來到玄靈子禪房,在門外喊道:“高隱大師叔,有官人求見!”房內無聲。道士推門一看,屋內空蕩無人,就把楊大人等讓進房內落座,道:“大人先在此歇息,貧道去找高隱大師就來。”楊大人道:“不必客氣,快來就好!”道士就直奔殿后山洞而去。
須臾,玄靈子回到禪房,見房內一官員穩坐,上前雙手合十道:“無量天尊,不知官人到此,有失迎尊,罪過,罪過。”
楊大人站起身來,抱拳道:“好說,好說,大師可是玄靈子法師?”
玄靈子道:“貧道正是。”
楊大人對隨從道:“你二人先下去,吾與大師有話說。”二隨從出在門外,楊大人和玄靈子入座。
有道士獻茶畢,玄靈子道:“不知大人在那高就,來此找貧道何事?”
楊大人道:“吾乃朝廷欽天監監正,楊汝常便是。”玄靈子道:“無量天尊,是監正楊汝常大人啊,失敬,失敬。”
楊大人道:“當今世上,鬼妖橫行,民心浮動,皇上下旨,責欽天監主理此事,廣招天下賢能,降妖捉鬼,還天下太平。本官聽說大師有降妖驅鬼之能,故不辭路遠,為天下社稷安定,來貴觀招請大師出山,剿滅妖鬼,還民間清平。”
玄靈子道:“貧道驅鬼尚可,降妖就力不從心也。”楊大人道:“先驅鬼怪也好,降妖之人我等慢慢再尋。”
玄靈子道:“現在就有一人,可以降妖。”楊大人一聽甚喜,忙高興道:“人在哪?快說給我聽,如確有此高人,吾等即刻請他出山,為天下除妖有人也,真好,也是我皇帝洪福齊天,民眾福音也,哈哈。”
玄靈子道:“這人是貧道的俗家弟子,名字叫張天寵,現年一十七歲,家住觀西六十里,花溪莊。”楊大人道:“他如此年少,真能降妖?”
玄靈子道:“他雖年少,是按天意,由精靈投胎,又受神仙指點,能三十六般變化,會騰云駕霧。”楊大人一聽,非常高興道:“真是世外有高人啊,哈哈……,但不知他降妖如何?”
玄靈子道:“大人放心,他已降服二妖,殺斃千年巨蟒。”楊大人一聽高興道:“大師,吾等一起去見他如何”玄靈子道:“無量天尊,正合貧道本意。”
二人言罷,玄靈子收拾行囊,告別大師兄,就與楊大人一起上路。
天時尚早,眾人驅馬前行,行有兩個時辰,就來到花溪莊張家院門外。玄靈子叫門,有家人開門一看道:“是恩道來家呀!稍等,我去報與少主人。”急轉身跑進正房。
片刻,就見張天寵快步出房,來到大門前抱拳道:“徒兒拜見師父。”
玄靈子道:“徒弟勉禮。”
天寵見師父身后多人,剛想問詢師父,玄靈子一指身后官員道:“天寵,這位是朝廷欽天監監正,楊大人。”
天寵抱拳一禮道:“小民不知楊大人駕到,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楊汝常抱拳回禮道:“吾今來匆忙,你何罪之有啊。”
天寵道:“謝謝大人不罪,快請諸位進家則個。”一行二十多人進到院內。楊大人對隨從們說道:“你等先在院內休息,本官有事再宣你等。”眾隨從諾諾。
天寵將師父和楊大人讓進堂屋落座,玄靈子問道:“天寵,怎不見你父張員外呀?”
天寵哀痛道:“家父半年前就已離世。”
玄靈子道:“無量天尊,唉……,生死各有劫數,可惜員外這樣的好人,也難逃此劫呀。”三人都沉默了一下,無語。
家人獻茶畢,天寵問道:“師父,你與楊大人前來可有何事?”
