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幾個字:沒有核心競爭力。
那么我需要那些核心競爭力呢?
本質就是底層邏輯,創作產品的能力,而且是那種能賣出的產品或者服務!
沒有這個能力,我就會一直很痛苦。
我要創作什么產品呢?文字?圖片?視頻?
都要寫文案,那不如就寫文字好了!
要是解決文字創作能力,那要寫那類的?隨筆、雜文、散文、詩歌、小說、劇本、商稿、理論……
最終目的應該是寫理論,其次是寫小說,再次是雜文,最后是隨筆。
因為寫理論沒法賺錢,因為受眾小,除非寫到大佬的水平,但你知道的,不是誰都有大佬的實力。
寫小說的話,受眾要多點,能達到及格水平,有可能能濫竽充數,容易養活自己。
然后靠小說的收益,來養活想創作理論的我。
當然這個是第一個痛點。還有那些痛點?
感覺沒有了?因為實現了寫作致富,那么其他靠金錢解決的問題,不就沒有問題了嘛!
比如通過金錢能實現的,旅游、學開車、學游泳、開公司、拍電影、婚姻、養育子女、建設家鄉、解決社會痛點……
當然這些是外部的,還有內部的,我想知曉當今所有知識!
實在太貪了,那那么多時間。
除了地球上的,還想仰望天空,想去太空看看,到底宇宙是什么樣子!
還有會編程,文字畢竟是基礎,但要能編程的話,可以實現一些東西,比如要有自己的創作平臺,避免被現在的各大APP限制,不怕自己做大了后,也學他們嗎?變成惡龍,畢竟要市場上活下去,有些當讀者或創作者覺得是問題的點,就不是問題了,反而是優點!
感覺還是沒有說清楚完。腦子太木了,想東西的時候,很難四面八方的聯想。
也說得太寬泛,不夠細致。
怎么個細致法?比如寫小說,寫什么題材?武俠、仙俠、推理、科幻?文風用對話體還是描述體?可能我適合寫意識流?這幾天每天5-10頁的閱讀福克納的《喧嘩與騷動》,感覺就在一天的無聊對話,又覺得太簡單的,可能沒看完,反正覺得挺無聊的,所以是藝術品?那看的《蜀山劍俠傳》里邊開峨嵋仙府,描述了很大一段,有古韻的文字,這就是我想學會的地方,但不是那種難懂的古言,要去記憶的話太多詞語了,不敢信自己要真的去背誦,可能到老了,都記不下來,那怎么學會這種文風呢?
所以有些東西,不是想學就能學的,我還是老實用自己的話寫吧,哪怕是直白點,也比蹩腳的模仿好吧?比如讀舍伍德安德森的小說,就覺得可以勉強能湊合,前一陣寫了個短篇,有人說文風有王小波的影子,我還沒有看過他的書呢,后面找機會看看。
所以其實我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了?現在差的地方是什么?認知,膽色。
什么認知?就是看到的實體或者想象中的畫面或一些概念痛點,要能找到合適的詞匯表達出來,這就是認知。很明顯我的認知不足,智能靠大量的閱讀,沒其他捷徑可走。
膽色就是不怕丑,敢寫,哪怕是垃圾,或者一些不可說的,或者帶澀的東西,但不能發表的內容,寫了沒意義啊,除非不缺錢了,倒可以寫到電腦記事本不到公開平臺發布,這些說的還是有點遠了。我現在需要的是能變現的文字,所以必須符合標準,主要還是膽子虛,怕寫的內容有嘗試錯誤,或描寫不準確,不然早開始大規模的寫作了,何必現在還在扭扭捏捏的不敢大力寫。
所以問題在哪里呢?還是心虛!也可以說謹慎,為了寫好作品,寧愿耐心等待,而不是火急火燎的,在劇情沒想好的情況下,就瞎幾把的寫。
其實有方法的,只是覺得過意不去,覺得是二改抄襲。就是去國外的電影,看到好看的,把他們二改換成本地的題材,或略微的修改下劇情,這個辦法明明很好的啊,那為什么不做呢?還是上面的,表達不精準,那一直不寫,那怎么提高呢?
還是懶惰導致的吧,也不是懶哦,不然現在寫這個隨筆也快25萬字了,懶惰的話,怎么可能寫到這么多!
所以還是缺乏信心,對文字的掌握不夠精純,缺乏痛苦的磨練,怕動腦子,因為會頭疼,很想靠自然而然直接表達出來,而不是去動腦想,因為真的要頭痛欲裂啊,我試過了!
但要寫好文字,必須要這樣做啊。現在需要精讀了,就是把看過的反復拿來閱讀,好句子就記下來。
泛讀的內容不少了,的確會存在那種,看人家寫的內容,很多都沒有看到過,或者明明自己懂,但是寫的時候,自己寫不出來,其實就算一個念頭的事情,為什么會做不到?人家能做到,是看得多?還是天生人家能領悟到?我為什么領悟不到?天賦問題嗎?
未必是吧,可能就是時機不對,人家可能在那時看到一些提示靈感的點,突然抓住了,就自然冒出來了,我沒有冒出來,就是積累、天賦、時機,沒對上,所以只能從人家文字上看到,但學不到,因為會忘記啊,既然都忘記了,是不是就是不重要呢?有可能。
好比以前高中,學數學,總覺得不用特別記憶就能學會怎么計算公式,真的很有優越感,現在沒了,明明我對數學有天賦啊,為什么放棄走數學路呢?只是當時在我那個鎮級中學,還是高中里邊最差的,再差的話,就讀不上高中了,所以是矮子里邊當將軍,后來讀大學,沒有自覺能力,老師不經常考試了,就失去了這天賦。
說這個的意思,就是指,天賦出現的時機不對,未必就算天賦,放棄了的天賦,不算天賦。那靠勤奮去堅持一個,本來就比較困難學會的天賦,能變成自己的天賦嗎?可能我說的不是天賦,而是吃飯的技能。現在不學,主要是沒有時間去探索真天賦,等完全不差錢的時候,可能才會去把失去的天賦或者叫興趣找回來吧。
天天找痛點,閱讀的時候,也在找痛點,總覺得剛看完的東西,怎么就記不住啊,切,都沒有好好去記憶過,就想一眼萬年啊,不可能的,起碼十遍才行,其實你想嘛,現在打的這些字詞,就不是十次能記住的,起碼幾千次了吧?形成了一種無意識的慣性,所以其他閱讀或者技能都是要這么的反復干才行。寫作一樣的,就是很多詞匯,為什么學不會,不就是記憶的次數少了,還有打的次數少了,就沒有進入打字的圈子里邊,需要后面寫作練習的時候,無意識的情況下打出來,多打幾次,就形成肌肉記憶,再來打就很容易了。