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到群里有人說ChatGPT,這是個人工智能方面的軟件吧,聽說能代替很多人力工作。
本來今天心都不是很慌的,被它給搞慌了。
要是它能代替寫作,那我現(xiàn)在碼字積累經(jīng)驗,還有意義嗎?現(xiàn)在做的工作,碼字、碼代碼、復制粘貼……這些工作,我還有做下去的必要嗎?是不是又要考慮改行了?
我到底還能做啥呢?腦子好疼?。]想到這么快就要跟機器人搶工作了。
他們說機器人是可以代替人力的,人力大不了去干其他的高質(zhì)量的工作唄。說的好聽,越是高端的職業(yè),需要的技能和頭腦越高,不是誰都跟得上的,大部分被他們替換掉的人,要重新去挖掘自己的工作潛力,是很困難的,完全是跟不上科技的發(fā)展。
好比農(nóng)業(yè),就我出生的不到四十年,以前老家還是鐵器時代的,鋤頭挖土,鐮刀割麥。前幾年初看到機器收個稻谷,看著是很高級啊,但是反過來想,就是恐怖了。這些都給他們做了,我們應該去做什么好呢?要是找不到能做的,那是不是要餓死啊。
這是個很深的話題,假設都被機器人替代完了,我們才能從事什么工作呢?藝術、創(chuàng)意類的?現(xiàn)在都有AI歌手,比如超越AI,但我的興趣就不高了,要是真人楊超越演唱我還興趣更大一些,機器人唱歌,雖然可以以假亂真,但是我興趣不高的,甚至牽連到真人唱歌,興趣都麻麻了。當全世界都是智能AI歌手的時候,難道你不聽音樂了嗎?那么可以做去調(diào)音師啊,也是新技術分裂的出來的新工作。智能曲譜、智能歌詞、智能歌手,有沒有可能產(chǎn)生智能調(diào)音師,或者智能觀眾?這些智能設備,也需要人買,維護啊。
除了上面說的音樂智能化,還有寫作智能化,本來我以為機器人只能從事一些重復的工作,當達到能智能寫作,寫小說的時候,那作家還能存在嗎?高級的作家肯定還是有一定需求吧,畢竟他們肯定還是會搶在機器人學會之前,已經(jīng)大賺一筆,那類似于我這種的草包作者,該何去何從呢?只有努力學習?
要是學習的方向,都被機器人能取代的話,那么當全世界90%的重復性勞動都被機器人取代后,那么人們應該怎么辦,尤其是跟不上高端人士的普通百姓?那這樣的話,是不是可以減少人口呢?當人口減少后,那這些智能設備沒人消費了,是不是會因為成本高昂,會被廢棄掉,要么就是提高人的壽命,把人腦提取出來,跟機器人對接,那叫什么詞,有點想不起來了,反正就是真人和機器人的結(jié)合體。這樣是不是可以做到人類永生,那應該會出現(xiàn)絕育吧,當然人都永生了,還繁衍干啥呢?
都永生了,是不是人的欲望就會降低了,就除了生存,就沒別的需求了?也可能這時候會仰望星空吧,去外星看看,那么肯定會創(chuàng)造出大量的需求,制作宇宙飛船,各種數(shù)學、物理、醫(yī)療、食品、能源等科技要突破極限,不然怎么在宇宙中遨游?
那么這可能是一個突破口,只有讓那些優(yōu)先成為永生的智能真人去星空發(fā)展,真人們給他們創(chuàng)造剩余價值,這部分價值就是用來做外快發(fā)展的財富、研發(fā)探索費用。沒有需求就只能創(chuàng)造需求,不然地球跟咸魚有什么區(qū)別?成了死水可不好。
普通人要怎么在這些的巨變社會生存呢?吃穿住行用都被智能機器人工作完了,那么就是全體做教育做科研學習,去學習那些外太空需要的知識,幾十億人去突破。但是這是不是太機械了,肯定有人不想那么累啊,但是又想好玩,可惜資源不會分配給你的,只能去奮斗??赡苓€是想的太遙遠了,普通人也就百歲以內(nèi),科技突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可能就一眨眼就過去了。雖然短暫,還是要過好,不那么悲催的生活,還得努力啊。
說了半天,還是沒找到解決辦法,只能靠市場和分配力量來處理了。跟機器人斗,大部分是斗不過的,只能運用。要么就是靠教育、旅游、游戲、消費來消耗那么多真人的時間和精力。喜歡玩的就去游戲、旅游、消費,不喜歡玩的,就去搞教育科研,大家都有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