玄靈子道:“楊大人此次前來,是奉皇帝旨意,到江南招請賢達勇武之人,降怪除妖而來。”
楊大人接過話題道:“如今天下妖魔四起,民心浮動……”還沒等楊大人把話說完,就見一人進來,跪倒在楊大人面前道:“大人啊,小的闞勇,在這見過大人啦。”
三人先是一愣,楊大人一看是家丁闞勇,非常驚奇道:“闞勇,你不是被妖精攝去,為何在此?”
闞勇道:“那日小的被一陣妖風卷走,就什么也不記得啦,醒后就在張恩人家里。”
玄靈子道:“天寵,他說不清楚,還是你細說一下,給大人聽聽。”
張天寵就把如何在父親墳前守孝,如何看見妖霧,如何截那妖精,救下闞勇,詳細的述說一遍。
楊大人一聽,高興道:“巧!巧!巧!真是天意如此,皇上洪福齊天啊,哈哈……。闞勇,你就謝過天寵和家人,回歸本隊吧。”
闞勇站起身來,抱拳再謝天寵救命之恩,轉身要走,天寵道:“闞勇,你我已不是外人,你出去讓廚房燒火做飯,款待眾隨從,再做一桌酒席,吾三人在此食用。”闞勇答應一聲出去。
楊大人道:“張天寵,既然有闞勇為證,本官就不用再看你的本事,你可應招否?”
天寵道:“本人有心應招,但身有重孝,三年未過。家中母親年事已高,兒幼家無男丁,吾如何應得。”
楊大人道:“你家中有困難不假,但好男兒應胸懷天下,你如應招,朝廷委你六品食俸,如降妖有功,另行封賞。家無男丁,再雇幾位下人在家,你看如何?”
玄靈子道:“徒弟呀,大人說的在情也在理,師父能帶大人到此,就是答應大人,貧道出山,降滅惡鬼,降妖是你之命,你還是與你母親和妻子說明后再做決斷。”
天寵聽了師父的一席話,道:“就聽師父所言。”這時,家人在堂屋擺上一桌上好的酒席,三人入座吃酒不表。
當晚,天寵安排完眾人住宿后,與妻子姜氏一起,來到后房母親的臥居。葉氏正在小琴的侍奉下,將要上床休息。見天寵夫妻到來,就坐在床上道:“兒呀,如此晚了,你來此作甚?”
天寵夫妻坐在椅子上道:“兒有一事要與娘商量。”
葉氏道:“有啥事就說于娘聽。”
天寵就把楊大人來家,招請降妖之事,細致的說了一遍,道:“娘啊,兒守孝未了,家無男丁,兒怎生去的。”
葉氏想想道:“兒呀,自古忠孝不能兩全,你是男兒,要為國盡忠,為民除害。家中之事,由姜氏操持也好,娘看你還是應招吧。”
姜氏道:“娘說的極是,你會架云,閑暇時也可來家一視,家中之事有我,你就放心則個。”
天寵道:“娘啊,既然你娘倆如此說,那孩兒就應招滅妖去了,請娘親放心則個。”
天寵夫妻從娘親臥房出來,回房睡下。天寵躺在床上,很難入睡,輾轉翻側多時,已過午夜才剛剛入睡。睡夢中就見一天神,腳踩祥云,站在半空,叫道:“張天寵!”
天寵來到那天神面前,抱拳一禮,天神道:“你去降妖魔乃天意也,悟透四句話就好,聽好!二人是近鄰,東南西無痕,萬字筆一落,土下仏無人。你可記清啊!”那人閃身不見。
天寵一驚醒來,原來是一個夢,想了一下不懂何意,翻身睡去。
次日,三人食后又在堂屋用茶,天寵抱拳道:“師父,楊大人,天寵與母親妻子商量后,愿意應招除妖。”
楊大人非常高興,笑道:“好!好!應招就好!這是社稷之福,百姓之福啊!哈哈……。”
玄靈子笑道:“吾師徒二人,除妖降魔,現已應招,大人可還有何話說?”
楊大人道:“此處離京城甚遠,來回枉費時日,怕誤了五年時限,就不帶二位覲見皇帝啦,來日機會尚多。據報來奏折所述,黔地布政司轄內妖邪最多,你二人從此地開始,要走遍山川村鎮,府州各縣等,先除盡黔地布政司轄下妖鬼,再去往他處各地清妖捉怪。除妖與否,以府州官印為憑。給二位配備馬匹兩只,盤纏到各衙門憑此文牒領取。你二人可記下啦?”
