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8章 祛魅

  • 活過五十歲
  • 大越無敵
  • 2749字
  • 2025-05-04 10:51:31

不知道是祛魅還是開始有了脾氣,開了三本新書。納博科夫短篇集、雨果《悲慘世界》、世界千年經濟史。

開始覺得文筆就那樣啊,沒那么非學不可了。

更多的是想把意思表達清楚。有沒有華麗辭藻、美感、哲理,真的跟我無關。短期內,是不可能學會的,所以放棄吧。

多在認知、思想上下功夫。說白了,現在需要的是實戰,不是多看了。

需要使勁的寫,在這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不會寫的場景、詞匯,要用筆記記下來,方便下次遇到,某書用過,就摘錄下來,先死記硬背到幾個相關的詞,再遇到同類場景,寫吐了,后面遇到更新的表達方式,再融合。

最好的寫作場景,還是根據電影、小說,先流水賬,把劇情復述,其次熟讀后,把里邊涉及的思想,或者有趣的常識,摘錄出來,加強記憶,形成未來自己創作的素材基礎。

一周不要寫太多了,寫一部電影即可。先看它至少三遍,然后用周末或者心情好的那天,趕緊的寫出來,萬字左右,也就3-4小時,如果靈感爆發,能寫2萬字。小說的話,要困難點,除非是短篇小說。長篇小說的話,復述出來,需要不少時間,還沒有試過呢,有機會找部電影來試試水,那種300-400頁的小說。

本來打算利用假期寫部電影的,結果還是缺乏動力。不知道為什么老這樣,沒有自覺性。不是說泄氣話,就這樣的自控能力,真的很難做成大事,必須得改正。就算不寫電影,寫隨筆2000字,怎么都應該抽時間來寫,管他有沒有價值啊,本來都沒有指望賺錢了,還考慮那么干嘛啊,內耗就內耗,能把當天,不寫的理由,寫出來也行啊。

開新書是真的錯了,開新電影也是錯了,現在進入溫故時代了。

追新聞,不是我的走法了,我適合慢熱型,所以搞考古,是個不錯的方向。

就是各類歷史,人物傳記,已經有得理論。新聞這類主要是有這么個,但細節,以我的條件和認知,也沒有辦法掌握。

好像有個大佬說過,他不看近五十年的作品,只看經典(老古董)。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作為普通的讀者、學者,壓根就掌握不了那些細節,別說互聯網信息是公開的,就算是公開的,找全信息也是很麻煩的,而且有些信息還是被過濾過的。要么有些信息就在某些評論或者小社群里邊,10多億的人,社群假設人人都有10個,那不得100多億的小社群,普通人,怎么全部加入呢?就是自己的10個小社群,都沒有時間全看。

所以就放棄看時事新聞的路線,是個不錯的辦法,就只看歷史了。何況能把這些歷史都看清楚明白,已經相當了不起了。

把已經有的書、下載的電影,反復看,看到把他們的劇情和知識點,都用隨筆寫出來,要是看到的足夠多,總會有一些聯想吧,我就不信不能碰撞出一些火花。

昨天剛看完的思想史,里邊就說到弗洛伊德、達爾文,當然不僅僅是這倆,還有不少大人物的,他們當今出圈的觀點,好像要是不是他們獨創,也是整合了好幾個人的觀點,靠他們擴大的。真第一個提出某個想法、詞匯、概念的,發而不是最出名的。

問題在哪里?因為提出的人,未必是把證明、細節說清楚的人。因為需要證明啊!光提出一個想法,但是證據、分析、實戰都沒有,那沒法讓人信服啊,所以得靠拿出實踐和數據的人,自然大家更認可有結果的人。而且普及這倆觀點的人,也不是他們自己,他們自己當時作品出爐的時候,聽說也不是最火的,反而是利用他們的做科普的人,意思就是把他們原著看懂的人,然后做二次復述的搞出來靠譜讀物,反而銷量更高,至今可能看他們的原著的人,也不如隨機看的科普帶上的書多。

這就是類似于推書人。沒法提出自己的獨特的思想,但可以靠科普別的人的思想致富。因為原著多多少少,可能理解起來有點困難。而且動不動上千頁,普通讀者是沒有那個耐心,就需要評論人概括中心思想,一句話讀完一本書。知道簡單的結論和幾條細節,就能忽悠不少人了,稍微推理的,跟人互動的時候,基本能冒充大佬了。

我恰好不是能推理的人,所以我只能老實的多看原著,甚至多讀幾遍,沒辦法啊,沒有天賦,只能跟他們比內卷,卷時間、卷記憶。

有啥辦法,比不過他們天賦異稟的人,我就做牛馬好了。勤奮的超過昨天的自己吧。

好比開始寫這個隨筆集,開始我也不知道能寫到現在的近27萬字啊。可能有人瞧不起這些成果。

要自己瞧得起,要是我堅持到寫到上百萬了呢?上千萬了呢?

