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名震朝野
- 大秦:我長公子護秦萬世
- 鴻大白
- 2306字
- 2022-03-16 16:29:33
咸陽城內,此時扶蘇率領百余將士大破敵軍數千的事跡已經成了百姓們茶余飯后的談資。
就在扶蘇凱旋之日,蒙恬立刻將扶蘇大勝的軍報送往咸陽城。
接到奏報后的始皇帝龍顏大悅,大殿之上對扶蘇大肆夸贊:
“吾兒神勇,竟能以百余之眾大破敵軍,朕幸甚!”
大殿之上,聽到奏報的尉繚開口上奏。
“稟陛下,長公子此次破敵有功,理應論功行賞。”
這尉繚本事魏國人,向始皇帝獻計破了六國合縱連橫的戰略,深得始皇帝賞識。
可即便如此,尉繚懂得面相占卜,在被秦王賞識之初曾經認定秦王面向剛烈,有求于他之時可以去謙虛誠懇但被冒犯時也會變得殘暴。
認為秦王對天下百姓缺少仁德之心,多次嘗試逃離秦王為他安排的住處,途中與蒙恬相遇,蒙恬親自為其牽馬請回府中。
始皇帝多次求教與尉繚,但他都回絕,皇帝勃然大怒,欲殺之,在李斯的苦求之下始皇帝才同意將他追回并授以國尉之職。
扶蘇在咸陽之時,常常去拜訪尉繚,與他談論治國,領軍等問題。尉繚同時欣賞扶蘇的才能,更覺得他的身上有皇帝沒有的仁愛之心,向來對他推崇有加。
始皇帝見這位平日里不多作進諫的大臣開口了,便繼續說到:
“國尉言之有理,依你之見,該當如何賞賜?”
“此時扶蘇公子是為蒙將軍監軍,但依臣看來扶蘇已經完全可以獨當一面,獨自領軍!”
“國尉之言與朕不謀而合,蒙恬奏章中言道匈奴人大有卷土重來的跡象,此時正需要一名可以堪當大任的將軍領軍拒敵!”
此時李斯開口了。
“大將軍蒙恬身在北地,仍然由他領軍有何不可?”
“蒙恬負責修建秦道數年,但由于北地戰事頻繁,遲遲未曾竣工,朕意,北地兵馬由扶蘇全權指揮,蒙恬將軍一心修秦道。”
皇帝回答了李斯的困惑。
諸大臣看見皇帝已經下定決心便不再進諫。
趙高此時在皇帝身后心事重重。他心中十分清楚上次陷害扶蘇不成,扶蘇自然恨他入骨。
如今扶蘇深得始皇帝信任,倘若來日回京,自己又將何以自處?只是無奈那件事后,皇帝已經對他不像往日那般寵信。
趙高看向堂下的胡亥,心中自言自語道:
“這胡亥倒也深得皇帝信任,只不過深無寸功,無法與扶蘇爭奪儲君之位。若他來日有望登上九五之位,我倒也有一線生機……”
正在趙高臆想之際,皇帝已經令官吏擬寫詔書:
“長公子扶蘇勇冠三軍,初到北地便大敗敵軍,揚我大秦軍威于海內。今封天威大將軍,領軍討伐匈奴余孽。朕不日將巡視北地,但路途不暢,特令蒙恬將軍全權負責修筑秦道一事。”
此時堂下眾武將雖然嘴上不說,但心里頗有微詞。
蒙恬將軍為大秦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扶蘇僅僅一戰就搶了蒙將軍的風頭,還奪走了北地三十萬大軍的指揮權……
但是扶蘇的確有軍功在身,加上深受老百姓擁戴,皇帝若不封賞也著實說不過去。
眾武將有意進諫,但賞賜扶蘇的建議是所有武將的核心人物尉繚提出的,只有王賁有反對的權利,眾人心知肚明這王賁乃是扶蘇的岳父,自然是不會有異議。
在皇帝詔令布告天下的加持下,更多的百姓知道了扶蘇在邊境大勝敵軍,他率領一百五十人擊敗數千匈奴的事跡已經被說書人傳揚四海。
坊間除了傳頌扶蘇是如何神勇殺敵外,他將匈奴人劫掠的糧草分發給邊境的老百姓一事更深得眾百姓夸贊。
嬴政一統天下令老百姓不再受戰亂之苦,但是秦國的刑法制度嚴苛,修筑長長城勞民傷財,百姓只能考慮到當下的生活的是否安樂富足,無法理解皇帝的高瞻遠矚,不少民眾早就怨聲載道。
看到扶蘇如此愛民,老百姓們都在盼望扶蘇成為大秦國君那一天的到來。
扶蘇與蒙恬接到詔書后許久不言語。兩人顯然都沒有想到會是這般結果。
扶蘇率先開口言道。
“不曾想我這小小的勝利居然令父皇有如此安排?我立刻上奏父皇收回成命。”
“公子多慮了,我并未責怪于你,你我二人誰做一軍統帥都無可厚非,我擔心的是修秦道需耗費大量民力……”
扶蘇也知道蒙恬的為人,他向來一心為國,自然不會在意這些虛名。
只不過修建秦道的確要耗費大量的民力,百姓雖不再受戰亂之苦,但修筑長城已經使得百姓民不聊生,他自己早就想改變這種現狀,沒想到蒙恬竟然和他想到了一起。
“此事我也早有考慮,我有一策,或許能改變此種現狀!”
“公子請講。”
“我可上奏父皇,你率領十萬兵馬修秦道,其余二十萬人由我統率,討伐赫爾勃勃。”
扶蘇緩緩說道。
“公子大善!若能如此,天下就有十萬百姓免于徭役。”
蒙恬激動地說。但轉念一想又認為此舉不妥。
“雖然公子剛剛大捷,但切不可因此輕視對軍,我與之交戰數年,互有勝負。公子固然有雄才,可敵軍仍然有數十萬之眾,你以二十萬人相敵,恐怕有些冒險……”
“將軍放心,并不在多而在于精。我能以一百五十人打敗兩千人,就能以二十萬秦軍打敗敵軍四十萬、五十萬……”
看著扶蘇如此胸有成竹,蒙恬也不好挫了他的銳氣。只得應下他。
翌日,扶蘇便向皇帝上書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看到扶蘇的奏章,平日里只以威嚴之姿示人的始皇帝會心一笑。心中暗想:
“這扶蘇分明是在怨朕不體恤百姓啊。”
始皇帝之所以將扶蘇派往北地正是要他建立軍功,將來更好的接下這帝國大業。
如今的扶蘇雖然還未曾成為一國之君,已經心系天下。自己的兒子有如此胸襟,做為父親的始皇帝當然為之欣慰。
“既然你心系天下,那朕就讓這全天下的百姓都能感念你的仁愛。”始皇帝決定幫扶蘇一把。
“來人,擬招。”
“為疏通北境,命將軍蒙恬修建自九原郡至云陽的秦道,然朕依皇長子之諫,念及民生艱苦,特抽調北伐大軍十萬以佐之。布告四海,咸使聞之!”
身在北地的扶蘇接到此詔后一時間難以平復心中的激動之情。
世人只知秦皇帝之暴虐,但只有此時的扶蘇深知他的一切所作所為皆是為了這世間安定。他將這深得民心的機會留給扶蘇,為的只是在扶蘇登基之后百姓皆感念他的善舉,利于扶蘇更好的管理大秦。
事實也正如始皇帝所料,百姓們還未忘卻扶蘇當街分發糧草之事跡,如今大肆減少徭役的行為更是讓大家感恩戴德。一時間,扶蘇在民間的威望甚至蓋過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