玄靈子二人道:“記下了,大人。”
楊大人道:“圣旨限五年內清除妖鬼,你二人辛苦啦!”楊大人抱拳致謝畢,又道:“吾現在就去布政司衙門,告明此事,然后回京,請皇帝下旨,讓相關布政司衙門,盡知你二人降妖除鬼之事,給予全力支持,也為安定民心。”
玄靈子問道:“大人,吾二人如有要事,怎么找您啊?”
楊大人道:“如有事找我,就請到司府衙門告知便是。”
玄靈子道:“無量天尊,那就好!那就好!”三人商定已妥,楊大人留下文牒和兩匹紅馬,去黔州司府衙門不提。
送走楊大人,師徒回堂屋落座。天寵就把昨晚的夢境說于師父,玄靈子按天寵所說那神的相貌,心想可能是多聞天王駕臨,但對那四句話一時不可參透。
師徒二人把行囊和物品整理完畢,傍晚,坐在堂屋吃茶,也不知明天向哪個方向去,就議論開來,談論多時,也無所選。玄靈子暗想,徒弟夢中四句話必定有意,就暗自猜度起來。無愧玄靈子是高隱大師,猛然想起,這是個字迷呀,就叫聲天寵道:“天寵,你看神仙所說的四句話,是不是字迷呀?”
天寵道:“怎見得,師父說說看。”
玄靈子道:“二人是近鄰,就是一個‘從’字。東南西無痕,不就是‘北’嘛。萬字筆一落,筆一落就是一點,不就是個‘方’字。土下仏無人,不就是個‘去’字嘛。四字連在一起,不就是‘從北方去’如何?”
天寵聞聽甚喜,道:“師父真聰明,吾想也必是此意。”
玄靈子道:“也別無它解,既然神仙點明,無論對錯,吾倆明天就向北游尋如何?”
天寵道:“就按師父所解,先向北方游尋罷了。”一夜無話。
次日晨起,天寵辭別母親和妻兒,與玄靈子驅馬北去。晝行夜宿,行了三日,這天正往前趕路,忽見前有一處洼地,只見它一望無際,碧綠無垠,蒿草濃密,蘆葦叢生,蒲草成片,野花遍地,寂靜深沉,怎見得,但見——
郁郁蔥蔥一蘆塘,蘆花飛舞散芬芳。蒲草寬綠結碩果,遍地野花滿塘香。碧綠野草出墩頭,塘下之水墨綠黃。漫無邊際廣濕地,奧妙之中深不詳。
二人騎在馬上,向洼內觀望,就見陰森森,霧蒙蒙一片。玄靈子道:“徒弟呀,你看,前面好像有妖氣升騰,要倍加小心啊。”
天寵道:“徒兒看也不一般,沒事,徒兒走前,師父您緊隨就是!”