難道一直都是車轱轆的話題嗎?我不信,一定有一些價值在,只是我暫時沒有時間來梳理。

所以當天看到的,有趣的、有價值的,最好立馬來復述,或者想到的痛點,寫立馬寫出來。

可能最終都不如夢境。你別說,又幾天沒有做夢了。能把夢境記得描述到千字,可能比我這個3-4000字的隨筆、復述電影劇情,可能有意思得多。

還是回到我的主題思想。信息已經過剩了,不管是理論、小說,都已經看不完了,現在需要的是摘取出來。

意思人現在要出位,還是需要些自己的獨特幻想故事才行。哪怕是被人解讀后發現,都是什么故事套路、或者用某部做原型的二改,但總歸是自己的,叫不叫原創,我雖然沒有把握,但比復述常識和人家的故事情節,一定好不少。

我現在需要的是耐心,還有搞大綱,或者說找一個原型小說,然后把它的場景、人物、框架扣出來,然后用我的人物去填充,可能開始一段時間是需要的,隨著劇情的深入,我的想法,一定是跟原型小說有區別的,可能在三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二的地方,就會走岔路,后面的結果就是不同的了。

所以我現在不需要看太多的老外電影了,而是要更多的熟悉本國的、本地的、身邊的環境和人物,要去找到我想表達的點。

我目前想寫的,一個是跟某女星的故事;一個是某個嬢嬢的故事,這嬢嬢比我大不了幾歲;一個是某領養的表妹故事;當然最重要是我的故事,要么親身的,要么幻想的,一個現實一個浪漫,就差文筆成熟了。

耐心,要么無壓力。人家迅哥兒不少文章,都是擠出來的,我就不能擠嗎?還真的不能,我可能需要安穩,畢竟我的性格是慢性子,越快我腦子的越空越茫然,反而不是好事。

所以寫作之前,我需要更多的準備,還是沒有放開吧,我的想象力,遠不止如此。放不開的原因,還是缺乏表達自信。啥時候打開話匣子,就是我成熟的時候。

我發現了,全記憶也是沒有用的,因為很多素材,其實沒什么用,純知識,自己看就好了。

所以大家打發時間看的是什么?就是看那個人的故事,人的過程,面對困難,怎么去克服,或者遇到幸福的時候,怎么跟人分享的,這些才是大家愛看的吧。純知識科普,直接用AI或者查字典即可,要什么小說家啊。除非可能比較深度的點,但這時候,需要的是也不是普通作家了。

所以到了終極社會,人人按需分配的時候,都自我實現的時候,一定都是寫自己的故事或自己幻想的故事,這樣才有獨特性,人人都來借鑒你,再結合到自己的身上,再去做新創作,這樣延綿不斷,只是那時候,不需要那么多的讀者。假設人一本書看三遍,一年30本,從認知到看書的重要性后開始,就算18歲吧,看到68歲,50年,1500本,差不多就是1500個讀者,就很不錯了。至于純物質的享受,真的沒有那么重要,精神的滿足才是真滿足,不要只看半截啊,不是說基礎物質不重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远县| 古丈县| 舞钢市| 公主岭市| 德令哈市| 阳新县| 遂川县| 那曲县| 湾仔区| 九江县| 岳普湖县| 弋阳县| 吴川市| 宾阳县| 柞水县| 渝北区| 茶陵县| 绥阳县| 大足县| 瑞昌市| 双江| 江达县| 桐梓县| 冀州市| 泾源县| 枣强县| 南丰县| 龙胜| 道孚县| 保定市| 县级市| 红桥区| 肇州县| 青岛市| 余干县| 从化市| 福贡县| 中西区| 长海县| 阿城市| 罗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