二人驅馬,在蘆草中小路上慢慢前行,不一時,就見前邊,有一處高地,上邊到處是枯枝古樹。二人剛到高地,就見狂風大作,飛草揚塵,一團黑氣升起,須臾,就見一個妖精,手舉一柄大錘從半空落下,伸手就抓天寵,你見他怎生模樣,但見——
扁平圓臉大嘴叉,身態胖笨體量大。肢體一動眨小眼,無耳無腮無下巴。大腿粗壯旁彎曲,兩臂粗長鐵錘拿。身著長衣無領袖,赤腳無鞋長腳甲。
天寵見妖爪速來,忙跳身半空,那妖一愣,心想,這人與往日多人不一,還會騰空,想到此,就舉大錘打來。
天寵取雙鞭相迎,一鞭磕開來錘,一鞭奔妖頭就打。妖精側身避開來鞭,掄錘又砸。天寵右手鞭又架,左手鞭直刺那妖。妖精用單手一縷來鞭,撤錘斜打。天寵撤身避開,掄雙鞭又砸。兩個在半空斗殺起來,只見得天昏地暗,鳥獸逃離,云霧纏繞。在云霧中,只聽兵器叮當帶風響,不見半點身影光。真一場好殺,怎見得,但見——
鞭錘相撞聲震天,神鬼見了心不安。獐狍野鹿四處躲,狼蟲虎豹歸深山。驚得飛禽無蹤影,嚇的鼴鼠地里鉆。武動雙鞭除妖怪,掄動鐵錘力無邊。
那天寵雖然力大鞭沉,那妖怪力也不差,兩個戰了三十多個回合,不分勝負。
妖精心想,我是為撲食出洞,與它分了勝負又將如何,不如將騎馬那人,攝回洞去為食,多么快活。想到這,賣個破綻就走。天寵隨后就追,妖精噴出一團黑霧,天寵看不見妖精,正在黑霧中尋找,那妖精轉身奔玄靈子閃去。
玄靈子坐在馬上,雙手合十,閉目細聽相戰之聲,忽然,兵器聲已止,慢慢睜開雙眼,心里一驚。就見妖精直奔己來,相距不到十丈,玄靈子剛要起身拔劍,就見一個紅圓球,閃電般飛來,黏住自己,拉回到妖精口中。那妖閃身回洞不提。
話說那張天寵,在半空尋不見妖精,四處找尋不見,沖出黑霧,就閃身回來。只見馬兒尚在,不見了師父,喊了幾聲,無有回音。跳上半空,仔細尋找不見。把天寵急的發瘋,在樹林中,用鞭敲打每一棵樹干和大石,只打得樹木橫飛,碎石四濺。
卻說那妖,歸回洞內,有百十個小妖圍住喊道:“大王回來啦!大王回來啦!”妖精把玄靈子扔在地上,道:“把他綁了!”眾小妖上前,把玄靈子捆了個結實,綁在石柱之上。
妖王道:“你等快去點火燒水,把他洗刷干凈,用籠屜蒸熟,心肝肺留于我食,其余你等分食,快去勞作去吧!”言罷,回內洞歇息去了。
玄靈子此時睜眼細看那洞,進洞右行五仗,左拐就是洞堂,堂里還有四五個洞窟。大的洞窟由妖王居住,小的洞窟,由眾小妖分享。洞底不平,洞頂較高,四處巖石裸露,鐘乳石各異,但見——
嚴嚴密密石洞窟,陰暗潮濕陰風出。無處不見人顱骨,白骨成堆一處處。各式怪石樣樣有,不見飛燕與蝙蝠。眾妖噪聲洞中稀,寂靜陰森似地府。
話說那玄靈子,此時心想,這下完了,不曾想,吾玄靈子今日也變為妖食。不行,得想法逃脫,動一動身子,繩索綁的太緊,無法掙脫。心內又想,等徒兒天寵來救,怕是來不及也。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心里著急,渾身出汗,身體發癢,一癢提示了玄靈子,懷中還有漿晶石一顆,何不喚迷漿大王來此救我。也不管此地遠近,那晶石靈也不靈,先喊一聲再說。
想到這,玄靈子使勁的低下頭,對著懷內那塊漿晶石,輕聲叫道:“迷漿大王!大王!大王!”須臾,迷漿大王果然站在面前不提。
卻說那迷漿大王,自得了道家修仙之法,十幾年來,無事就在洞中打坐修煉,現已修煉的半仙之體,能入靜運化周身。
一日,有道士來洞,傳玄靈子的話,說他已被楊大人招用降妖驅鬼,不能面辭,望體諒一二。自此,迷漿大王更加迷練道法,晝夜打坐修煉。
昨日夜,迷漿大王打坐剛剛入靜,冥冥之中,就有一人在石洞外喊它迷漿大王。它閃身出洞一看,見半空中站著一位神人,就架云來到近前,道:“可是你在叫我?你是何人?”
那神人道:“吾乃天庭多聞天王是也。”迷漿大王一揖道:“不知是多聞天王駕臨,恕罪!恕罪!”也不知多聞天王說出什么原由,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